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政壇頗具爭議的人物,不僅在當時,一些知名人物對他厭惡至極,甚至在以后,都有人將北宋的滅亡歸在他的頭上。 而說起三蘇父子和王安石之間的激烈文斗,堪稱宋朝文人相爭的典型事例。 這一場文斗首先是蘇洵和王安石的交鋒。剛到京師之時,蘇洵在歐陽修的引薦下向仁宗皇帝上了一道書,認為“法不足以制天下”,同時“賦斂之不輕,民之不聊生”,而財政拮據(jù)是“費出之無節(jié)”造成的。 此文一出,名震京師,唯獨王安石不以為然。因為王安石早在《上仁宗皇帝書》時,就曾指出天下“患在不知法度”,“患在治財無道耳”。兩個人的政見完全不同,自此形同路人。 有一次,歐陽修在家里請人吃飯,蘇洵和王安石都曾受到過歐陽修的舉薦,所以也應(yīng)邀赴宴。沒想到這兩個人在吃飯時竟然無視對方的存在,全程零交流。 等到宴會結(jié)束,人都走光了,蘇洵問歐陽修:“剛才囚首喪面者何人?”歐陽修說:“那是王安石啊,你不聞他的大名嗎?”蘇洵說:“我看此人若得志立朝,異時必亂天下,明主亦為其誑惑。歐公為何與他交友?” 不僅蘇洵和王安石針鋒相對,等到蘇軾和蘇轍考中進士后,也卷入其中,讓矛盾進一步升級。 蘇軾在制科考試時,曾獻上策論二十五篇,其中就有很多與王安石不同的觀點。王安石就曾對人說,蘇軾的制策“全類戰(zhàn)國文章,若安石為考官,必黜之”。 特別是蘇轍,年輕氣盛,策論時一頓狂噴,得罪了一大圈人,差點被治罪,幸虧仁宗皇帝脾氣好,任他為商州軍事推官。而王安石作為知制浩,甚至不肯為他撰詞,弄得蘇轍意興索然,干脆不去了。 等到仁宗皇帝逝世,英宗皇帝繼位,王安石的聲譽日隆,眼看著就要被委以重任,蘇洵深為不安。 公元1063年的冬天,王安石母親逝世,京城里士大夫紛紛往吊,這也是人之常情。唯獨蘇洵沒去,不僅沒去,還私下里寫了一篇文章《辨奸論》,將王安石罵了個狗血琳頭:
客觀來說,這篇文章確實寫得有些過分,連蘇軾和蘇轍都看不下去,勸告父親玩笑不要開太大了。 為何蘇軾和蘇轍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如此微妙的變化嗎?我想這與他們個人思想的轉(zhuǎn)變有關(guān)。 王安石在調(diào)任京師之前,曾在地方為官十數(shù)年,可謂對宋朝的弊政知之甚詳,故而提出的變法主張即使不是完美的,也是頗有見地的。 蘇洵則不然,他從未負責過具體的行政事務(wù),不知民情,針對國家形勢的判斷自然存在一些不切實際的地方。 而此時的蘇軾已在地方任職兩年,深入了解民情,他自己就曾提出一些改革建議??梢哉f,蘇軾已經(jīng)從一個保守派變?yōu)闇睾偷母母锱?,蘇轍在他的影響下也持相同政見。 因為這篇文章的出現(xiàn),使得王安石和三蘇之間的矛盾加劇,等到王安石執(zhí)政時,就極力壓制蘇軾和蘇轍。 其實呢,蘇軾并不是一個保守派,只是由于不贊成激進做法,又因為成見太深,導(dǎo)致他們始終處于一種莫名其妙的對抗狀態(tài),直到王安石晚年兩人才冰釋前嫌。 當然,這都是后話,蘇軾和王安石之間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呢。 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說蘇洵的人品有多么壞,一切只源于政見不同,和世俗意義上的利益之爭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至于說那篇文章嘛,也是典型的文人習氣,想當年駱賓王罵武則天那才叫一個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