我們都知道,在航空公司工作的一線員工,最怕的就是投訴。而在飛機客艙這個特殊的場景里,有些投訴屬于無解,任何乘務員一旦遇上,稍有不慎,就等于要面對一道“送命題”。 前幾天,一空乘姑娘就收到這么一起投訴。 那天航班的沒有配餐食,只發(fā)飲料。一位男旅客表示他前面旅客的座椅靠背調得太靠后了,影響他使用桌板,在送水過程中,讓乘務員去和前面旅客溝通,想讓他前面旅客的座椅靠背調直。 但此時前面那女生正在睡覺。如果換做是你我,我們能怎么辦? 按照我以往經(jīng)驗,心中雖有千般不愿,也只能將前面這位旅客輕輕拍醒,盡量以最溫柔的聲音跟他說:女士,后面先生需要用小桌板,能不能稍微把靠背調一下? 若這位旅客比較好說話,大抵會瞪我一眼,然后不情愿的把座椅往回收一點??膳錾喜缓谜f話的,就會開始講道理:你們這飛機就這么設計我不能用么之類。 但這位乘務員腦子一抽多說了一句:后面旅客可能有點意見。 這句說完,前面睡覺的旅客還沒說話,后面那位就炸了。立刻對前面旅客指著乘務員說:我對你沒意見,我對她有意見。 看到這兒,你可能也會想:明明就是你有意見啊... 我又問這位乘務員:你多這句嘴干什么呢?她說再前面的旅客撒了自己一身,我手忙腳亂的給他找紙巾,旁邊旅客又在呼喊咖啡可樂,太忙亂了,我一急就脫口而出了。 后續(xù),乘務員跑去給這位先生道歉,表示自己今天溝通方式確實有問題,但旅客并不接受。認為乘務員的這句話“讓他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堅持投訴。 在航班剩余時間里,乘務長帶著她全程蹲在這位旅客面前道歉,旅客表示今天沒有一個好的乘機體驗,心情十分糟糕。乘務員又來來回回準備了點心、茶水,幾乎全程都在關注他,航班落地后,乘務員又一直提著他的背包將其送至艙門口,這位旅客態(tài)度才有所好轉。 乘務長告訴旅客說這位乘務員是個新乘,年齡也小,沒太有經(jīng)驗。這位旅客表示也可以理解。 但還不到一天,這位旅客還是把她投訴了。 座椅靠背這事,我印象里已經(jīng)寫過很多次,今天主要想聊聊乘務員工作方式的問題。在航班上,我們曾面對過的“送命題”有很多,如果簡單歸納一下,所謂“送命題”指的是:由于旅客A的行為影響到旅客B,而旅客A的行為卻并不違反任何規(guī)定,旅客B因此提出不滿。在這種情形下,乘務員很難面面俱到,輕則得罪一方,重則兩邊挨投訴。 再比如說,嬰兒哭鬧。我們正常人都知道,這屬于不可控的情況,不管旅客還是空乘,自己區(qū)域或身邊有位小寶寶,就很可能要面對整個航程都要伴隨著哭鬧聲——但這沒有辦法,你總不能去跟嬰兒講道理。 可偏偏會有旅客將希望寄托在乘務員身上,希望我們能“阻止嬰兒哭鬧”,但滿臉焦急的父母都沒有辦法,我們又何德何能呢? 其實有不少同行,包括我以前在內,都進入了一個誤區(qū),這個誤區(qū)是長期以來在航司管理下我們下意識產生的,即:我要滿足旅客所有需求,不然會被投訴。 但事實上,很多情況下,旅客要的不是真的被滿足,他更需要的是,看到我們“真的在為他的訴求努力”。簡言之,就是盡力就好。 不管是座椅靠背、還是嬰兒哭鬧、還是不戴耳機看視頻、還是旅客嫌棄周圍旅客脫鞋腳臭等等,有意見的旅客一定是認為“自己權益受到侵犯”的那一方,他也知道這些問題不一定能得到解決,因為只要不違法、不違規(guī),空乘、包括空警也只能提出對其提出建議。 且這個建議,還要冒著被投訴的風險。 作為空乘,一定會遇到這種兩邊不討好的情況,但遇到了不要怕,如果還沒開始想辦法解決,自己心里就先抵觸,表現(xiàn)的特別為難,首先就把找你提出訴求的旅客得罪了,因為他會認為:你沒把我的訴求當回事兒。 要大大方方的跟旅客:我會幫你想辦法。 具體有什么辦法,全在于一個溝通。那如何溝通,態(tài)度、方式、技巧,我們沒有任何必要去跟旅客冷冰冰地說:麻煩把鞋穿一下、把耳機戴上、把椅背調直——雖然我知道你心里也很生氣。 但我們工作要以目的為導向,其中最基本的是不被投訴,一切都要圍繞這個前提來進行。 所謂“溝通”就是你跟前一位旅客保證過的“想的辦法”,你要讓他看到,你真的有去溝通,真的在為他解決,至此,在他那邊你首先贏得了一個好印象。而跟另一位當事旅客溝通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不要冷冰冰,不要盛氣凌人。寧肯多花費一點時間,也要保自己后續(xù)幾天的安寧。 思考:面對“送命題”,你有什么好的經(jīng)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