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習讀】清胃散 《脾胃論》 【證治機理】本證乃胃有積熱,循經上攻所致。足陽明胃經循鼻入上齒,手陽明大腸經上項貫頰入下齒,胃中熱盛,循經上攻,故牙痛牽引頭痛、面頰發(fā)熱、唇舌腮頰腫痛;胃熱上沖,則口氣熱臭;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熱每致血分亦熱,血絡受傷,故牙宣出血,甚則牙齦潰爛;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俱為胃熱津傷之候。治宜清胃涼血。 【方解】方用苦寒瀉火之黃連為君,直折胃腑之熱。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fā),可宣達郁遏之伏火,取“火郁發(fā)之”之意。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臣以丹皮涼血清熱。佐以生地涼血滋陰;當歸養(yǎng)血活血,合生地滋陰養(yǎng)血,合丹皮消腫止痛。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熱得除,熱毒內徹而解。 【配伍特點】苦寒辛散并用,降中有升,火郁發(fā)之。 【運用】本方為治療胃火牙痛之常用方,凡胃熱證或胃經血熱火郁者均可使用。以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為辨證要點。《醫(yī)方集解》載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強。 【附方】 【鑒別】 【方論選錄】 【醫(yī)案舉例】 拓展閱讀:《名老中醫(yī)方劑醫(yī)案》 唇風 劉某,男,27歲。2005年5月25日初診。 訴唇部紅腫,痛癢灼熱,皸裂結痂,脫屑1周。經西醫(yī)內服抗生素及抗過敏西藥,外搽激素及抗生素軟膏近1周,病情無緩解。 現(xiàn)癥見:雙唇部紅腫,痛癢干燥,灼熱,皸裂,結痂,脫屑,口干苦燥,大便干結,小便色黃,舌質紅,苔薄黃燥,脈弦。診為唇風,證屬胃熱血燥,復感風熱。方選清胃散加味: 黃連10g,升麻15g,牡丹皮15g,生地黃30g,當歸10g,生石膏50g,生大黃15g,麥冬30g,玄參15g,防風15g,苦參15g,蟬蛻10g,甘草5g。 連續(xù)服用10劑而治愈。 按:口唇為脾胃所主,唇風多因陽明胃熱脾經血燥或復感風邪,風熱相搏而成。唇部紅腫灼熱,痛癢皸裂,結痂脫屑均為胃熱上攻夾風熱犯唇所致。方中清胃散清胃涼血,防風、蟬蛻、苦參清熱祛風止癢,生大黃、麥冬、生石膏清胃通腑滋陰,藥證相符而治愈。[黃其兵.清胃散臨床運用舉隅.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27(4):26] 鼻衄 王某,男,14歲。2004年7月10日初診。 患者兩天來鼻衄常發(fā),量多,血色鮮紅,伴心煩、口苦、口干欲飲,唇腫,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脈滑,舌紅苔黃。此胃熱上升迫血妄行所致。投清胃散加減: 升麻15g,黃連10g,牡丹皮15g,生地黃30g,當歸15g,生大黃15g,白茅根30g,甘草5g,生梔子15g,生石膏30g,知母15g。服1劑鼻衄減,3劑后諸癥消失。 按:衄血者多屬熱證,熱邪內迫,血不循經而外溢,由鼻竅而出者名鼻衄,劉河間云:“衄者,陽熱怫郁,干于足陽明而上,熱盛則血妄行而為鼻衄也。”張景岳云:“衄血之由因內熱者多在陽明經,治當以清降為主。”本病鼻衄量多色鮮紅,且伴口干渴、口苦唇腫,屬陽明經熱上沖,熱迫血妄行所致,故治療按張氏之說以清降為主,投以清胃散以清胃熱。白茅根、梔子以清熱涼血,大黃、石膏、知母加強清胃熱的作用,兼以通腑泄熱,使胃火降,鼻衄止。[黃其兵.清胃散臨床運用舉隅.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6,27(4):26] 急性胃黏膜病變 李某,男,38歲。2002年5月21日初診。 胃脘疼痛反復發(fā)作2月余,服雷尼替丁、三九胃泰等,時有緩解,近1周來胃脘疼痛又作,不能進食,食后嘔吐,吐出物中常夾有血絲,腹脹,胃中灼熱。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胃鏡示胃黏膜糜爛并有點狀出血表現(xiàn)。證屬脾胃郁熱,郁久化火,灼傷胃絡。治宜清胃瀉火,涼血止血。清胃散加減: 生地黃、牡丹皮各15g,黃連、升麻、當歸、白芍、延胡索、枳殼、竹茹各10g,吳茱萸3g,生甘草5g。水煎服。 10劑后,諸癥消失,上方稍加出入,續(xù)服半月,再行胃鏡檢查,示胃黏膜紅潤規(guī)整,病告痊愈。 隨訪1年未再復發(fā)。[邊瑞宏,賀蘭英,張閩華.清胃散臨證舉隅.浙江中醫(yī)雜志,2005,(6):252] 反復頭痛頭昏 女,22歲。1999年1月13日初診。 患者近6年來因學習緊張出現(xiàn)頭昏頭痛,時輕時重,近1周因考試臨近,頭痛加重。 刻診:全頭重痛,昏沉不清,視物稍久則加重,伴焦慮,思想不集中,重時偶有腦鳴,平素胃納甚佳,尤喜食煎炸油膩,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有力,診為神經癥。 辨證屬心胃火旺,上擾清空。治宜清心胃之火。擬清胃散加減。處方: 生地黃15g,黃連10g,牡丹皮10g,升麻5g,當歸6g,生石膏20g(先煎),蔓荊子12g。水煎服,每日1劑,共服3劑而愈。 按:患者胃納較佳,多食煎炸油膩,胃中素有火熱積結,加之勞心過度,心胃之火交蒸于上,擾動清空,故而頭昏頭痛。治宜清心瀉胃。選清胃散加減,使火不上擾而清空得寧。方中加蔓荊子意在清頭目、愈腦鳴,并有引經之效。[花亞歷.清胃散新用.山東中醫(yī)雜志,2002,21(10):622] 熱哮喘 患者,女,22歲。1997年8月10日就診。 患支氣管哮喘6年,每年發(fā)作1~2次,皆在夏季。10天前,由于過食辣椒而感胸悶不適,繼而引發(fā)哮喘。 刻診:患者面色紅赤,煩躁不安,氣促息涌,喉中痰鳴如吼,苦悶欲絕不能平臥,咳痰黏稠,色黃白,排吐不爽,舌質紅,苔薄黃,脈滑數(shù)。 診斷:熱哮喘。 治法:清胃涼血,瀉熱平喘。清胃散化裁: 黃連10g,當歸10g,升麻10g,牡丹皮12g,石膏30g,桑白皮15g,黃芩12g,地龍15g,大黃10g。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上方服6劑后哮喘已基本穩(wěn)定,后隨證加入全瓜蔞、杏仁、麻黃等藥繼服12劑而愈。 按:患者胃中素有積熱,進食辛辣而致胃熱上沖,氣逆上迫于肺而致哮喘發(fā)作。故此例哮喘當從胃論治,因此選清胃散以清熱涼血。方中加入桑白皮、黃芩、地龍、杏仁、全瓜蔞等藥瀉肺中之熱,化肺中熱痰;大黃通腑以利肺平喘。如此標本兼治則胃熱清,氣逆止,臥得安,哮證愈。[徐輯明.李東垣胃病方治驗.山東中醫(yī)雜志,2001,20(12):755] 滯頤 趙某,男,3歲。1999年12月25日初診。 患兒自6個月至3歲,經常流涎,仰臥時稍輕,浸澤頤間及胸前,頤部潮紅糜爛,并有口角赤爛,面赤唇紅,舌質紅,苔黃厚,指紋紫。 證屬脾胃積熱,而致廉泉不能制約。宜清胃涼血燥濕。擬清胃散加減配合針刺治之。處方: 生地黃、當歸各10g,牡丹皮6g,黃連3g,升麻2g,赤茯苓6g。 針刺選穴: 廉泉、地倉、合谷、陰陵泉、足三里等穴。手法用強刺激,不留針。 藥進兩劑,針刺兩次而告愈。 按:滯頤俗稱流涎,又名流涎不收。多因脾胃積熱或脾胃虛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攝所致。牙齦為陽明經脈循行之地,胃火灼熱,循經上攻而牙痛、齒齦紅腫。上方用苦寒瀉火法為主,但其瀉火,正是為了升陽,所以在苦寒瀉火藥中加入升麻少許,以升清陽,故收佳效。[張麗華,李小林.清胃散的臨床應用.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00,15(4):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