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1917-),男,江蘇省鎮(zhèn)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醫(y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 學于蘇州國醫(yī)??茖W校,并于1938年畢業(yè)于上海中醫(yī)學院,師事章次公先生,深 得其傳,從醫(yī)已70余載。朱良春教授是全國著名中醫(yī)內(nèi)科學家,治學嚴謹,醫(yī)術精湛,對內(nèi)科雜病的診治 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先后研制了“益腎蠲痹丸”、“復肝丸”、“痛風沖劑”等中藥新藥, 獲部、省級科技獎。主要學術著作有《蟲類藥的應用》、《章次公醫(yī)案》、《醫(yī) 學微言》、《朱良春用藥經(jīng)驗集》、《中國百年百名中醫(yī)臨床家·朱良春》、 《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新選》(日文版,合著)等1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70余篇。曾 先后應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國、馬來西亞等國作學術演講。 1.化痰定咳湯 【處方】 金蕎麥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蔓荊子、魚腥草各20克,天竺子、天漿殼各10 克,橘紅、甘草各8克。 【用法】清水先泡后煎,每劑煎2次。每日1劑,分2次溫服。 【主治】 急慢性支氣管炎,久治未愈,咳嗆仍頻,黏痰壅滯,咯唾不爽,舌苔薄膩,脈 滑,屬痰熱阻肺者。 2.參蛤定喘散 【處方】紅人參、紫河車、川貝母、麥冬、北沙參、鐘乳石、炙款冬花各20克,蛤蚧1 對,橘紅10克,五味子15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每服3克,1日3次(或裝膠囊,每服6粒) 【主治】 慢性、虛性之喘證、咳嗆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心臟性喘息及支氣管哮喘久 治不愈者。 3.消痰制咳湯 【處方】炙皂莢3~6克,法半夏、制南星、浙貝母各6~10克,橘絡6~12克,生姜3~6 克。 【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半小時,煎2次。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 溫服。 【主治】 頑痰咳喘,風痰,痰多色白,質(zhì)黏如絲,不易咳出,胸悶胸痛,舌淡苔白,脈緊 者。 4.治喘方劑 【處方】麻黃9克,細辛3克,干姜、甘草、五味子各4.5克,半夏9克。 【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半小時,再在火上煎煮半小 時,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分2次溫服。 【主治】本方適用于支氣管哮喘(冷哮)。 5.苓武湯 【處方】制附片15克,白術9克,茯苓12克,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各9克。 【用法】先煎附片1小時,再與預先浸泡30分鐘,共煎 30分鐘。每日1劑,將2煎放出的藥液混合,日服2次。 【主治】本方適用于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屬心衰陽虛者。癥見咳喘,氣促,心悸,痰多, 尿少,足腫,肢冷,唇舌青暗等。 6.止哮定喘湯 【處方】蜜炙麻黃、蜜炙紫菀、大貝母、苦杏仁各10克,南沙參、玄參各15克。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 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主治】本方適用于支氣管哮喘。癥見呼吸氣促,喉中痰鳴,胸悶氣阻,不能平臥,口 渴,舌偏紅,脈弦細。 【加減】表證甚伴惡寒發(fā)熱者,加炒荊芥、炒防風各10克;內(nèi)熱甚, 加生石膏30克;痰多壅塞,加射干6克,白芥子、葶藶子各10克;咳甚,加款冬花、白前、枇杷葉(包)各10克;肝膽火旺,目赤口苦,加梔子、丹皮、廣郁金 各10克;肝失條達,胸悶納減,加醋柴胡6克,麩枳殼10克,杭白芍20克。支氣 管哮喘患者宜注意保暖,特別天氣轉(zhuǎn)變時,尤須防止受涼感冒;不吸煙,避免接 觸刺激性的氣體和灰塵;忌食魚、蝦、蟹、海貨及辛辣之品。 7.參蛤麻杏膏 【處方】生曬參60克(如用黨參,劑量加倍),蛤蚧2對,麻黃(去節(jié))60克,杏仁100 克,炙甘草50克,生姜60克,紅棗(去核)120克,白果肉20枚。 【用法】用時將生曬參另煎,收膏時沖入;蛤蚧 去頭足,研末沖入收膏;余藥加水浸泡一宿,濃煎3次,去渣,濾取3次清汁混合 均勻,再濃縮,加入冰糖500克,收膏裝瓶備用。每日早晚各服一食匙,開水沖 服。不分男女老幼,常年均可服用,陽氣虛而慢性發(fā)作之喘咳患者亦甚合適。 【主治】支氣管哮喘緩解期,慢性氣管炎伴有肺氣腫。 【加減】如咳嗽低熱,可加桑白皮 90克,地骨皮120克;如痰多呈泡沫狀,加干姜10克,細辛15克;如大便干結(jié), 加熟地120克,當歸90克;如心悸盜汗,加麥冬10克,五味子45克。本膏畢竟溫 補為主,陰虛有熱者實非所宜。服藥期間切忌煙、酒、紅茶、蘿卜、魚腥及辛辣 食物、生冷果品。若傷風則停食,可緩服數(shù)日,待新疾祛后再繼續(xù)服用。 8.加味紫金丹 【處方】白信8克,白礬9克,杏仁30克,蟬蛻、陳皮各9克,馬兜鈴15克,甘草9克,沉香 6克,銀杏肉(白果)20枚。 【主治】本方適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 【用法】上味共研細末,用桑白皮30克 煎湯,水泛制成小丸如芝麻大。食后溫開水送下,用量以白信含量計算,根據(jù)不 同年齡和發(fā)作期、間歇期、靜止期決定具體用量。①發(fā)作期。3~5歲,每次45毫 克,日服3次;5~10歲,每次90毫克,日服3次;10~15歲,每次135毫克,日服3 次;15~20歲,每次180毫克,日服3次。②間歇期。3~5歲,每次18毫克,日服3 次;5~10歲,每次45毫克,日服3次;15~20歲,每次180毫克,日服3次。③靜 止期(作預防)。成人用量每次減至90毫克,隨年齡比例減少劑量,服30天后停 用。 9.哮喘必止方 【處方】 麻黃5克(后下),射干、杏仁各9克,厚樸4.5克,蘇子、葶藶子各9克,陳皮4.5 克,制半夏9克,茯苓10克,甘草、枳實各4.5克,膽南星、鵝管石各9克(煅杵 包)。 【用法】上藥用水浸泡30分鐘, 煎沸后約10分鐘,加入麻黃,再煎5~8分鐘,過濾約200毫升,加水適量煎第2次 約150毫升。每日1劑分兩煎,2次食后溫服。 【主治】適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咳嗽不暢,咯痰不易,喉間 有哮鳴音,胸悶喘息,夜間不得平臥,舌苔白,脈浮滑。 10.喘咳合劑 【處方】魚腥草30克,麻黃、葶藶子、杏仁、前胡各10克,膽南星6克,黃芩、枳殼各10 克,甘草6克。 【用法】將上藥按處方劑量比例,10劑到數(shù)十劑加水浸過藥面約2~4厘米,煮 沸半小時,濾渣取汁,將藥渣再如法煎1次,去渣,將兩煎藥汁合并,低溫濃縮 成浸膏劑。按上方劑數(shù),折合成劑量,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 本方適用于肺熱喘咳。凡咳嗽喘滿,胸高氣逼,痰黃稠,舌苔黃膩,脈弦滑等癥 皆可服用。 11.梅香飲 【處方】綠萼梅、九香蟲各10克,佛手片15克,延胡索、降香、制香附各10克,白芍15 克,甘草6克。 【用法】先將上藥用適量清水浸泡30分鐘,放火上煮沸后再煎10~15分鐘,忌 久煎。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本方適宜用于淺表性胃炎、胃竇炎及淺表性潰瘍。凡屬肝郁氣滯,肝胃不和所致 之脅肋,胃脘脹悶隱痛,食后胃脘脹悶加劇,或泛惡,嘔逆,舌苔薄黃或黃白相 兼,脈弦。 12.安金膏 【處方】南沙參、北沙參、麥冬各120克,生甘草、炙甘草各30克,五味子、細辛各15 克,灸麻黃30克,熟石膏240克,射干30克,炙紫苑、炙款冬花各90克,炒防風 60克,生黃芪120克,蒸茅術60克,竹瀝、半夏各90克,橘紅60克,烏梅肉10枚, 白果肉50枚,炙桑皮120克,炙枇杷葉120克(去毛,包煎)。 【用法】先將藥物用清水浸泡 半小時,在火上煎1小時,煎2次,去渣,濾凈,濃縮加入白蜜500克,收膏備 用。每次15克,早晚白開水各沖服1次。 【主治】 本方適用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緩解期,伴發(fā)肺氣腫。 13.三龍湯 【處方】煅龍骨30克(先煎),龍膽草6克,干地龍15克,靈磁石30克(先煎),桑枝15 克,桑葉9克,牡蠣30克(先煎)。 【用法】先用水浸石類、貝類藥3小時,后納 余藥,煎1小時,取汁留渣,加水再煎半小時,將所得藥汁混合。每日1劑,早晚 分2次溫服。 【主治】 本方適用于肝陽上亢之高血壓,癥見頭痛眩暈,面熱目赤,頸項強急,顧盼不 利,心悸,睡眠不安,舌質(zhì)紅,脈弦數(shù)者。 14.清肺飲 【處方】金銀花、連翹各12克,薄荷(后下)、荊芥各6克,杏仁10克,冬瓜仁、生薏苡 仁各12克,桃仁6克,黃芩、浙貝母各10克,蘆根20克。 【用法】先將藥物用水浸泡30分鐘,再在火上煎30分鐘,每劑煎2次, 將2次煎出之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分服。 【主治】本方適用于肺炎。 15.潰瘍止血散 【處方】烏賊骨、白及、三七。 【用法】烏賊骨、白及、三七按3∶2∶1的比例, 共研極細末。每服5~10克,日服2~3次,溫開水送下。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 16.仙桔湯 【處方】仙鶴草30克 桔梗8克 木槿花9克 白術9克 白芍9克 木香5克 檳榔1.2克 烏梅炭1.5克 白頭翁10克 【主治】脾虛濕熱型慢性泄瀉,慢性結(jié)腸炎,左下腹腹痛呈陣發(fā)性、痙攣性疼痛,痛時即要解大便,大便后疼痛減輕 【加減】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時,應另加鴉膽子14粒,去殼,分2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結(jié)腸炎肝郁脾滯征象較著者,去檳榔,加柴胡4.5克,萆薢15克,秦艽9克;腹痛甚者,應加重白芍與甘草用量(白芍為15~30克,甘草9~15克);泄瀉日久,體虛氣弱,而腹脹不顯者,去木香、檳榔,加炙升麻4.5克,黨參12克,炙黃芪15克。 17.健腦散 【處方】紅人參15克,地鱉蟲、當歸、枸杞各20克,制馬錢子、川芎各15克,地龍、制乳香、沒藥、炙全蝎各12克,紫河車、雞內(nèi)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上藥研極細末,每早晚各服4.5克,開水送服,可連續(xù)服2~3月。 【主治】老年癡呆癥 18.補腎丸 【處方】蛤蚧1對,熟地黃45g,菟絲子45g,金櫻子45g,巴戟天45g,肉蓯蓉45g,紫河車30g。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6g,每日2次。 【功效】溫腎助陽,溫養(yǎng)肝腎。 【主治】早泄、陽痿,腎陽虛衰、下元不固證。 19.通膈利噎散 【處方】水蛭10克,炙全蝎、蜈蚣各20克,僵蠶、蜂房各30克,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4克,1日3次。 【主治】治療中晚期食道癌 20.復肝丸 【處方】地鱉蟲、紅參須各30克,紫河車24克,廣姜黃、廣郁金、參三七、炮山甲、雞內(nèi)金各18克,共研細末,另用虎杖、石見穿、糯稻根各120克煎取濃汁,與上藥粉泛丸如綠豆大,每服3克,1日3次,食前服。 【功效】活血化瘀、益氣運脾、疏肝解郁、化瘢散結(jié)。 【主治】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納呆欠香,食后腹脹,夜寐不實,惡夢紛紜。苔薄膩、質(zhì)襯紫,脈弦細。 21.保肺丸 【處方】地鱉蟲、紫河車各120g、百部180g,制首烏、白芨各450g 【用法】共碾粉末,另以生地榆、律草、黃精各180g煎取濃汁泛丸烘干或曬干,每服9g,日2~3次。在臨床中遇長期發(fā)熱者配合“地榆律草湯”(由生地榆、懷山藥各3Og,青蒿子、律草各20g,百部15g,甘草6g組成,日1劑水煎服)。如屬頑固性肺結(jié)核或空洞,配臺“外敷肺癆膏”(由干螗皮、壁虎、乳香、沒藥、蜈蚣共粉碎,攪入市售之外科黑膏藥肉內(nèi),用軟豬皮廢角料做成膏藥各用,用時微火供軟,敷在肺俞、膻中等穴,3天一換) 22.芪術黃精六味湯 【處方】生黃芪30~60g。生白術15g,炙黃精30g,生地20g ,懷山藥35g,山茱萸、丹皮各20g,茯苓30g,地鱉蟲10g,川黃連2g。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服“保肺丸”,每次服9g,每日2次,再配合“外敷肺癆膏”敷肺俞、膻中2穴,頗有卓效。 【主治】厚壁空洞型肺結(jié)核 23.培本治痹湯 【處方】生、熟地黃各15,當歸10,仙靈脾15,雞血藤20,鹿銜草30,尋骨風20,炙僵蠶12g,烏梢蛇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 【加減】 (1)偏氣虛者加黃芪15-30,炒白術15; (2)偏陽虛者加淡蓯蓉10,補骨脂10; (3)偏血虛者加當歸、潞黨參; (4)偏陰虛者加石斛、麥冬。風濕病的治療 24.烏發(fā)丸 【處方】生首烏150克 黑芝麻l5克霜桑葉30克 桑椹30克 旱蓮草30克 女貞子15克 生地30克金銀花30克菟絲子30克杜仲30克金櫻子15克 豨薟草30克側(cè)柏葉30克 黃精30克 懷牛膝15克桃仁15克紅花15克西洋參30克代赭石30克 【用法】蜜丸 每丸9克重 每日三次 每次1丸 三個月一療程。 25.斛烏合劑 【處方】石斛、制何首烏、制黃精、懷生地黃各15克、生黃芪、懷山藥各30克、大烏梅、杞子、紫丹參、桃仁泥、淫羊藿、金櫻子各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3次服,連服20余劑 【功效】益陰助陽、補氣治血。 【主治】糖尿病 26.舒胃散 【處方】生黃芪90克,莪術50克,潞黨參、淮山藥、蒲公英、枸杞子各90克,雞內(nèi)金、刺猬皮、生蒲黃、五靈脂、徐長卿各60克,炮穿山甲、木蝴蝶、鳳凰衣各45克,甘草30克。 【用法】共碾極細末,每服4克,每日3次,飯前30分鐘服用。 【功效】益氣消瘀,養(yǎng)胃制肝,溫脾化濕。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及潰瘍病。 【加減】陰虛者加北沙參、麥冬各60克,生白芍90克;偏陽虛則加良姜、炒白術各60克,蓽茇30克。 27.半夏枯草煎 【處方】姜旱半夏12g,夏枯草12g,薏苡仁(代秫米)60g,珍珠母30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調(diào)和陰陽。 【主治】慢性肝病等所致陰陽失調(diào)、氣機逆亂的頑固性失眠。 28.甘麥芪仙磁石湯 【處方】甘草6g,淮小麥30g,炙黃芪20g,淫羊藿12g,五味子6g,靈磁石15g,枸杞子12g,丹參12g,遠志6g,茯神15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溫陽鎮(zhèn)潛,引火歸原。 【主治】頑固性失眠虛多實少者,脾腎兩虛或心脾兩虛之失眠。 29.培補腎陽湯 【處方】淫羊藿15g,仙茅10g,懷山藥15g,枸杞子10g,紫河車6g,甘草5g,生地黃12g,熟地黃12g,肥玉竹12g,煅海螵蛸18g,茜草炭6g。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陰陽并補。 【主治】陰陽俱虛之不寐。 【加減】腎陰不足較嚴重時,加生熟地各15g,女貞子10g,川百合12g;肝腎陰虛者,加生白芍、生熟地各12g,女貞子、潼沙苑各10g;脾腎陽虛而大便溏泄或久利不止者,加補骨脂、益智仁、鹿角霜、炒白術各10g;肝脾腎俱虛而見慢性泄瀉者,加炒白術15g,烏梅炭3g;腎陰陽俱虛而帶下綿注或經(jīng)行量多者,加烏賊骨15g,茜草炭6g,炙龜板24g;腰痛劇者,加炙蜂房、炙地鱉蟲、炙烏梢蛇各10g;浮腫者,加熟附片、炒白術、茯苓各10g;哮喘者,加核桃肉4枚,補骨脂10g,蔓荊子12g,五味子5g;哮喘嚴重者,加人參3g,蛤蚧1.5g,二味共研,分2次沖;遺精或小便頻數(shù)者,加山萸肉、菟絲子各10g;陽痿早泄者,加巴戟天、露蜂房、淡蓯蓉各10g;心脾兩虛,心悸怔忡,失眠者,加潞黨參、炒白術各10g,炒棗仁20g,龍眼肉、當歸身各10g;虛陽上擾,血壓升高者,加生牡蠣30g,紫貝齒15g,玄武板20g;更年期綜合征,加知母、黃柏、當歸、巴戟天各10g。 30.蘄冰散 【處方】蘄蛇30g,冰片3g。 【用法】研細末,用麻油或菜油調(diào)為糊狀,涂敷患處,一日3次,一般2~4日可愈。 【功效】清熱解毒,祛風止痛。 【主治】主治帶狀皰疹。 【方源】汪曉筠,楊翠娟,朱良春教授皮膚病效方探討[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0,(10):61-62 31.益腎蠲痹丸 【處方】熟地黃、仙靈脾、鹿銜草、淡蓯蓉、全當歸、雞血藤、露蜂房、蘄蛇、地鱉蟲、僵蠶、蜣螂蟲、炮山甲、全蝸、蜈蚣、廣地龍、甘草等 【用法】研末泛丸如綠豆大,每次6~8g,日服3次 【主治】治療頑痹 32.胃安散 【處方】莪術50g,紅參45g,生黃芪、懷山藥、蒲公英、枸杞子各90g,雞內(nèi)金、炮刺猬皮、生蒲黃、五靈脂、徐長卿各60g,炮山甲、玉蝴蝶、鳳凰衣各45g,甘草30g 【用法】研極細末,每次4g,每日3次,餐前服 【主治】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 33.化瘤丸 【處方】人參、丁香、蘇木、桃仁各18g,桂枝、姜黃、虻蟲、蘇子、五靈脂、絳香、延胡索、水蛭、阿魏、艾葉、川芎、香附各6g,當歸12g,吳茱萸2g 【用法】共研細末,加米醋250ml濃煎,曬干再加醋熬,如此3次曬干,另用麝香6g,大黃、益母草各24g,鱉甲50g,研細末調(diào)勻,裝入膠囊,每粒0.3g,每次5粒,日服4次,黃酒為引 【主治】肝癌 34.降脂減肥湯 【處方】制蒼術10g,黃芪、草決明、丹參、冬瓜仁各15g,澤瀉、冬瓜皮、生山楂各20g,淫羊藿18g,生薏仁30g,干荷葉、枳殼各6g,半夏5g 【用法】水煎或改丸劑服 【主治】高脂血癥及單純性肥胖 35.滌痰定癇丸 【處方】炙全蝎、炙蜈蚣、炙僵蠶、廣地龍各60g,陳京膽、川石斛、天麻、青礞石、天竺黃各45g,白芥子、化橘紅、石菖蒲各30g 【用法】研極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次3~5g,日服2次 【主治】癲癇 36.奪痰定驚散 【處方】炙全蝎15只,巴豆霜0.25g,犀黃0.35g,硼砂1g,飛朱砂、川貝母、天竺黃各1.5g,飛雄黃1.2g,陳膽星3g,麝香0.15g 【用法】研極細末,每次0.7g,幼兒0.4g,日1~2次鼻飼,以排出濁便為度 【主治】乙型腦炎 【方源】南通良春中醫(yī)醫(yī)院孟河學派傳人。 37.蛭錦膠囊 【處方】水蛭100g,生大黃50g。 【用法】共研細末,裝0號膠囊,每服5~8粒,每日2次。 【功效】活血散瘀,滌痰泄?jié)帷?/p> 【主治】主要用于腎病綜合征之明顯水腫,大量蛋白尿,常伴低蛋白血癥、高脂血癥等。 38.抗癌單刃劍方 【處方】仙鶴草50~90g,白毛藤30g,龍葵25g,檳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制用法】仙鶴草要單獨煎煮,煎取汁備用;其他藥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鶴草煎汁混和,一次頓服,每日1次即可。若飲藥有困難,可分次服,一日飲完。 【主治】各種癌癥。如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均可使用。 【加減】胃癌加黨參15g,百術10g,茯苓15g;食管癌加急性子30g,六神丸每次10粒含化,一日2~3次;肺癌加白茅根30g,黃芪25g,瓜蔞20g;肝癌加莪術15g,三棱15g; 乳腺癌加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鼻咽癌加金銀花30g,細辛3g,大棗5枚;腸癌加皂角刺25g,地榆30g,酒軍10g;胰腺癌加郁金15g,鎖陽10g。 39.清肺定咳湯 【處方】金蕎麥20g ,魚腥草(后下)15g,白花蛇舌草20g,天漿殼12g,化橘紅6g,蒼耳子、枇杷葉(去毛包)各10g,生甘草5g 【主治】風熱久咳,風熱流感,支氣管炎,肺炎久咳而偏于痰熱者。 40.柴胡桂姜膽草湯 【處方】柴胡、桂枝、干姜各10克,瓜蔞仁18克,生牡蠣30克,龍膽草、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囑痛時嚼服生吳茱萸20粒,日3~5次。黃疸加茵陳,夾膽石者加郁金、金錢草。 【功效】平調(diào)寒熱,通降氣機,消炎利膽。 【主治】慢性膽囊炎之寒熱錯雜、膽熱胃寒證。癥見右脅悶脹不適,隱隱作痛,或陣發(fā)性加劇,背部惡寒,納呆食少,大便不實,小便清長;或四肢厥冷,往來寒熱,嘔惡時作,甚或周身皮膚黃染。 【方源】《朱良春精方治驗實錄》。 41.雙降湯 【處方】水蛭3克,廣地龍10克,黃芪30克,丹參15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澤瀉10克,生山楂10克,稀薟草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水蛭研極細末,分2次沖服。 【功效】益氣通絡,活血降脂。 【主治】高血脂、血黏稠或伴高血壓者尤宜。 【方源】米一鶚《首批國家級名老中醫(yī)效驗秘方精選》 |
|
來自: 石門易卜 > 《名醫(yī)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