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縣丨昆山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成果發(fā)布會:《中國縣域經濟發(fā)展報告(2018)》暨全國百強縣案例報告”在北京舉行。會議發(fā)布了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縣域經濟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縣域經濟發(fā)展報告(2018)》。 2018年已經進入最后一個月,這一年非常不尋常。而不尋常之處,恐怕需要這一年真正結束之后,我們站在幾年后回望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中國經濟在這一年發(fā)生的重要變化和重大轉折。 這一年,中國的城鎮(zhèn)化進行毫無停歇的跡象,但與之同時,經濟進一步變革的復雜局勢下,大量消費者開始選擇在消費上更加謹慎。而一些“消費降級”的代表企業(yè),也使得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之前少有關注的中國廣大縣城。 那么本文,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借著年尾這次“百強縣”榜單的發(fā)布,試圖和大家更好的介紹一下,中國縣級行政單位的一些信息。 本文的重點,是第三、第四章節(jié),建議大家可以細讀,相信你會有所收獲。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第一、第二章節(jié)就不重要,它們是后面的基礎和鋪墊。 2018綜合競爭力&經濟投資潛力百強縣 百強縣丨江陰 事實上,現在關于百強縣的榜單,一年不同機構會推出多個,而且大同小異,可參考性已經逐漸呈現走低態(tài)勢。 所以第一個章節(jié),我們重點是分享榜單發(fā)布方對于他們發(fā)布的兩份榜單的簡要介紹。 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蘇浙魯三省百強縣(市)數目達65席。江蘇百強縣(市)占25席,與上年持平,浙江和山東百強縣(市)分別占21席和19席,浙江與上年持平,山東則減少2席。河南、福建百強縣(市)也較多,分別占8席和6席。湖南和貴州各占3席,河北、內蒙古、安徽、廣東和陜西各占2席;遼寧、江西、湖北、四川和云南各占1席。山西、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和新疆都無緣全國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2018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市):昆山市、江陰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義烏市、長沙縣、慈溪市、宜興市和龍口市。競爭力十強縣(市)中,有8個是長三角地區(qū)的縣(市)。 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散布19省,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目最多。浙江投資潛力百強縣(市)數量最多達到27席;其次是安徽和江蘇,分別占15席和13席;河南占6席,四川占5席,福建、湖南、貴州和云南各占4席,河北、山東和廣東各占3席,江西和湖北各占2席,吉林、廣西、陜西、寧夏和新疆各占1席;山西、內蒙古、遼寧、黑龍江、重慶和青海都無緣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山東只有3個縣(市)進入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相對53個樣本縣(市)比例明顯偏低。 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市):金堂縣、嘉善縣、界首市、固安縣、德清縣、新津縣、靈武市、閩侯縣、平湖市和慈溪市。投資潛力排名第1位的是金堂縣,第2位的是嘉善縣,第3位的是界首市。金堂縣、嘉善縣、界首市其中,金堂縣、界首市、德清縣、固安縣、新津縣也是上一年度投資潛力前10名。 縣級市和縣城,差別遠不止一個字這么簡單 百強縣丨張家港 前段時間拼多多、趣頭條扎堆上市的時候,有媒體撰稿稱“得縣城者得天下”,并且配合“消費降級”的觀點,言之鑿鑿。 事實上,中國太大了,很多地級市都遠遠還沒消費升級起來,依照目前的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還真就談不到縣城即將決定中國區(qū)域經濟命脈發(fā)展的地步。 你總盯著百強縣的前幾名,自然就會以為中國已經到了縣級市都“雄起”的地步,但這是典型的盲人摸象。不要被“百強縣”沖昏了頭腦,因為和百強縣的面積相比,中國貧困縣的數量,遠超大家想象。 全國百強縣(黃)和貧困縣(綠)分布圖 事實上,想要弄明白百強縣榜單,還必須明白一個行政區(qū)劃差異——縣級市與縣。 縣級市,是中國行政區(qū)劃之一,在中國大陸地區(qū),行政級別等同于市轄區(qū)、縣等縣級行政區(qū)。截至2018年9月26日,中國大陸地區(qū)共計375個縣級市。 縣,是中國行政區(qū)劃之一。在中國,行政級別等同于縣級市、市轄區(qū)等縣級行政區(qū)??h與縣級市、市轄區(qū)、自治縣、旗、自治旗、礦區(qū)、林區(qū)、特區(qū)一道,作為“縣級行政區(qū)”,屬三級地方行政區(qū),是中國法定事實上的行政區(qū)劃,由地級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等二級行政區(qū)或省、直轄市一級行政區(qū)管轄。截至2018年9月26日,中國(含臺灣省,內陸1335個縣)共計1347個縣。 看上去縣級市與縣之間只有只字之隔,但事實上,想要從一個“縣”成為一個“縣級市”,并不簡單。按照相關部門的規(guī)定——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縣,需達到下列指標:首先是人口方面,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zhèn)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12萬人,其中具有非農業(yè)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8萬,全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萬。其次是經濟方面,全縣鄉(xiāng)鎮(zhèn)以上工業(yè)產值在工農業(yè)總產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于10億元。 二、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00人至400人的縣,需達到下列指標:首先是人口方面,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zhèn)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10萬人,其中具有非農業(yè)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7萬,全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25%,并不少于12萬。其次是經濟方面,全縣鄉(xiāng)鎮(zhèn)以上工業(yè)產值在工農業(yè)總產值中不低于70%,并不低于12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于8億元。 三、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低于100人的縣,需達到下列指標:首先是人口方面,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zhèn)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8萬人,其中具有非農業(yè)戶口的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6萬,全縣總人口中從事非農產業(yè)的人口不低于20%,并不少于10萬。其次是經濟方面,全縣鄉(xiāng)鎮(zhèn)以上工業(yè)產值在工農業(yè)總產值中不低于60%,并不低于8億元,國內生產總值不低于6億元。 蘇浙皖縣級市分布圖 經濟發(fā)達的長三角江浙皖地區(qū),在縣級市數量和質量兩項數據上,都有著傲視全國的底氣。 從百強縣前五獨占其四的蘇州,看區(qū)域經濟枝干平衡關系 百強縣丨常熟 其實百強縣榜單,基本上就處于中國看華東,華東看江蘇,江蘇看蘇州的情況。甚至于都談不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因為不管是哪家機構出榜單,蘇州下轄的昆山、張家港、常熟和太倉,都是榜單前十甚至前五中的???。尤其是昆山這個常年縣級市榜首,近乎成了為“縣霸”。 蘇州行政區(qū)劃圖(非最新,后續(xù)會解釋) 那么,昆山作為一座縣級市,究竟有多強呢?網上數據很多,這里我們同樣用一組簡單的圖片數據一筆帶過—— 圖片來源丨央視新聞 凡事都有利弊兩面,擁有數量多、經濟強的縣級市,利好的一面眾所周知。但同時,卻少有人逆向思維過,這樣的城市組成格局,弊端在哪里。 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的行政區(qū)劃發(fā)展史上,由周朝的分封制經春秋戰(zhàn)國亂世到大一統(tǒng)秦帝國的郡縣制,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歷史進步。當然了,我們今天暫時先不討論到了秦末楚漢爭霸,項羽推翻秦帝國后又短暫恢復分封制的事情,這是另一個話題。 我們說,相比分封制,郡縣制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什么?在于加強了中央集權,使得地方政府的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實力,都遠不能再與中央政府相對抗。這樣一來,就大大削弱了地方諸侯動不動就起義造反的隱患。 如果我們將這種思維進一步擴展,我們就會發(fā)現,中央和地方的這種關系,如果我們將中央比作是”樹干“,將地方比作是”樹枝“,那么它們之間要想協同發(fā)展,強弱關系是十分微妙的。 一旦失去了平衡,比如出現了強枝弱干,那么就會出現典型的東周末年群雄割據的局面;而如果長期處于強干弱枝,則會造成地方政府的積貧積弱,甚至無力發(fā)展民生和鎮(zhèn)壓暴亂,最終又造成中央政府傾覆。 而這一關系,顯然不僅僅適用于古代社會,當下的區(qū)域經濟格局,同樣高度適用。比如中央和地方的財政大權關系,我們過去曾長期使用國地稅兩套體制并行。再比如省會城市與省內其他城市的關系,城市主城區(qū)與下轄縣級市、縣城的關系,都可從中洞察一二。 說到這兒,我們就可以來細細說說GDP總量驚人,長期以來位居普通地級市榜首的蘇州,這是個非常好的案例。2017年,蘇州全市GDP總量達到1.73萬億元。全國排名第7位,僅次于滬、京、深、廣、渝、津六大地位超然城市。 但是,這樣的成績,它的構成究竟是怎樣的呢?具體如下:姑蘇區(qū):665.18億元,虎丘區(qū):1160.10億元,吳中區(qū):1060.80億元,相城區(qū):713.82億元,吳江區(qū):1788.98億元,工業(yè)園區(qū):2388.11億元,張家港市:2606.05億元,常熟市:2279.55億元,昆山市:3520.35億元,太倉市:1240.96億元。 昆山、張家港、常熟、太倉四座縣級市,2017年GDP總量達到驚人的9646.91億元。如果這四個縣級市再單獨成為一個地級市,那么它可以排在2017年度全國近300個地級市中的第16位。在它身后的,是佛山、鄭州、南通、東莞等大批二三線城市。 而剝離了四座縣級市的蘇州,2017年的城區(qū)GDP總量則為7668.43億元,與四座縣級市的經濟體量比值,大約在44:56左右。注意,這“44”之中,還要得益于2012年蘇州將原本的下轄縣級市吳江撤縣劃區(qū),這也是本章節(jié)一開始我特意引用了一份舊的蘇州行政圖的原因。 即使在現行的蘇州行政區(qū)劃之下,主城區(qū)與下轄縣級市依舊存在一定程度的“弱干強枝”情況。事實上即使是吳江至今已經撤縣劃區(qū)6年,但是與蘇州主城區(qū)的聯系度依舊較低,如果我們也把吳江視作和其他四縣一樣的“枝”的話,那么蘇州城區(qū)與郊區(qū)的經濟體量比例,將會進一步下降至34:66。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局限在經濟體量之上。經濟較為發(fā)達的縣級市,往往其面積、人口體量都不會太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根據上文中貼出的數據進行一下比對。 經濟與人口城區(qū)聚集效應不明顯,事實上給長期以來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的蘇州,造成很多的麻煩。蘇州常住人口雖然已經過了千萬,但是這一千多萬人口,卻“均衡”地分布在了8848平方公里上。主城區(qū)的常住人口(姑蘇、相城、吳中、虎丘),只有400萬人左右。而事實上,即使是以上城四區(qū),因距離與交通原因,很多遠郊區(qū)依舊與主城區(qū)聯系度不高。 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通車里程排名(數據截至2018年12月) 這樣造成的影響顯然是多方面的。一個最簡單的案例,就是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在地鐵建設規(guī)劃申報中,除了經濟體量外,單位面積人口密度,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權重。截至2018年12月份,蘇州市無論已通車地鐵線路(里程)和在建線路(里程)的體量,都并不與其經濟體量匹配。這背后的原因,顯然并不僅僅是因為蘇州行政級別低這么簡單。 蘇州城區(qū)與下轄四座直轄市的直線距離,平均都達到了四五十公里,由于長期以來各地獨立發(fā)展,事實上各個縣級市都有自己的城市中心,日常需要通勤蘇州城區(qū)的需求本就有限。而在兩兩之間的連接路上,還有大片的農業(yè)區(qū)或非生活區(qū),同樣不符合建設地鐵這樣高成本的交通工具。反而是城際鐵路,成為連接彼此的最佳方案。 在之前的《從計劃生育到計劃生育:部分地區(qū)開始政策鼓勵生育兩個以上子女》中,我曾提及過在部分省份,一些與其經濟體量并不匹配的人口大市,它們的常住人口甚至超過了所在省份省會城市:例如江蘇蘇州、徐州;福建泉州;山西運城、臨汾;安徽阜陽;江西上饒、宜春;山東臨沂、濰坊、青島、菏澤、濟寧;河南南陽;貴州畢節(jié)、遵義,內蒙古赤峰、通遼等。 這些城市中,多數(不是全部)其實都存在和蘇州一樣的問題,就是人口雖多,但是人口的城區(qū)聚合度卻未必高。而高度依賴于人口聚集的現代服務業(yè)消費,往往就沒不能很好的展開(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服務業(yè)如果不夠發(fā)達,人口同樣不會進一步聚集)。那么在城市無力承載如此龐大的人口體量就業(yè)時,往往就會出現人口凈流出。 從百強縣無一縣上榜的八省市,看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縣城 百強縣丨太倉 上面我們談到了百強縣前五獨占其四的蘇州因下轄縣級市過強,造成的種種困擾。但是這種困擾,對于生活在上述縣級市的普通百姓而言,其實并不大,他們的生活自然是安逸幸福的。 幾家歡喜幾家愁,有江浙魯這樣一省就獨占全國百強縣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省份,就有個別省份,在百強縣榜單上徹底銷聲匿跡。榜單的發(fā)布方,也對這一情況進行了相關的數據統(tǒng)計。 中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中,先排除港澳臺這樣的特別行政區(qū),再排除京津滬三大直轄市均已實現了全市區(qū)劃,沒有縣級行政單位的情況,剩下可以參加百強縣排名的省份數量,就是28個。 這其中,山西、吉林、黑龍江、廣西、重慶、青海、寧夏、新疆八省市,治下均無一縣城上榜百強縣。 大家回過頭去再去看看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中講到的內容,你是否發(fā)現,上榜的城市,名字多數都是“XX市”,只有少數是“XX縣”。區(qū)別在哪兒?前者,是縣級市;而后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縣城。 這樣一來,大家就會發(fā)現,那些擁有縣級市比較多的省份,顯然就在百強縣的評選之中,占據了優(yōu)勢。哪些省份縣級市會多呢?按照上述的縣級市標準,顯然是經濟發(fā)達,尤其是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縣級市會更多。如江蘇有22個縣級市,浙江有19個縣級市,山東有27個縣級市。 此時我們來看看像青海、寧夏這樣的省份,其縣級市情況基本就處于,本來數量就不多,奈何經濟還不好。缺席百強縣榜單,便很容易理解。 接著我們再來看,黑龍江、吉林、山西三省,縣級市數量分別有20、20和11個,顯然并不少,那么為什么這些省份,也無緣百強縣榜單呢? 這里,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縣級行政區(qū)作為中國的三級地方行政區(qū),按照當下中國城鎮(zhèn)化所處的階段,事實上,多數的縣,都處于人口的凈流出而非流入階段。雖然農民進縣城也可以稱為城鎮(zhèn)化,但是目前中國現階段的區(qū)域經濟實際情況,是一些地級市人口流出情況都比較明顯,大量人口都在匯聚向區(qū)域中心所在的省會城市或經濟強市。 2015-2017年中國各省人口變化分析 而人口是經濟的本源,如果一城一縣長期人口流出,自然妄談什么百強縣。江浙地區(qū)之所以百強縣數量較多,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該地區(qū)經濟整體發(fā)達。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發(fā)現黑龍江、吉林、山西這樣的省份,在過去幾年間,省域人口的流失形勢都較為嚴峻,更不要談原本經濟發(fā)展程度就較弱的縣城或縣級市。 2016年中國各省人口變化圖 類似的情況,還存在于某些地廣人稀的省份,比如新疆。其人口雖然由于地理位置與文化差異,常年流出不大,人口自然增長率尚可。但是相比163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全?。ㄗ灾螀^(qū))總人口僅有2400余萬的新疆,顯然是地廣人稀到一定程度。在這樣的客觀背景下,省域治下地級市人口尚且不足,更不要談縣級市進入百強縣的榜單了。 此外,像自直轄起便拖著大量貧困地區(qū)人口的重慶,經過多年發(fā)展,能夠讓多數下轄地區(qū)實現脫貧已是不易,現階段同樣處于中西部省市都在重點推進的加強中心城區(qū)經濟實力的關鍵時期,下轄縣城(近郊多已撤縣劃區(qū),遠郊仍保持縣制)進入百強縣自然也就尚需時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