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早晨,唐山古冶發(fā)生地震,專家說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余震,余震就余震吧,現在專家也不容易,說什么都有人質疑。 地震來的時候,我正站在凳子上綁瓜秧呢,就覺得轟隆隆響了一陣,就和過重載汽車一樣,瓜秧架和樓都在晃,竹竿啪啪響,地震了。 朋友圈很快就有人回應:震中又是在唐山,5.1級。 十分鐘前,點點顯出一陣兒驚恐的樣子,以為它要出去玩兒,沒在意,應該是前兆。 我家這里離唐山太近,不到一百公里,感覺更明顯一些。 唐山地震,承德人的朋友圈里又一次為生活在承德而感到幸運。 承德就是好,歷史上就沒有過強烈的地震。 上面大底下小的棒槌山穩(wěn)穩(wěn)的站在那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明:這里安全著呢! 第一個看到承德安全并準備住在這里的是康熙。 他在修建避暑山莊之前勘踏地形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個棒槌一樣的山,并給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磬錘峰。 2. 做一個好的皇帝也很辛苦的,太仁慈了,史學家說你優(yōu)柔寡斷,太嚴厲的,史學家說你冷酷無情。即便是純自然現象——地震了,也會有人說,是皇帝沒有做的足夠好,要檢討。 北京那個地方也處在地震帶上,按照中國第一個地質學博士翁文灝先生的分析: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北京歷史上最嚴重的的一次地震發(fā)生了,震中在三河、平谷,震級相當于現在的八級。 董含寫的《三岡識略》這樣記載: 京師地震,自西北起,飛沙揚塵,黑氣罩空,不見天日,人如坐波浪中,莫不傾跌,未幾,四野聲如霹靂,鳥獸驚竄。是夜連震三次,平地坼開數丈,德勝門下裂一大溝,水如泉涌,官民震傷不可勝計,至有全家覆沒者。二十九日午刻又大震,八月初一日子時復震如前,自后時時簸蕩。內外官民日則暴處,夜則露宿,不敢入室,晝夜不分,狀如混沌。朝士多壓死,積尸如山,莫可辨識。通州城房坍塌更甚,空中有火光,四面焚燒,哭聲震天。涿州、良鄉(xiāng)等處街道震裂,黑水涌出,高四尺;山海關、三河地方平地沉為河。環(huán)繞帝都連震一月,舉朝震驚。 這次地震的震級和破壞程度,超過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 地震還震壞了皇宮和北海的白塔。 天崩地裂一般,嚇壞了剛剛26歲的康熙皇帝,他召集大臣說:傾者地震示警,實因一切政事不協天心,故召此災變,在朕固應受遣,而諸臣亦無所辭責。 康熙皇帝的意思是說,好事兒壞事兒,大家都有份! 然后就帶來諸王和大臣們去天壇祈禱。 3. 把地震的責任歸結給皇帝,這在中國有很多年的傳統,干的好不好,關鍵在領導嘛。 中國最早的地震記載,是在《詩經·小雅》里: 燁燁震電,不寧不令。 百川沸騰,山冢崒崩。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懲? 這是描寫周幽王二年岐山地震的。周幽王,就是玩烽火戲諸侯那個家伙。地震過后,周幽王的臣子伯陽父說:周將亡矣。 過了十年,犬戎侵入西周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驗證了伯陽父的話,于是,在后世,只要是有地震,人們就開始懷疑皇帝的德行。 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九月初二日丑時,京師又地震。 地震這天,康熙皇帝是在從圍場打獵后回北京的路上。 午時,皇上傳集滿大臣九卿,面諭云:朕奉太皇太后懿旨,謂地震皆因朕過。 為什么要這樣說呢,而不是像八年前那樣要集體負責制了呢? 因為康熙皇帝在圍場打獵時出事了。 康熙皇帝分析自己引發(fā)地震的原因: 或大臣罪輕而譴重配邊;或用刑過當而無辜受害;或帶往行圍人員困苦,各家男婦含怨,皆是朕不是,以后再不帶你們大臣行圍了。是時,因有滿州吏部尚書達哈達奉命馳騎,隕越而死。又漢軍內閣學士吳興祖因不善馳騁被責,憤而自刎。故太皇太后慈諭指及而圣上亦深自悔也。 騎馬居然騎死了兩個大臣,真叫鬧心。 這樣丟人的事《東華錄》《清史稿》里都不寫,是葉夢竹的《閱世編》里記載的。 4. 總鬧地震也不是事呀,惹不起咱們躲得起行不?君子不立危墻之下,三十六計走為上。 于是,康熙皇帝就來到了熱河。 熱河行宮還沒開始修建,康熙皇帝在勘踏地形的時候,首先就相中了棒槌山:這玩意兒好呀嘿! 他寫道:
為此,康熙皇帝還讓人修建了專門欣賞這個山的亭子,親自起名叫錘峰落照,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二景。 磬錘峰,就成了棒槌山的正式的名字,它的站立,至少向世人證明了,熱河這個地方從來沒有過強烈的地震,如果有的話,這樣別致造型的棒槌,早就打蛤蟆石去了。 有外地游客很原生態(tài)的問:遠處那個棒槌山是你們修的嗎? 因為他實在理解不了,怎么能原生態(tài)的長出那樣的一個山來,長的那么陽剛、別致。 5. 在中國旅游界有兩位大咖,一個是徐霞客,一位是酈道元。 每次看到他們的游歷時,都會想:那個時候即便是所有的景點都不收門票,人吃馬喂的靠什么呀? 特羨慕他們?yōu)榱诵蕾p祖國的大好山河而拋妻棄子不顧爹媽的那種精神。 徐霞客到過霧靈山,可惜沒有再往北走,沒有看到棒槌山。 第一次把棒槌山寫入文字記載的是酈道元。 《水經注》里說:濡水又東南流,武列水入焉,其水三派合……東南歷石挺下。挺在層巒之上,孤石云舉,臨崖危峻,可高百余仞……。 從字面上看,酈道元也是從遠處看了看這個“石挺”,他給起的這個名字比康熙皇帝起的還有力度。 但到底這個石挺多有力,答案是在一千五百多年以后的1979年了。 1979年7月,有關部門去做了一次測量,棒槌山海拔高596.29米,棒槌高38.29米,總高59.42米,上部直徑15.04米,下部直徑10.7米,體積為6508立方米,總重量為16205噸。 這么重的棒槌,刮風肯定是刮不倒,但上頭比下頭粗了三分之一,要是有強烈地震,可就難說。 中國第一個地質學博士翁文灝給承德人吃了一個定心丸。 6. 有本領的人都是牛人,翁文灝也是。 翁文灝,浙江鄞縣人,13歲中秀才,清朝末年被選送到比利時留學,專攻地質學,獲理學博士,做官做到國民政府行政院長(1935年)。 他對地質學造詣很深,對著名的大陸漂移說和燕山造山運動的闡述與發(fā)展貢獻卓著,為我國的地質事業(yè)和地質科學奠定了基礎。 翁文灝等人對十二世紀以來至1955年,全國各省在歷史上有記載的八千多次地震,進行時間和空間上的分析,劃出了中國的地震活動帶,其中與我們有關的就是“燕山褶皺斷裂帶”。 李善邦先生的《中國地震》引述翁文灝的觀點:
從物探結果推測保定——固安——寶坻——寧河——昌黎一線是燕山的最南界,邊緣可能有區(qū)域性斷裂存在。 燕山地區(qū)的南緣,與河北平原的基底斷裂交匯處,地震尤為強烈。 1057年的幽州強烈地震、1679年的三河特大地震、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都發(fā)生在凹陷與隆起接觸的斷層帶上,這是地質學家們關注的重點。 棒槌山下的熱河地區(qū),距離這些斷代層還遠,所以,不是地震多發(fā)的地區(qū)。 以上所述,因為過于專業(yè),有不準確的地方,還請專家批評。 7. 但畢竟,中國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一說,北京、唐山等地發(fā)生地震,對承德不可能一點影響也沒有。 1057年幽州地震的時候,這里還是遼國控制,地震帶來的具體損失無考。 1679年三河地震的時候,熱河地區(qū)還沒有得到開發(fā),人煙稀少,也沒有相應的記載。 1976年唐山大地震給承德和避暑山莊帶來的損失就有據可考了: 陳振源編著《避暑山莊檔案精華》里有這樣兩條記錄:
地震對建筑的影響還是有的,但畢竟不是很嚴重。 對城市影響是嚴重的,那就是1976年開始搭建的防震棚。 8. 地震了,人們都開始搭防震棚。 地震過后,很多人家的住房面積就都擴大了。 地震給這個城市帶來了多少私搭亂建,沒有找到確切的文字記載,但都在人們的心里。 一句題外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