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游戲 曾是上海石庫門里 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時過境遷 今天它雖然離我們遠去 但是卻為幾代上海人留下 深刻而美好的記憶 這些弄堂游戲體現(xiàn)了 濃濃的上海市井生活 生動地反映 “上海風情”的重彩場景 李守白 重彩畫《幽巷》2007年 李守白 重彩畫《過街樓下四角大戰(zhàn)》2020年 滾鐵圈 流行于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 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絲 推著鐵環(huán)不斷向前跑 有的還在鐵環(huán)上套兩三個小環(huán) 滾動時叮當作響 《滾鐵圈》呈現(xiàn)了 一位調皮可愛的男生 正大汗淋漓地追跑著鐵圈 身后仿佛傳來一聲 小赤佬,幫吾回來 快點去咖面汏浴 李守白 重彩畫《滾鐵圈》2008年 在【元氣滿滿的哥哥】節(jié)目中 “哥哥們”上演游戲競技 楊洋滾鐵環(huán)一學就會 網友評論說 像極了腳踩風火輪的小哪吒 打彈珠 打彈珠是男孩們最常玩的游戲之一 幾乎每個男孩的口袋里 都裝著幾顆花花綠綠的玻璃彈 儂伐要小看這些彈子 里面可是藏有很多“花頭” 比如外表透明中間有三彩花紋的 稱之為“三花彈” 而中間是五彩花紋的 就是“五花彈” 這些都是彈子里的上品 當時價格也貴 一般不舍得輕易拿出來玩 其次是單色的彈子 再往下是白色的彈子 這種都是“大路貨” 品質最差的就是乳白色的彈子 上海小囡稱這種為“野烏彈” 塌鼻涕額小赤佬 眼烏珠爆出 撅起屁股 一門心思打彈珠 勤勞的螞蟻都來湊熱鬧 幽默風趣惹人愛 李守白 重彩畫《打彈子》2008年 跳橡皮筋 據說一開始起源于明末清初 當時是一種民間雜技 后來漸漸被人們推廣 在清朝皇室 跳皮筋是后宮妃子們的 主要的娛樂項目之一 對于上海而言 橡皮筋游戲流行于 20世紀50至80年代 那時滬上多是一些石庫門房子 小小的弄堂便成為 孩子們歡聲笑語的海洋 皮筋大約長三米 彈性十足 兩邊的小朋友牽直皮筋固定后 其他人輪流跳 按規(guī)定動作 完成者為勝 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 就換另一人跳 跳皮筋的童謠也不少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shù)奶鹌そ钪?/span> 小皮球,小小來 落地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 又比如 馬蘭花,馬蘭花 風吹雨打都不怕 勤勞的人兒在說話 請你馬上就開花 每首童謠都配專門的花式跳法 如今回憶起來 實在扎勁 后來跳皮筋的花樣越來越復雜 特別是集體跳的形式和圖案 從跳直線發(fā)展到 跳兩三根皮筋 組成的形式有 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 多邊形、八字形、波浪形等 儂看現(xiàn)在的小孩 因為過早接觸電子產品 近視率比較高 以前的孩子作業(yè)比較少 弄堂里廂鄰里關系也很融洽 放學后就相約玩起弄堂游戲 踢毽子 毽子要踢得好 腳法很重要 然而毽子本身的制作也有講究 所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那時的孩子們動手制作能力比較強 他們會用雞毛制作毽子 記得逢年過節(jié) 家里一般都要殺雞的 小孩子們就眼巴巴地等在旁邊 等大人殺完雞之后去拔雞毛 雞毛也有講究 最好挑選公雞屁股處的羽毛 因為這里的羽毛比較長 毛色漂亮,質感比較硬 有的孩子家里不殺雞 又想要一只漂亮的毽子 他們會機靈的跑到小菜場 賣活殺雞的攤位 嘴巴甜一點 態(tài)度好一點 阿姨爺叔看到個小囡嘎可愛 總會給些雞毛的 丟沙包由來已久 最早將溯源于遠古時代 人類的祖先就會用 石頭等硬物擊打獵物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 人類文明的進步 作為游戲當然不能用石塊等利器 于是人們使用沙包代替 中國最早的球類運動是手球類 而丟沙包可能就是 這種早期球類運動 丟沙包的技巧在于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練就騰挪躲閃的功夫 現(xiàn)在需要什么玩具 網上買方便又快捷 不過兒時很多玩具 都是長輩親手制作的 外觀十分純樸 記得我小時候 外婆也為我做過沙包 布料也是外婆家那些 零零碎碎的花布 一針一線充滿了愛意 將花布裁成一塊塊豆腐干大小 里面裝點大米或者豆類 拍起來沙沙作響 可以玩丟沙包 弄堂游戲歡樂多 其實還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戲 比如打陀螺 斗雞 拍香煙紙 造房子 寫王字 老鷹捉小雞等 為了保留這些傳統(tǒng)游戲 部分弄堂游戲被列為 非物質文化遺產 并將其融入現(xiàn)代生活 讓現(xiàn)在的小朋友感受 當年弄堂里小朋友的趣味生活 也讓20世紀50至80年代的大朋友們 回味小時候的經典游戲 讓市民們在健身娛樂的同時 感受文化遺產的魅力 譜寫出弄堂深處有溫度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