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門改裝終于完成了,滿意度九成,從定車到提車,上牌改裝,走過了漫長的三個多月時間,最大的收獲是認識了一幫志同道合,有情有義的勇士兄弟!
內(nèi)飾改裝方案如下:
1、全車止震隔音,效果相當好
2、右前及車尾視頻監(jiān)控(不帶錄像)
3、阿爾派機頭,重底音
4、加裝了四個USB插座
5、主副駕改裝寶馬3系(參數(shù)|圖片)電動座椅,效果不錯,適合長途自駕,途代步不適合,舒服性差一些。
6、后排改裝途安三座,正好適合大四門的后排,配合度完美,而且可以往前翻平,適合后備箱加裝大盒子車床。
7、車頂棚重蒙了層復合材料,側(cè)窗飾板蒙了層荔枝紋皮革,有助于消音隔熱,提升內(nèi)飾檔次。
8、窗下部鋼板外露和抬高部分地板,定做了不銹鋼花紋板,效果比較硬朗,后期加裝地毯緩解一下。后排窗戶用飾板蓋住鋼板,蒙一層荔枝紋皮革。
外觀改裝方案如下:
1、前下杠5mm鋼板折彎,長度120CM寬20CM,安裝拉勾及上杠支架,完美安裝,上杠40×8冷拉鋼折彎焊接而成,長度180CM高度30CM,有部分加工上的不完美,遠看效果不錯,不建議做,加工難度和配套工作太麻煩。
2、引擎蓋安裝散熱格柵和加裝吊耳,涉水喉,提升整車越野性能,但是要引擎蓋切割開孔,安裝難度中等。
3、加裝了發(fā)動機保護蓋,引擎蓋開孔后必須加裝。
4、大燈加裝了方形保護罩,側(cè)燈和尾燈加裝格子保護罩,2mm冷板切割折彎加工。
5、后窗加裝防暴鐵罩,2mm冷板切割折彎加工。
6、后窗下部加裝鋁制脫困板
7、后杠內(nèi)部受力部分,使用了18號槽鋼,做成U型直接固定在大梁上,與大梁保持在直線,這點非常重要,后車追尾時能整個大梁均衡受力,5mm鋼板折彎打眼后安裝在槽鋼外部,備胎支架穿過鋼板直接受力在槽鋼上,沉重的備胎安裝后對后軸鋼板有了一定的壓力,過坑時車尾彈跳明顯降低了。
8、備胎支架選用了東風猛士(參數(shù)|圖片)的,安裝時盡量靠近車身,減輕對大梁的杠桿重力,改造了備胎的鏍栓位置,加工難度太大。
9、后視鏡也選擇了東風猛士,安裝難度也不小,也能提升整車安全性。
10、升級了輪轂17寸負18的9J,輪胎295/70/17馬斯特STMAXX,直接安裝,沒有升高,動力沒有多少損耗,操控性大增,胎噪也在接受范圍內(nèi)。
11、加裝了九十升副油箱,油泵將備用油從副油箱抽進主油箱使用,控制油泵開關和油表設置在主駕,方便操作,長途自駕必須上。
改裝完畢,開了一千四百公里,感受如下:
外觀件增加許多,擔心的防護鐵窗異響并沒有出來,前杠比原廠杠重量差不多,后杠內(nèi)部18號槽鋼外包5厘鋼板,猛士的備胎支架,再加上防護窗,脫困板,增加重量160公斤左右,都加到車的后面了,后車身有明顯降底,整車看起來前面高后面底,有車友建議取掉幾塊鋼板會協(xié)調(diào)一點,最后還是覺得先原廠底盤件不動它,跑一年看鋼板有沒有衰減再說。
因為后輪加重了,過公路大坑的彈跳少了很多,前輪路感沒有多少改變。換了295的ST胎,胎噪比原廠胎大了一點,在整車止震隔音效果不錯的情況下,能接受了。起步后,二三檔加速比開原廠胎要吃力一點點,但是很快就適應了,過彎更有信心了,畢竟是負18的輪轂,胎面又加寬了,操控性大大提高。
國道表現(xiàn)依然驚喜,在河源爬了一次山,二十多公里山路,車上載客八個成人,爬山毫無壓力。
高速上五檔六檔表現(xiàn)不理想,有些上坡必須降到四檔才能保持在2000轉(zhuǎn)80碼以上,看樣子改齒比這個工程少不了,具體方案還沒有,正在研究中。
關于油耗,改裝后達到17個油,國道上和高速差不多油耗。
霸氣的大屁股,歡迎來追我。
一個日本航天航空專家,一個復旦軍事科研專家,動用尖端的科學家眼光,觀察大四門的底盤,表示技術很成熟。
跟三位東京大學博士合影,我的人生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