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看底、玉看皮”。
皮上看什么?淺看皮上的工況、深察皮上的滄桑(沁、蝕、包漿)。
古工制玉的秘訣是解玉砂(參見《古玉學步(38):解密古工“黑科技” 軟索一線竟解玉》),遺留在古玉皮殼上的打磨砂痕是辨識古玉的必經(jīng)之路。
古工打磨砂痕特征:古樸,方向凌亂、深淺不一、邊角不茍。無論文化期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圖1),還是三代以至漢唐明清制玉都是一樣。由于共同的打磨材料——解玉砂和相同的工藝形式——手工制作,導致打磨砂痕特征相似,差別僅僅在于打磨精致程度有別而已(參見《古玉學步(181):切磋琢磨不離砂細察打磨砂文化》)。
圖1-1:紅山文化打磨痕跡
圖1-2:良渚文化打磨痕跡
圖1-3:龍山文化打磨痕跡
古工打磨特征顯而易見:
(1)方向凌亂,這是處于流動狀態(tài)的解玉砂軌跡所決定了的。對比現(xiàn)代制玉用固定狀態(tài)的剛玉砂打磨,砂痕方向呈結束平行狀態(tài)(圖2)。
圖2-1
圖2-2
(2)砂痕深淺不一,這是由于古代解壓砂分級無法達到精細程度的工藝局限所導致,或者細砂中混入粗砂、或者粗砂中含帶細砂,留下的砂痕自然深淺不一。而現(xiàn)代的剛玉砂分級精細、標號,高拋光的打磨幾乎不留痕跡(圖3)。
圖3
(3)邊角不茍,古工制玉角角落落都必須全面打磨到才能成器,砂痕遍處?,F(xiàn)代仿古高拋光后手工修磨局部,留下許多不到的“死角”(圖4)。
圖4-1
圖4-2
打磨工藝是否達到“邊角不茍”是辨別真、仿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細致觀摩下,真品古玉的打磨狀態(tài)與仿品古玉的打磨狀態(tài)一目了然(圖5):
圖5-1
圖5-2
圖5-3
這樣一目了然的打磨砂痕都是在放大鏡下觀察更清楚(參見《古玉學步(17):霧里看花辨不真細察不離放大鏡》),鏡頭縮回到目測則是另一番景象了(圖6):
圖6
部分高仿也會不遺余力地盡量全部手工修磨到位、邊角不茍,則要參考上述兩個特征(砂痕方向凌亂、深淺粗細不一)進行互相比較辯證了。
當然,少量精細仿制的打磨,完全可以在工痕上達到與古工打磨完全相同一致的特征:方向凌亂、深淺不一、邊角不茍。要辨識真仿,淺看皮殼工況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深察皮殼是否見滄桑(沁、蝕、包漿)。未完待續(xù)《玉看皮之真仿古玉皮殼風化特征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