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背景之下,女兒家能夠走上政治的舞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少有的事情。但是凡事都有意外,在數(shù)千年的權(quán)力更替之中,呂后和武則天可以算是女性之中,在政治上頗有建樹的人了。 可兩個女性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完全不同的,呂后掌權(quán)死后,家族卻被牽累而被處死;武則天家族除了武三思之外,其他人卻能全身而退,甚至還能在朝廷上得到一官半職。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一、下手的人不同 在呂后死了之后,呂家之所以被人全部誅殺,除了呂后的原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下手的人不同了。《漢書》記載,當時周平等開國重臣還在,在呂后權(quán)勢衰退之后,他們馬上就集結(jié)了兵力將呂家全部鏟除。就連已經(jīng)死去的劉盈也受到波及,被周平等人找了個理由一起處斬了。 想想看,這些對呂家下手的人,大多數(shù)領(lǐng)導者都是劉邦的老部下。即使不是武將,那也對戰(zhàn)場上的事情見怪不怪,自然知道要是留下了呂家,之后只會有后顧之憂。那這樣還不如在開始的時候,他們就將呂家連根拔起,這樣在下一任皇帝面前自己有功,也不用再擔心呂家后人回來報仇。 但是對付武家的人卻不同了。此時的唐朝已經(jīng)處于和平年代太久了,大部分官員都是文人出身,雖然心機玩的深沉,但是對于要不要將全部武家人處斬,他們之中也是存在沖突的。這就使得武家在運作之下,的確是可以全身而退的。不像呂后,必須要被人滅族。 二、呂后動了他們的權(quán)力,武則天沒有 呂后家族之所以這么慘,當然和劉邦這個人也脫不了關(guān)系。劉邦和李世民雖然都是開國皇帝,但是劉邦不同之處就在于,他在剿滅異姓王之后,為了讓自己的天下能夠留下來,還特地安排了一個白馬之盟。在這個盟約里面,他就要求所有人發(fā)誓,以后只能遵守劉氏稱王,其他人都不能夠稱王。而李世民就沒有定下這種死規(guī)定。 但是呂后身為劉邦的妻子,卻是知法犯法,公然挑戰(zhàn)白馬之盟。在《史記》里就描述過,在呂后開始垂簾聽政之后,先是劉家的兵權(quán)被拿走。最后呂后開始用自己的權(quán)勢,強行讓呂家子弟封地稱王,而這些地從哪里來呢?只能從同姓王的手中拿來了。劉邦原先的部下反對,她還找了理由將他的官職免去,換上了呂家的人擔任。 所以在呂后死后,這些因為各種原因和呂家站在了對立面的人們,又怎么可能會對呂家手下留情呢?此時跟隨劉邦起兵的大臣們,雖然老是老,但是還沒有死啊。而在呂后的威脅之下,這些人雖然沒有動靜,但不代表他們的權(quán)勢也沒有了。等到呂后一死,這些人自然就會找到機會報復(fù)呂家。所以說呂家不滅,反而顯得不正常。 但是武則天就不同了。武則天在很早的時候,就明白如果把李家和武家對立起來,那自己死后,武家恐怕是逃不了一劫了。所以在武則天在世的時候,雖然說把握了王權(quán),但是卻給了原先李家的臣子們不少好處,也沒有拿走他們的權(quán)力。而且為了安撫李家,還特地讓雙方從小待在一起,并且積極聯(lián)姻。這樣等到武則天死了,總不可能將她的家族全部誅殺吧? 況且從小開始,武則天培養(yǎng)的就是自己的兒子李顯。李顯不管怎么說,都有李家的血脈,姓名也是李家,被立為太子之后,這個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這樣看起來,武則天雖然目前占了皇帝的位置,但是之后的天下還是李家。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先幫你照看著,之后我還是會還給你的。比起呂后明目張膽的直接拿了不還,要好上不少。 并且在李顯當上皇帝之后,朝廷之中也不是全部都支持他的。其中還是有一部分人選擇支持李旦。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那李顯沒有理由不選擇武家為自己撐腰。這么一來,武家人就必定會在朝廷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等到李顯徹底坐穩(wěn)了自己的位置之后,就算開始削弱武家的權(quán)勢,念在幫助自己的功情上,也不至于將他們趕盡殺絕。 所以在武則天死后,武家因為血緣關(guān)系和武則天的處理,最后還是得到了一個善終。除去武三思在最后,卷入了權(quán)力斗爭之中,并且失敗被處死之外。其他的族人大多數(shù)都得到了朝廷中的一官半職,安安穩(wěn)穩(wěn)的享受了自己的后半生。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若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