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在三國里是個響當(dāng)當(dāng)?shù)牡胤?,一個州,在我們的印象里,不管怎么樣,大也大不到哪兒去,實際上,三國里的荊州占據(jù)的面積為現(xiàn)在的河南一部,湖北湖南全部,還延伸到了廣東、廣西、貴州等省境內(nèi)。在東漢末年,荊州的州治先在湖南漢壽,劉表任荊州牧期間,把州治遷到了湖北襄陽。當(dāng)然,三國時期荊州州治的這兩個地方到底在哪?歷史學(xué)家們也有過一些考證,考證的結(jié)果也有爭議,我以為,這便是歷史的魅力。 關(guān)于荊州, 《三國演義》有“當(dāng)陽之戰(zhàn)”與“關(guān)羽大意失荊州”這兩段歷史,羅貫中為了“尊劉抑曹”不惜筆墨,毛宗崗父子為“尊劉抑曹”更是濃墨重彩,為此,在當(dāng)陽之戰(zhàn)前,以一系列的故事來鋪墊。其中就有“劉表托孤”,要把讓荊州給劉備,諸多史學(xué)家認(rèn)為這個事不可信,因為這事歷史上唯一的依據(jù)是劉備自己說的。均認(rèn)為,即使劉表真的說了把荊州交給劉備,也只是對劉備的試探?!度龂萘x》里,劉表病重,緊急召見劉備,然后劉表說,他死后,要劉備接管荊州,劉備不從,躲在室內(nèi)的蔡夫人聽得真切。筆者以為,這個說法根本靠不住,原因有兩點,第一,蔡夫人竊聽到了,不會把事情鬧大,讓外界都知道劉備接管荊州是有劉表的遺命,如果蔡夫人真的那樣做,按我們湖南說的,那叫“有寶氣”。第二,既然臨死的劉表已經(jīng)被蔡氏家族掌控,如果劉備太重要了,劉表的親兒子劉琦都不能見到父親,蔡氏更不會讓劉表見劉備,如果不重要,蔡氏就不會竊聽。顯然,這事是《三國演義》虛構(gòu)的,而且這種虛構(gòu)還有點自相矛盾。 劉備在荊州的新野駐扎期間,為我們留下一個三顧茅廬的故事。在著名的三顧茅廬的故事里出現(xiàn)了與之齊名的隆中對,說'孔明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我不知道隆中對是怎么流傳下來的,又是誰記下來的,因為只有兩個人關(guān)起門來說的事,怎么會讓外人知道呢?隆中對的作者,不是劉備,也不是諸葛亮,卻是魏晉時期的陳壽?!敖癫僖褤戆偃f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這是隆中對諸葛亮對劉備說的。什么意思呢?曹操兵強(qiáng)馬壯的,身邊還有皇帝為他發(fā)號施令,不可打,江東三代了,地勢險要,老百姓有錢,有才華的人有用武之地,也不能打他的注意,只有荊州是好個地方,有地利,主人不行守不住,這是天送給你劉將軍的,將軍要不要呢?這段話不管是諸葛亮說的,還是后人編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是告訴我們荊州的劉表“不能守”,看三國后面的發(fā)展,也確實沒守住,為什么“不能守”?劉表真是《三國演義》里所說沒有主見、懦弱的人嗎? 據(jù)史料記載,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荊州刺史王叡為孫堅所殺,董卓上書派劉表繼任。由于當(dāng)時江南宗賊甚盛,袁術(shù)屯于魯陽,手下?lián)碛兴心详栔?。吳人蘇代為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縣長,各據(jù)民兵而于當(dāng)?shù)胤Q霸。導(dǎo)致劉表無法直接上任,于是他匿名獨身赴荊州,方才得以上任。這就是歷史上的劉表“單騎入荊” 。從這點看,起碼讓我們知道了一個事情,劉表并不是膽小之人,也是想有作為的人。 從劉表的單騎入荊,可以看出這時候的漢朝成了什么樣子,一個朝廷派的官員,還不能大戰(zhàn)旗鼓的赴任。拿著朝庭的任命書,還要偷偷摸摸的去。為什么呢?怕被人殺了。當(dāng)時的荊州,不僅外圍的軍閥實力強(qiáng)大,內(nèi)部也是爭權(quán)奪利,“稱王稱霸”。面對這種情況,劉表去了,還是一個人去的,你說他是懦弱之輩嗎? 劉表單騎入荊,也不就是一個人騎著馬,跑到漢壽的荊州州治,然后拿出朝廷的任命書,說,我是劉表,朝廷新任命的荊州牧,你們的老大,你們今后就屬于我管了。而他是在荊州地界先進(jìn)入宜城,在宜城與中廬縣人蒯良、蒯越、襄陽人蔡瑁等,一起商量怎么辦?顯然,這是他們首先用書信或安排人帶口信的形式約好的。換一種說法,這時候的劉表先是找到這幾個人,為什么找這幾個人呢?第一他們原來就是熟人,就是所謂的友人,熟人并不抵用,重要的原因是蔡、蒯兩家是荊州的豪族,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地頭蛇。而蔡瑁、蒯良、蒯越,正是荊州地界蔡家與蒯家這兩家豪族的代表人物。 在這兩家豪族的支持下,劉表總算上任了。也就是說,劉表在荊州的上任,依靠的是地方豪強(qiáng)勢力。依靠這股勢力,有一個好處,不會讓事情變復(fù)雜,如果采用一路打進(jìn)來的方法,估計那時候的劉表沒這個本錢,就是有這個本錢,也會把荊州打得稀爛,正如了地方各路軍閥的意。從這點看,劉表也不是《三國演義》里所說的那種沒有主見的人。 劉表上任后,從初平原年(190年)到建安六年(201年)十一年間,對內(nèi)對外有過一系列的戰(zhàn)爭,也多次抗擊過曹操?!度龂萘x》里幾處都說了一個事,江東的孫堅是被劉表所殺,江東孫家也一直把荊州當(dāng)做了殺父的仇人 ,互不來往。劉表對外打了十年,對內(nèi)“恩威”并施,到公元201年時,終于在荊州”坐擁數(shù)千里疆域,帶甲兵十余萬”。荊州境內(nèi)群寇肅清后,劉表開立學(xué)官,博求儒士。有學(xué),有教,帶甲兵十余萬,劉表也因此成為了一方霸主。 歷史上的隆中對,并不是諸葛亮與劉備的先創(chuàng),第一個說的是魯肅與孫權(quán),諸葛亮說劉表的“不能守”是魯肅與孫權(quán)的“隆中對”之后。在《三國演義》里,魯肅之所以能走上政治的舞臺,魯肅多次感激一個人,周瑜,是周瑜把他引薦給了孫權(quán)?!稉?jù)三國志·魯肅傳》記載:“權(quán)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敝荑な莻€很有政治眼光的人,他推薦的人自然有兩把刷子。孫權(quán)見了魯肅之后,罷退了賓客,獨引魯肅還,合榻對飲。也就是說,孫權(quán)這時候?qū)︳斆C有過一次考核,也就出現(xiàn)了歷史上的魯肅版“隆中對”。魯肅在這次考核中,也提出了荊州的問題,也認(rèn)為劉表在荊州將守不住,會起內(nèi)訌,“因其多務(wù),剿除黃祖,進(jìn)伐劉表”(見《魯肅傳》)。那么被劉表治理得如此之好的荊州,怎么會有這么多人打注意,說他“不能守”呢? 在《三國演義》里,我們都看到一個事,劉表被蔡氏與蔡瑁聯(lián)手掌控了。蔡氏生了劉琮,他們要來個廢長立幼。有史料記載,劉琦與劉琮是一母所生,只是劉琮娶了蔡氏的侄女,故蔡氏家族看重劉琮。而且,劉表在荊州的開拓的過程中,把荊州州治從漢壽搬到了襄陽 ,蔡氏家族是襄陽的,這樣就更有利于蔡氏家族,蔡氏家族隨之更加強(qiáng)盛。劉表為什么要把州治搬遷,我以為主要有兩條,第一更能倚仗蔡、蒯、龐、黃等地方豪強(qiáng),第二就是北方軍閥太強(qiáng)大,軍事上更利于統(tǒng)籌安排。 本來這些都不是危險,危險的是什么呢?蔡氏家族與曹操有些老交情,蔡瑁與曹操私下有往來,劉琮娶了蔡瑁的侄女,也算是與蔡家有了榮辱共系的本錢,自然也會聽從于他,那么蔡瑁也就能在這場政治博弈中獲得最大的利益。這就為荊州的未來埋伏下了危機(jī)。這個危機(jī)一旦有了,內(nèi)外原埋伏的危機(jī),也會隨之蠢蠢欲動。劉表看出來了嗎?千里之外的魯肅、諸葛亮都看出了,他自然也看出來了,這就是劉表收留劉備的原因。他明白,這些年他與曹操打了很多次,明白曹操是要什么,不會給他這個姓劉的好果子吃。劉備呢?姓劉,掛著皇叔之名,雖然是個賣草鞋的出身,沒有那么多復(fù)雜背景,心大得很,靠的又是“仁義”這個本錢,還扛起了“誓滅曹賊,匡扶漢室”的大旗,從這幾點看,劉備一時半會還不敢滅他的子孫。 劉表出生于公元142年,比劉備大了二十歲,66歲過世,因為年齡的關(guān)系,劉表只能把荊州寄托于子孫,如果劉表子孫爭氣,洞察、擺脫蔡氏等不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地方豪強(qiáng);或者劉表還活個二十年,估計歷史上不會有“三國”,更沒劉備什么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