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劍、矛、槍、戈、戟、斧鉞、弓弩、鞭、锏就是兵器譜上的前十種兵器。有一種說法是“一寸長一寸強”,還有一種說法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分別到出了不同兵器的優(yōu)勢。 不管如何這些兵器都展現(xiàn)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展示了人類的工具由耕作、狩獵向為戰(zhàn)爭變化的過程。從低級到高級,從單一到多樣,由龐雜到統(tǒng)一的發(fā)展完善過程。 1、刀 一邊開刃,以劈砍為主的武器,歷代不管是軍隊還是綠林好漢都用,大批流行于漢朝的環(huán)首刀(就是這刀趕走了匈奴,構成了橫掃歐洲的“上帝之鞭”),其分很多種,如腰刀,柳葉刀,環(huán)刀,樸刀,還有一些武將所愛的騎在馬上使的大型刀。并且日本的武士刀也是由我國的刀演化來的。 2、劍 兩邊開刃者為劍,在歐洲劍和刀是沒有區(qū)別的,它們都是一個單詞。中國的劍的歷史很久,可以追索倒商朝以前,大批裝備部隊是在東周時期,特別是象秦朝的劍,長達1.5米以上,為的就是在戰(zhàn)車上發(fā)展更大的殺傷(當時只有趙國是以騎兵為主,大多國家仍是以戰(zhàn)車為主戰(zhàn)兵),后來由于刀的盛行,在部隊離逐漸代替了劍,使劍只成為將軍的武器或者是裝飾。在明朝有例外,當時戚續(xù)光為了擺平倭寇,從而制造了重劍來對抗倭豬的鋒利的太刀,但是這種重劍還是沒有德國條頓十子軍騎士1.8米的重劍那么猛。 3、矛 有古書上也說矛=槍, 但把矛和槍完全歸于一體恐怕是不對的。矛最長是長達4米的,主要是用于車戰(zhàn)的,騎在馬上的矛通常叫槊,短矛和標槍(投矛)叫樅。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4、槍 可以是這么比較矛和槍,拋開柄,只看刃部,刃長者為矛,刃短為槍。槍頭無疑比矛頭要輕,殺傷卻一樣,都是以刺,沖為住,再者,由于戰(zhàn)車的退役,長矛的用處也少了,殺人不如縱馬長槍來的方便,機動也高了不少。槍有許多種,綠沉槍,鴉角搶,虎頭槍,提盧搶,還有宋朝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馬槍,鉤鐮槍等。北宋著名軍事家族天波府楊家就是祖?zhèn)饔脴尩?,后來才有了楊家槍和楊家將的故事?nbsp; 5、戈 特色兵器,和古埃及的鐮頭劍一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民族兵器。但戈并不是殺傷很強的武器,戈的種類繁多,從夏朝倒?jié)h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絕跡。戈是中國的老兵器,因為是橫刃,所以以鉤、啄、揮、推為主。 6、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槍和刀的合體,它的殺傷力是很強的,既可以象矛一樣刺擊,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樣鉤,揮和劈砍。在歐洲,戟的裝備和中國是不同的,歐洲中世紀以裝備步兵為住,而中國早在上古時期就大批裝備部隊,到中古已經從步兵到騎兵了,步兵則以輕便的長槍代替。中國的戟主要分3種,一種是最老的戈戟,這種種類最多,裝備最廣,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現(xiàn)的門戟;還有就是武將最喜歡的方天畫戟了。因為戟是其他武器的結合體所以只能排在第六了。 7、斧鉞 大者為鉞,小者為斧。鉞在實戰(zhàn)中使用的時間不長,在夏商西周時是戰(zhàn)車上的具有巨大威懾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后來由于太過笨重變被淘汰了,從此后鉞只能作為禮儀武器。而斧的發(fā)展就比大頭的鉞幸運得多,中國歷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開國元勛程咬金用的宣花車輪大斧,還是綠林中梁山好漢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馬上的大斧,也可為雙手拿的板斧,種類很多。斧的殺傷很強,屬于重兵器,以劈砍為主。 8、弓弩 弩,一種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弩弓、弩機、弩手(弓手)、弩箭、弩炮(發(fā)射石塊的弩機)。弩弓一般使用多層竹、木片膠制的復合弓,形似扁擔,所以俗稱“弩擔”。屬于遠距離武器。與外國的遠程殺傷兵器相比,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遠遠超過了老外。 9、鞭 鞭是一種以劈,掃,捅等為住的像鐵棍一樣的兵器。鞭就像鋼鐵做成的竹節(jié),所以又叫竹節(jié)鋼鞭。歷史上的伍子虛,大唐元帥尉遲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過鞭。鞭是對付比鎖子甲更堅固的盔甲所產生的兵器,并可以一舉打碎護心鏡,威力極大。屬于重武器。鞭與锏比較下雖然锏的殺傷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卻不如鞭。因為兩種兵器類似,且鞭有軟硬之分,所以人們現(xiàn)在說的鞭通常為軟鞭。 10、锏 锏,(鐵)鞭類,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锏多雙锏合用,屬于短兵器,利于步戰(zhàn)。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技法上,與刀法劍法接近。出于晉唐之間,以銅或鐵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無節(jié),锏端無尖。锏體斷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稱。锏的大小長短,可因人而異(一般在65~80厘米之間)。锏通常作為輔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給敵人致命殺傷,所以有“殺手锏”之說。唐初的戰(zhàn)將秦瓊(字叔寶)善使雙锏。南宋岳家軍將領牛皋擅長雙锏。評書中八賢王趙德芳使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讒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