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詩語言平易通俗,無論是寫景,還是寫情,往往都是信手拈來,不會像別的詩人那樣引經(jīng)據(jù)典,也不會刻意精雕細(xì)琢,所以文字樸實無華,可卻讓人驚艷,其中有很多的名篇,可謂是家喻戶;另外白居易也是存詩量最豐富的詩人,非常的勤奮,寫了幾萬首詩,不過留存下來的只有三千多首,這個數(shù)量遠(yuǎn)遠(yuǎn)高于其他的詩人。 詩歌就應(yīng)該要通俗易懂,要讓讀者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白居易很顯然明白這個道理,在后期大力改革,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讓詩歌真正走進了尋常百姓家。他本人也是極力讓詩歌平民化,據(jù)說每次寫好了一首詩,他都要拿去念給不識字的老嫗聽,如果對方聽不懂,他就會一直改到對方聽懂為止。 白居易的詩正是由于接近生活,所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本真,其中有很多的詩通俗易懂,人們一讀就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同時也不失文學(xué)性,這就是白居易最了不起的一個地方,以這首《南浦別》來說,寫得很有巧妙,整首詩很簡練,可是每一句都很深情,字里行間充滿了憂愁,讀來可謂是肝腸寸斷。 《南浦別》 唐朝: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這是一首很典型的送別詩,南浦位于南京,后人把把南浦稱為送別之地,當(dāng)時白居易正是送別友人,兩個人依依不舍,一步一嘆,把送別之時的無奈,還有彼此骨子里的感傷之懷,全部寫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這首詩一字一句都顯得很孤獨,把那種送別之時的悲痛之苦描寫得很感人。 白居易到底是在送誰,沒有明確描寫,應(yīng)該是他比較要好的朋友,兩個人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所以在送別之時,他把那份無奈,還有孤獨的心境,用一種極為細(xì)膩的筆觸娓娓道來,讓整首詩非常的孤獨,從開篇到結(jié)尾無一字不傷感,無一字不憂愁;而且對于送別的地點和時間,有著極為細(xì)膩的描寫,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 第一二句很詳細(xì)地交代了送別的地點,還有時間和當(dāng)時的心情,這種情景交融的描寫,讓這首詩更具有感染力,“南浦凄凄別,西風(fēng)裊裊秋?!保谶@么一個西風(fēng)裊裊,無比蕭瑟的秋天里,我比以往更加的傷感,也更加的孤獨。到了南浦這個地方,我們都依依不舍。這兩句雖然只是那么信手拈來,可是寫得很真誠,體現(xiàn)出了詩人一種感傷之懷。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弊詈筮@兩句寫得很凄美,那種孤獨之感也是呼之欲出,這也說明詩人當(dāng)時很苦悶;我們每次回頭看一次,彼此就肝腸寸斷,你還是放心前去,不要再回頭看了,要是不停地回頭張望,我們一定會更加痛苦。這兩句真是一步一嘆,把送別之人的無奈描寫得很是感人,彼此都不愿意離去,還不時回頭看一眼對方。 白居易寫過很多這種送別詩,但是這首《南浦別》寫得最深情,也最為感人。通篇只有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個字,可是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把那份離別之苦描寫得感人至深。這首詩沒有任何高超的技巧,通篇以純白描的手法,卻是極富感染力,寫出了人類情感的共通性,即使是過去了一千多年,我們再讀這樣的作品,也依舊能夠感受到作品中所傳遞了來的無奈之感,還有那份孤獨的心境,所以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一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