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炎黃子孫,學點中醫(yī)畢竟有些好處的,不說懸壺濟世,治病救人,自己懂點醫(yī)學,尋醫(yī)問藥時少走點彎路,省了時間,少花費用也是好的。您說,四正講的是這個理不! 【陰陽】 無論望聞問切均應以辨陰陽為首務,只有把握住陰陽的屬性,才能在辨證中正確區(qū)分陰陽。 一、概括人體組織結構 1.部位:上為陽,下為陰;體表為陽,體內(nèi)為陰;背為陽,腹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內(nèi)側為陰。 2.內(nèi)臟:五臟藏精氣而不瀉屬陰,六腑傳化物而不藏為陽;五臟中心、肺居于胸腔為陰中之陽,脾、肝、腎居于腹腔為陰中之陰; 3.每一臟又有陰陽之分:具有興奮、溫煦、推動作用的屬臟之陽所為,具有抑制、滋潤、寧靜作用的屬陰之所為。 4.以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zhì)分:氣無形而動為陽,血、津液有形而靜屬陰。 二、概括人體的生理功能 1.總體:功能屬陽,物質(zhì)屬陰 2.功能:升、出、興奮、溫煦推動為陽,降、入、抑制、滋潤濡養(yǎng)為陰;由有形變?yōu)闊o行的化氣過程屬陽,由無形變?yōu)橛行蔚某尚芜^程屬陰。 三、概括人體的病理變化 1.陰陽偏盛:《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陰虛則熱,陽虛則寒”。人體陽氣偏盛容易損傷陰液,陰寒之邪容易損傷陽氣。 2.陰陽偏衰:陰虛則陽亢,陽虛則陰盛,陰虛則熱,陽虛則寒。 3.互化: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即無陰則無以陽化,為陰損及陽;無陽則陰無以生,為陽損及陰。陰為物質(zhì),陽為功能,陰虛到了極點就會導致功能沒有發(fā)揮的對象,從而致使陽虛;反之同理,功能減弱到一定程度者無法化生物質(zhì),即氣沒有了,血無法生成,所以就會導致陽損及陰。 4.陰陽論疾病發(fā)展(詳見后續(xù)專題) 陽虛:日常生產(chǎn)的能量不足,即氣血不足。此階段人體表現(xiàn)為多病。 陰虛:儲備的能量在透支,透支的能量就是“火”。此階段人體生不起病。許多大量透支體力(陰)的人忙時不生病(實際上是生不起?。O聛砭蜕?,是休息使血氣增加,脾臟供血足了,就有能力生病了(把疾病癥狀表現(xiàn)出來了)。多數(shù)尿毒癥的患者可能腎臟根本就沒有問題,只是體內(nèi)血液 總量太小了,沒有足夠的血液分配到腎臟而導致腎功能喪失引起的。 陰陽兩虛:此階段人體會出現(xiàn)腫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氣血都用完了,必須用肌肉轉化為糖分。 四、診斷 1.脈象:浮、洪、滑、數(shù)、實為陽,沉、細、澀、遲、虛為陰。 2.熱、色澤深、稠(分泌、排泄物)、干(傷陰之象)、動(神情躁動)均為陽,寒、白、稀、潤、靜均為陰。 五、治療 1.概括藥物性能:藥性中寒涼屬陰,溫熱屬陽;藥味中“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澀味從屬于酸),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至真要大論》。陽藥治陰病,陰藥治陽病。 2.確定治療原則:陰陽偏盛則損其有余,陰陽偏衰則補其不足。張景岳的滋補腎陰名方左歸丸就是陽中求陰的代表,在大量補腎陰的藥物中加入有溫補功效的鹿角膠提腎陽,可使“陰得陽生而泉涌不竭”。這就是陰陽雙補,即氣血雙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