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經(jīng),是指某些特定的中藥可以引導其他中藥到達某一經(jīng)脈或某一部位,發(fā)揮靶向治療作用,提高治療效果。此類特定的中藥即稱為引經(jīng)藥。 引經(jīng)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載:“菌桂,為諸藥先聘通使”。至金代張元素《醫(yī)學啟源》中,正式出現(xiàn)“引經(jīng)”一詞,“頭痛,須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經(jīng)藥”。同時張元素于《珍珠囊》中首次創(chuàng)立引經(jīng)學說,而后其弟子李東垣、王好古不斷豐富完善引經(jīng)學說。金元之后,引經(jīng)學說受到廣泛關注,備受醫(yī)家推崇。明·申斗垣《外科啟玄》記載“引者,導引也,引領也”。清代尤在涇《讀書筆記》言:“兵無向?qū)?,則不達賊境。藥無佐使,則不病所”。清·張叡《醫(yī)學階梯》云“湯之有引,如舟之有揖”。吳鞠通《醫(yī)醫(yī)病書》謂“藥之有引經(jīng),如人之不識路徑者用向?qū)б病薄R?jīng)藥是中醫(yī)臨床用藥經(jīng)驗總結(jié),對提升中醫(yī)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現(xiàn)將引經(jīng)藥總結(jié)為兩類,一是引藥入經(jīng)絡,二是引藥達部位。 注:魯迅雜文提及蟋蟀、甘蔗為藥引。 (1) 手太陰肺經(jīng):桔梗、升麻、白芷、蔥白。
(2) 手陽明大腸經(jīng):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3) 足陽明胃經(jīng):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4) 足太陰脾經(jīng):升麻、白芍、蒼術、葛根。
(5) 手少陰心經(jīng):黃連、細辛。
(6) 手太陽小腸經(jīng):藁本、黃柏。
(7) 足太陽膀胱經(jīng):羌活。
(8) 足少陰腎經(jīng):獨活、肉桂、桂枝、知母、細辛。
(9) 手厥陰心包經(jīng):柴胡、牡丹皮。
(10) 手少陽三焦經(jīng):連翹、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
(11) 足少陽膽經(jīng):柴胡、青皮。
(12) 足厥陰肝經(jīng):柴胡、青皮、吳茱萸。 (13) 督脈:狗脊。
(14) 沖任脈:香附。
二、引藥達部位 1. 頭面部 (1) 額頭:白芷。 (2) 頭部兩側(cè):川芎。 (3) 眼目:菊花。 (4) 鼻部:蒼耳子、辛夷。 (5) 巔頂:藁本。 (6) 上行于頭:蔓荊子。 2. 胸腹腰背項部 (1) 頸項:葛根。 (2) 背部:姜黃、防風。 (3) 腰部:杜仲、獨斷。 (4) 胸腹:木香、砂仁。 (5) 少腹:小茴香、艾葉。 3. 四肢部 (1) 上肢:桑枝(右上肢)、桂枝(左上肢)。
(2) 下肢:木瓜、牛膝、雞血藤、防己。 4. 皮膚與骨節(jié)
(1) 皮膚:蟬蛻。 (2) 骨節(jié):威靈仙、油松節(jié)。 5. 臟腑
(1) 肝:柴胡、當歸。 (2) 心:丹參、黃連、菖蒲 (3) 脾:蒼術、白術。 (4) 肺:桑白皮。 (5) 腎:知母、肉桂。 (6) 胃:半夏。 6. 走行方向
(1) 引藥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荊子。
(2) 引藥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
在用藥過程中,若藥物能夠直達病所,可會提高中藥治療效應,但亦不可盲目夸大引經(jīng)藥的作用。在辨證準確的前提下,根據(jù)實際情況,適當?shù)倪x用引經(jīng)藥。(關于引經(jīng)藥學習的書籍,推薦 劉完素《珍珠囊》、李杲《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及王好古《湯液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