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北上的火車,我從廣州來到了周口。別搞錯了,不是北京周口店,而是河南周口市。如果說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讓我們窺見50萬年以前的人類活動,那么河南周口則讓我們可以追尋6000年前中華文明的始祖。周口市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有“華夏先驅、九州圣跡”的美譽,被中華全國伏羲文化研究會譽為“中華文化發(fā)祥的重地”。
周口市位于中國河南省東南部,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炎帝神農氏播種五谷,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的遠古文明。周口古屬陳國,《詩經(jīng).陳風》赫然在目。戰(zhàn)國末期,為楚都所在地,史稱郢陳。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在此建立張楚政權。兩漢時期,陳為皇子領地,繁榮昌盛,富甲一方。魏晉以來,以淮陽為中心歷次設郡置府。周口因航運而得名,明初時僅是一個埠口,因處航運要沖,逐漸發(fā)展成為豫東水路交通樞紐。沙潁河航運可直達南京、上海、杭州。隨著現(xiàn)代交通的發(fā)展,周口漸被旁路了,逐漸衰落為一個相對封閉的農業(yè)地區(qū)。從廣州來到周口,仿佛從信息社會來到農業(yè)社會。豫東平原的原生態(tài)可能讓我更接近農耕文明的源頭。
中國的創(chuàng)世神話很多,分別來自于遠古初民對宇宙中萬物的初步認識,并產生的對人、植物、動物等起源的解釋;也即是萬物有靈思想的體現(xiàn)。傳說伏羲女媧是創(chuàng)造人類的二位主神和始祖,初民就利用這個傳說解釋了人類的起源與繁衍問題。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時也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創(chuàng)世神。相傳伏羲根據(jù)天地萬物的變化,發(fā)明創(chuàng)造了占卜八卦,創(chuàng)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wǎng),用來捕鳥打獵,并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fā)明了瑟,創(chuàng)作了曲子。伏羲制定了人類的嫁娶制度,實行男女對偶制,用鹿皮為聘禮。并以所養(yǎng)動物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職為姓,以防止亂婚和近親結婚,使中華姓氏自此起源,綿延至今。 神話難以考古,但文明仍有流傳。太昊陵、廟會和泥泥狗應該是周口文化的“三件寶”。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2次御祭。傳說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長眠的地方,歷來被稱為“天下第一皇朝祖圣地?!?/span> 筆者到來時游人不多,太昊陵門前的廣場顯得十分空曠,但每到農歷二月二到三月三,這里前人頭攢動,沿途十里長街,龍湖岸旁攤位林立,出售工藝品、香裱、小吃等。從早到晚,行人如潮,水泄不通,日流量約達七八萬人次。廟會期間集各種戲劇、曲藝、雜耍、兒童游樂、時尚表演達百余種,笙歌妙舞,熱鬧非凡。太昊陵前香火之盛,令人叫絕,陵前十幾米香池,香灰堆積如山,青煙漫天蔽日,云霧蒸騰,池旁跪滿香客,祈求福祿壽禧,歲歲平安。鏟香灰的服務人員多達十幾個,每天都用卡車清理香灰。有“太昊伏羲祭典”和有“天下第一廟會” 之譽的淮陽二月古廟會,因其會期之長、范圍之廣、人數(shù)之多曾被國家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泥泥狗”源于遠古伏羲時代,流傳在羲皇故都河南淮陽,以活文物、真圖騰而飲譽天下?!澳嗄喙贰笔且环N泥塑玩具,以黑色為主,再施以紅、黃、青、白色,色彩對比強烈,而又不失和諧。當我們看到這些半人半猿、人獸同體,長著九個頭的鳥,兩個頭的狗,還有“猴頭燕”以及“人面猴”等等怪異、奇特的禽獸造型;面對這些超自然的怪異形體;和那些令人費解的點線符號時,仿佛又回到了那個混沌初開;風雷閃電;猛獸出沒,人獸共存的曠古時代。聽說周口師范學院的同學拍攝了泥泥狗的片子,如果他們不只是簡單記錄工藝制作流程,而是探尋那神奇的色彩與造型的話,那么他們沒準會解開那遠古的密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