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僅關(guān)聯(lián)讀書時的感悟和行走中的思考。 只需真正喜歡讀書和行走的人關(guān)注。 夕照下的寒山寺大門外影壁。圖片:開哥隨手拍
1/ 因為一首詩而流傳千古的人或物并不是很多,寒山寺算作一個。 毫無疑問,在張繼沒有寫這首詩的時候,寒山寺早已名聲在外,當(dāng)然這個名聲是因為一個叫寒山子的得道高僧,用一個人的名字命名一座寺廟,就如同用一個人的名字命名一條路,這個人因此得以永生,以一座寺廟或一條路的形式。 我依稀記得在小學(xué)學(xué)這首古詩的時候,問老師寒山寺在什么地方,卻記不清老師到底有沒有給我準(zhǔn)確的答案,只記得那時候就決定一定要去寒山寺看一看。 如今我來了。 寒山寺并不寒冷,游人眾多。我不清楚有多少人是為了兒時的愿望而來,又有多少人只是隨波逐流,跟在他人身后鸚鵡一樣,學(xué)著在詩碑面前重新背誦一遍“月落烏啼霜滿天,……” 2/ 詩碑早已成為楓橋和寒山寺的核心元素,甚至隱隱有超越寒山子聲名的跡象,作為象征,晚清國學(xué)大師俞樾手書的《楓橋夜泊》詩碑,更是成為寒山寺內(nèi)壓軸戲般的瞻仰勝跡。 據(jù)宋代學(xué)者朱長文所著《吳郡圖經(jīng)續(xù)記》載,早在北宋嘉祐年間,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的王圭所書《楓橋夜泊》,即已刻石成碑。繼北宋王圭之后,最具代表性的還有明代文徵明、清代俞樾、以及現(xiàn)代劉海粟、啟功等。其中甚至還有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李大釗、陳云書寫的張繼《楓橋夜泊》詩的書法碑刻。 其它明確記載的則有宋孫覿撰書《楓橋寺記》碑;明姚廣孝撰寫《寒山寺重興記》碑;唐寅撰書之《姑蘇寒山寺化鐘疏》碑、明崇禎三年(1630)文震孟所撰《寒山寺重建大雄殿記》碑、清揚州八怪之一的羅聘所畫的寒山、拾得像刻石、清程德全書歷代楓橋寒山寺題詠刻石、清鄭文焯指繪寒山子像刻石,以及民國康有為游寒山寺題詩碑,等等。 很多人與這座碑合影,除了證明來過以外,還能證明什么? 人微言輕,碑比人重。 寒山寺《楓橋夜泊》詩碑因其所具有的文化積淀和深厚的歷史淵源,堪稱中華第一詩碑。 我一座一座詩碑看過去,看到作者有一人叫張繼馨,碑刻上《楓橋夜泊》書法作品為其88歲高齡時候所寫。另有一作者叫張繼,是晚清民國時期赫赫有名之人。就想,千年之后的張繼們書寫千年之前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詩,是巧合還是神諭? 3/ 作為一個同樣漂泊異鄉(xiāng)的人,盡管是在美景如畫的姑蘇城外,張繼仍然難掩伴隨著月落烏啼霜滿天與江楓漁火而來的愁緒。那一聲鐘響,多么驚心動魄的震動了游子思鄉(xiāng)的神經(jīng)。 也許,張繼在那個夜晚,他想到了寒山子的人生,孤寂而又傳奇,作為一個自帝都漂泊修隱寒山,復(fù)又棲身姑蘇城外寺廟的出家人。那一刻,張繼的心應(yīng)該是與寒山子的心相通的,同樣的漂泊,一個仍心念紅塵,一個卻已遁身空門。張繼的愁,因此具備了更加豐富的內(nèi)涵和意蘊,豈是三杯兩盞淡酒能夠消解的呢? 而我,站在依然飄滿張繼愁緒的寒山寺內(nèi),默默品味著先人們的詩歌,感覺時空靜止,有些分不清是自己穿越到了張繼的古代,還是張繼的古代依然靜靜存儲在這片矗滿廟宇高堂經(jīng)幡經(jīng)幢的空間。 晚上,我突然那么強烈的想喝酒。想到張繼和他的好友劉長卿舉杯開懷暢飲的情景。盡管我知道,那一晚,張繼身邊同樣沒有一個可以把酒言歡的知心。 漂泊,讓時空驚人的相像。千年過去,異鄉(xiāng)這么近也依然是異鄉(xiāng),故鄉(xiāng)雖遠(yuǎn)卻依然是故鄉(xiāng)。 人在他鄉(xiāng),不論古代還是現(xiàn)代,不論僧人還是詩人,不論流浪還是遠(yuǎn)游,夜半鐘聲都清晰的回響在內(nèi)心深處。千年,幾千年,也還是彈指之間。 4/ 吳中寺院不下千百區(qū),而寒山寺以懿孫(張繼字)一詩,其名獨膾炙于中國,抑且傳誦于東瀛,余寓吳久,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廬來見,見則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國三尺之童,無不能誦是詩者。 ——俞樾《新修寒山寺記》 俞樾,你也許陌生。捎帶說一句,他是著名學(xué)者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清代國學(xué)大師??梢?,家道淵源,歷來如此,優(yōu)秀的祖先,讓未來更加優(yōu)秀的可能性畢竟還是大了很多。 張繼詩歌中的蘇州、楓橋和寒山寺,已經(jīng)永遠(yuǎn)定格在中華文化的浩渺星空之上。它們是恒星,在江南,在中國,在整個地球,散射著炫人眼目的光芒。包括寒山寺里的鐘聲,都成為象征,站在寒山寺里,讀著張繼的《楓橋夜泊》,自然就將張繼那晚聽到的鐘聲與此刻寒山寺的鐘聲關(guān)聯(lián)。關(guān)聯(lián)得天衣無縫,自然而然。 盡管先有寒山,再有寒山寺,然后才有張繼的詩歌??墒橇鱾髑?,張繼的《楓橋夜泊》早已成為寒山寺當(dāng)仁不讓的宣傳文案,而張繼借此而來的聲望也遙遙領(lǐng)先于寒山了。 情景交融,時空聚匯,誰又能斷言是寒山寺成就了張繼,還是張繼成就了寒山寺呢? 寒山問曰:“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span> ——《古尊宿語錄》 我知道,寒山畢竟還是真正聽懂了他知心好友拾得的話。他又怎么會糾纏于身后的浮名! 5/ 張繼《楓橋夜泊》之后,寫楓橋和寒山寺的古詩無計其數(shù)。 唯有別時今不忘, 暮煙秋雨過楓橋。 ——唐·杜牧《懷吳中馮秀才》 七年不到楓橋寺, 客枕依然半夜鐘。 ——南宋·陸游《宿楓橋》 姑蘇城外古禪房, 擬鑄銅鐘告四方。 試看脫胎成器后, 一聲敲下滿天霜。 ——明·唐伯虎《寒山寺化鐘疏》 幾度經(jīng)過憶張繼, 月落烏啼又鐘聲。 ——明·高啟《泊楓橋》 日暮東塘正落潮, 孤篷泊處雨瀟瀟。 疏鐘夜火寒山寺, 記過楓橋第幾橋? ——清·王士禎 …… 這些詩歌幾乎無一例外都抒發(fā)了詩人或濃或淡的愁緒,其情其景均無法超越張繼的《楓橋夜泊》開山之作。 與寒山寺的底蘊相比, 這種粗制濫造的點綴極大的破壞了寒山寺的氣質(zhì), 實屬敗筆,甚至讓這些竹子因此蒙羞。 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就是因為其開創(chuàng)性和后人因此而來的引經(jīng)據(jù)典性,月落、烏啼、霜、橋、漁火、夜半鐘聲……這些意象幾乎都成為典故,使用這些意象創(chuàng)作的詩歌,自然就擁有了張繼當(dāng)年一樣的氛圍與情緒,卻決然無法出新,營造出超乎《楓橋夜泊》的意蘊。 這很殘酷,卻又必然。就如同《詩經(jīng)》中的楊柳依依,就如同李白詩中的美酒,就如同無數(shù)騷人墨客歌詠的故鄉(xiāng)……這些意象早已經(jīng)在歷史長河中累積了無窮無盡的力量。你離不開它們,卻又永遠(yuǎn)無法創(chuàng)造新意。 寒山寺盛名遠(yuǎn)揚,這些詩歌功不可沒。同時,也正是由于這些詩歌的流傳,千年古剎寒山寺才顯得更加渾厚動人。 6/ 讓人欣慰的是,寒山子和他的之心朋友拾得終被帝王和百姓賞識。 唐代貞觀年間,二人由天臺山至蘇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住持,此院遂改名為聞名中外的蘇州寒山寺。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圣”、拾得為“合圣”,“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又傳,寒山和拾得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化身,在民間,他們多以童子面目出現(xiàn),表示祥和、圓滿的意思。 祥和、圓滿,是我們每一個人內(nèi)心的期盼。能夠為世人如此美好的期盼代言,這是多大的榮光。與此相比,寒山寺就顯得多么微不足道。 世有一般人, 不惡又不善。 不識主人公, 隨客處處轉(zhuǎn)。 看到寒山寺內(nèi)隨處可見的前方丈性空大師的題字,再讀一讀寒山子這首白話詩,我突然覺得“性空”只是一個假象,與寒山子相比,他未免太過于一般,至少他的題字行為就已經(jīng)露相了。 最近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