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17歲,女孩,第一次自殘行為。起因是和媽媽吵架,她想轉學,媽媽不同意,吵來吵去,媽媽就說你最大的能耐就是浪費錢,你想逼死我啊,女孩氣急之下說那我就先去死,然后到衛(wèi)生間拿刀片割了手腕。 這是在媽媽眼皮子底下發(fā)生的自殘行為,有許多孩子的自殘行為父母不知道。自殘的孩子,問題首先不是出自于他自身,因為他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是一張白紙。孩子的自殘行為和原生家庭以及成長環(huán)境息息相關,父母家人需要深深反思。要么是家庭動力系統(tǒng)的問題;要么是孩子的背后缺乏來自于父母的強而有力的支撐力量,當他出現(xiàn)狀況時,父母不能給予他支持。 自殘行為的心理分析: 自殘是自我攻擊的極端方式。自我攻擊是內心壓抑的憤怒不能對人發(fā)泄而轉向攻擊自己。它的心理動因有幾種: 自殘是自我懲罰,懲罰自己為什么不敢、不能對人發(fā)泄憤怒,或者懲罰自己糟糕的狀況。 自殘,通過身體的疼痛或流血來緩解或釋放心理的痛苦。也通過這種身體的疼痛來證明生命的存在、證明自己還活著。 自殘可以成為終止沖突的一種極端方式:我都這樣了,你還想怎樣?!痛在我的身體,也痛在你的心理。 自殘可以成為脅迫他人就范的一種極端方式:你必須為我的痛苦買單! 自殺是無能為力者最后解決問題的方式。 很顯然,小麥的自殘行為是她無意識地在用這種方式終止沖突,同時痛在她的身體也痛在媽媽的心理。媽媽說了極端的話,孩子才會采取極端的行為。當孩子出現(xiàn)狀況的時候,父母需要耐心仔細地傾聽事件的具體過程,孩子內心真實的感受和想法,尋求合適的解決方法。 孩子說要轉學,父母首先需要傾聽的是孩子為什么想要轉學。心平氣和地一起商討怎樣在不轉學的前提之下,解決她當下面臨的問題。或者在父母的能力范圍之內,怎樣幫助孩子轉學。權衡利弊之下,選擇哪一種解決方式才是最優(yōu)的。 這樣既能避免矛盾和沖突,又能讓孩子學會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困于情緒,怎樣平和理性地解決問題,以及學會怎樣運用當下現(xiàn)有的條件做最好的安排。 當孩子出現(xiàn)自殘行為的時候,可取的方式是心理咨詢,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如果孩子不愿意咨詢,父母先尋求咨詢,咨詢師指導父母改善和孩子的互動模式,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信任,只有產生了信任之后,孩子才會愿意聽父母的建議,再尋求咨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