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雷科技Lite」收藏為我的小程序,不再錯過精彩內(nèi)容
受冠狀病毒的影響,如果各位還沒復工,相信大家都有好好宅在家里,遠離人員聚集的地方吧。以我個人為例,如果你不是快遞或者外賣小哥,誰都別想叫我踏出這個家門。 但問題又來了,因為小區(qū)實行了外來人員防疫管制,所以這些本應可以上門派送的快遞或外賣現(xiàn)在只能像擺地攤一樣在小區(qū)門外大擺特擺。收到短信前往領取的住戶則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小區(qū)側(cè)門,取個快遞也變得像逛夜市一樣熱鬧非凡。完了,小區(qū)門外的那片空地變成了新的人員聚集地。而從我家門口到小區(qū)門口這短短的二百米,也成為了我不扎堆不聚會的最大障礙,我稱之為“快遞最后二百米”。 最后一公里與最后二百米
熟悉互聯(lián)網(wǎng)的各位可能對“最后一公里”這個概念有所耳聞,對于快遞來說,這“最后一公里”說的是從物流中心——比如你查快遞信息時能看到的什么“XX營業(yè)部”到你家門的這段路程。快遞公司到客戶這最后一段路就屬于最后一公里的范疇
對于海外的物流快遞企業(yè)還說,這最后一公里雖然麻煩,但好歹也不算棘手。以全球最大的快遞承運商UPS為例,在美國送貨時,快遞員把卡車一停,把快遞往院子里一扔,就可以送下一家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屬于非接觸派送的一種。但如遇到物品損壞與被盜,只好聯(lián)系保險公司解決。但對于在生活在國內(nèi)、居住在小區(qū)里的我們來說,事情顯然沒有那么簡單。小區(qū)物業(yè)管理公司秉承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不關我事”的理念,都不希望讓快遞員上門派送。這一窘?jīng)r催生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自提站點與無人值守的快遞柜,也帶來了新的商機。尤其是在現(xiàn)在這種特殊時期,不少人都通過網(wǎng)購生活物資來減少自己出門的次數(shù),此時無人值守的快遞柜可以有效減少非必要的人員接觸從而降低感染病毒的機會,本應可以幫助到疫情的防控。但由于在物流派件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出現(xiàn)了偏差,最終也就導致了現(xiàn)在這個局面。網(wǎng)購確實可以減少出門次數(shù)
最后二百米真的只能擺地攤嗎?
身處21世紀,活在互聯(lián)網(wǎng)年代的我們當然有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法,剛才我提到的快遞柜就是其中之一,畢竟快遞柜的誕生就與非接觸派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不過當時快遞柜面對的不是疫情,而是上班族白天不在家,下班后快遞員又不愿意派送的僵持局面。而在疫情肆虐的現(xiàn)在,快遞柜也可以避免我們與快遞員的非必要接觸,從而降低傳染風險。快遞柜的誕生與非接觸派送密不可分但為什么有些快遞員不愿意使用快遞柜呢,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原因。首先,快遞柜雖然有不同數(shù)量與尺寸,但如果將所有快遞全部入柜,數(shù)量上還是捉襟見肘。其次,快遞柜對企業(yè)而言也帶有一定的盈利屬性。比如有些快遞柜會向收件人刊登廣告或收取超時取件費用,有的則會對快遞員按件收費。前者還好說,但后者確實會顯著打消快遞員使用快遞柜的積極性。說到這里我們不如看看海外其他地區(qū)是如何用科技實現(xiàn)最后一公里的非接觸派送的。Amazon在2016年就驗證了無人機送貨的技術可行性,通過各類無人機直接將快遞“空投”到家里。在今年年初的CES2020上,我們也能看到不少新鮮的解決方案,比如無人機交付公司Flirtey就展出了用無人機在城市運送外賣的設想,未來也有可能與UberEats達成合作。PrimeAir即Amazon無人機送貨服務北歐集團旗下鎖具公司 Yale 更是展出了可以放在家門口的私人智能收件盒,可以通過手機進行遠程開鎖,無論是快遞還是外賣都可以輕松放入其中,保證物品安全之余還能減少與外界的接觸。里面再放一個保溫箱都不成問題不過好在我們現(xiàn)在面臨的狀況僅僅是減少非必要接觸,所以即使拋開上述那些天馬行空的高科技派送,我們也有不少安全的派送方法,其中最簡單的方法莫過于提高快遞柜的利用率,比如通過調(diào)整補貼與時效的方式,激勵快遞員使用快遞柜。比起把一整個小區(qū)的住戶都聚到一起,使用可以按時消毒的快遞柜要高明的多,或者以無人便利店的方式運營運營無人自提點并控制入內(nèi)人數(shù),同樣可以達成減少人員聚集的目的。即使我們不靠這些高科技,只是單純的把快遞與外賣放在房間門外,在疫情下同樣也可以起到降低非必要接觸的作用。防疫不能只靠一身運氣,現(xiàn)階段尚無因“快遞地攤”引起的群體感染,但這也不代表我們可以放松警惕,只有關注細節(jié),我們才能更快打贏這場疫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