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溫腎益脾湯(李樹方) 【處方】黨參20克,黃芪25克,芡實10克,金櫻子10克,巴戟10克,仙茅25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能】補脾益腎。 【主治】主治脾腎虛損,氣血失和,經(jīng)脈失養(yǎng)。 22.加味止喘靈(李富漢方) 【處方】炙麻黃、杏仁、白果、半夏、地龍、甘草各3克,射干、五味子各2克,茶葉1克,生姜1片,蔥白半支(為3~5克常用劑量,視年齡大小可適當增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代茶頻服。 【功效】疏風(fēng)散寒,宣利肺氣,化痰平喘。 【主治】支氣管哮喘。 【加減】發(fā)熱者,炙麻黃改用生麻黃;缺氧癥狀明顯者,可給予氧氣吸入。 23.百咳湯(李年春方) 【處方】當歸、桃仁、桔梗、兒茶、麻黃、杏仁、法半夏各10克,冬瓜仁12克,枳殼6克,仙鶴草15克,陳皮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7天為一個療程。 【功用】活血化瘀、宜肺化痰。 【主治】百日咳。 【方源】李年春《湖南中醫(yī)雜志》(1)1989年 24.補氣化痰湯(李紹南方) 【處方】黃芪45克,桔梗9克,沙參24克,杏仁9克,紫菀9克,云苓10克,百合12克,半夏12克,甘草9克。 【主治】久咳 25.涼潤通降(李恩復(fù)方) 【處方】 當歸9克,白芍20克,川芎9克,茯苓12克,百合12克,烏藥9克,石斛12克,蒲公英15克,菖蒲12克,瓜蔞9克,薤白6克,雞內(nèi)金9克,三七粉2克(沖服) 【主治】胃絡(luò)痛 26.降酮湯(李育才方) 【處方】生黃芪40克,生地30克,山藥30克,玄參35克,黃芩15克,黃連15克,川芎15克,黃柏15克,赤芍15克,蒼術(shù)20克,梔子20克,茯苓20克,當歸20克,生牡蠣50克 【主治】消渴厥 27.補益肝脾、攝血歸源方(李彥軍方) 【處方】黃芪15克,黨參12克,熟地12克,白術(shù)10克,當歸10克,山萸肉10克,阿膠10克(烊化),芥穗炭10克,酒香附10克,柴胡6克,甘草6克 【主治】經(jīng)斷復(fù)來 28.茵陳蒿湯加減(李蘇方) 【處方】茵陳15克,田基黃15克,金錢草15克,過路黃12克,山梔子10克,柴胡10克,地龍6克,僵蠶6克 【主治】胎黃 29.抗白喉合劑(李正華方) 【處方】竹葉15克,石膏15克,麥冬15克,山豆根15克,射干15克,牛膝15克,生地21克,白芍10克,黃柏10克,丹皮10克,連翹10克,甘草3克 【主治】白喉 30.龜甲抗纖丸(李夏亭方) 【處方】炙龜板200g,炙鱉甲100g,炮山甲100g,雞內(nèi)金100g,浙貝母100g,山茱萸100g,熟地黃150g,驢皮膠100g,西洋參50g,生白術(shù)100g,白芍100g,赤芍100g,參三七100g,炙丹參100g,制莪術(shù)100g,水蛭50g,桃仁50g,炙全蝎50g,炙黃芪200g,茯苓100g,建澤瀉100g,熟大黃100g研末, 川石斛300g,木靈芝300g,仙靈脾100g,茜草100g,地鱉蟲50g,生牡蠣500g,苡仁500g,白花蛇舌草500g,蒲公英500g,苦參300g 【用法】煎湯泛丸,每次10g,每天2次,溫水送服。忌食發(fā)物,感冒發(fā)熱期間暫停。 【功效】 健脾祛濕,化瘀消瘕,柔肝益腎 【主治】肝硬化、慢性肝炎屬氣陰兩虛,肝陰內(nèi)耗,夾有痰濕瘀血互結(jié)所致者。 【簡介】李夏亭,江蘇常州人,1952年出生。常州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江蘇省名中醫(yī)。博覽群書,博采眾長,融中匯西,勤于實踐,擅長各種慢性肝病、肺病、腫瘤、皮膚病、消化系疾病和溫?zé)岵〉闹委?,有自己獨特見解和辨證論治方法。研制了柔肝降脂膠囊、金虎降酶膠囊、三草沖劑、冬草口服液、軟肝化瘀膏、益母生化膏、疏肝健脾散、門冬益肺沖劑等純中藥制劑。開展多項中醫(yī)藥科研,其中《中風(fēng)高危因素的研究》獲江蘇省中醫(yī)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主編著作2部,參編2部,發(fā)表論文40余篇。 31.靈仙湯(李榮彥方) 【處方】 威靈仙30克,澤蘭10克,三棱6克,莪術(shù)6克,急性子10克,生山楂15克,水蛭粉3克(沖),炒橘核15克,生牡蠣30克,夏枯草20克,炙鱉甲15克,香附10克,當歸15克,菟絲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經(jīng)期停用。 【功效】行氣活血,軟堅散結(jié),調(diào)理沖任。 【主治】乳腺增生。 【加減】氣虛明顯加黃芪15克,黨參15克;血虛加熟地黃10克,制何首烏10克;夾濕夾痰加半夏10克,茯苓15克;氣滯明顯加柴胡9克,青皮15克;大便秘結(jié)加檳榔片15克,大黃9克。 【簡介】李榮彥,女,1955年生。原新樂市中醫(yī)醫(yī)院院長,主任中醫(yī)師,河北省“五一”獎?wù)芦@得者,省優(yōu)秀中醫(yī)院院長,河北省老中醫(yī)藥專家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dǎo)老師,2011年榮獲石家莊市十大名中醫(yī)稱號。從事中醫(yī)臨床30多年,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擅長中醫(yī)藥治療各種內(nèi)科疾病,尤其在中醫(yī)藥治療消化內(nèi)科及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功能性子宮出血、盆腔炎等婦科疾病方面有一定的專長及經(jīng)驗。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總結(jié)出“靈仙湯”、“清肝養(yǎng)血祛斑方”、“胃病I、II、III號”等院內(nèi)協(xié)定方。發(fā)表論文近30余篇,參編論著4部,主持及參加多項省級科研項目研究。 32.羌防銀翹散(李永成方) 【處方】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板藍根30克,防風(fēng)10克,羌活10克,荊芥10克,青果10克,甘草3克,蘆根30克,竹葉10克。 【用法】每日1劑,涼水浸泡后水煎煮,早晚分2次服用。 【功效】發(fā)汗解表。 【主治】感冒。 【加減】感冒數(shù)日未解,恐邪深入者,加細辛3克,直入三陰引邪外出,邪從表解,周身困重為其使用標準;咳嗽加入宣肺之品,浙貝母10克,苦桔梗10克,前胡10克,杏仁10克,百部15克,痰多者加橘紅10克,橘絡(luò)10克,配合甘草以化痰止咳;咯黃痰加魚腥草30克清肺解毒;喑啞加蟬蛻3克以宣肺清熱;口干舌紅加寸冬15克清熱養(yǎng)陰潤燥。 【簡介】李永成,男,1944年生。1963年考入天津中醫(yī)學(xué)院,畢業(yè)后從事臨床、教學(xué)工作。師承天津名醫(yī)趙弼臣,現(xiàn)為天津中醫(yī)藥大學(xué)第二附屬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第三批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xué)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dǎo)老師,從事臨床工作40余年,擅長診治脾胃病、內(nèi)科、婦科雜病,發(fā)表論文多篇。 33.通經(jīng)止痛湯(李治方) 【處方】制南星、白芷、黃柏、川芎、紅花、羌活各10克,威靈仙25克,蒼術(shù)、桃仁、木防己、元胡、獨活各15克,龍膽草6克,神曲、桂枝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祛風(fēng)除濕、活血化瘀、滌痰通絡(luò)。 【主治】坐骨神經(jīng)痛。 【加減】急性發(fā)作者加川牛膝15克;慢性者加木瓜15克;痛甚者加乳香、沒藥各10克,白芍60克;熱重者加忍冬藤35克;偏寒者加制川烏15克,減黃柏、龍膽草之用量;濕重者加苡仁30克,通草6克;下肢麻木者加全蝎6克(研末吞服);腰痛者加杜仲10克,續(xù)斷30克;患肢屈伸不利者加木瓜15克。 【方源】李治方《中國中醫(yī)秘方大全》 34.溫陽益氣復(fù)脈湯(李介鳴方) 〔處方〕人參15克 黃耆20克 北細辛6-15克 制附片10克 炙麻黃6克麥冬12克 丹參18克 五味子12克 桂枝10克甘草1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各服1煎。 〔主治〕心腎陽虛,心陽不運所致脈象遲滯結(jié)代、心悸怔忡、胸憋氣短等癥。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病竇綜合征以緩慢為主者,及竇性心動過緩(單純性)。 〔加減〕1.有房顫者加珍珠母、百合、琥珀末安神斂氣,去附子、麻黃、桂枝、減細辛用量;2.心痛者加元胡、生蒲黃、檀香活血行氣;3.胸憋者加瓜蔞、薤白宣痹通陽,或用菖蒲、郁金解郁理氣;4.頭暈者加菖蒲、磁石開竅通陽;5.氣喘者加重人參用量,補元固脫。 【簡介】李介鳴(1916~1992,北京中醫(yī)學(xué)院名譽教授、主任醫(yī)師) 35.乳疬方(李繼昌方) 【處方】柴胡9克、白芍12克、枳殼9克、制香附9克、郁金6克、瓜蔞殼9克、青皮9克、歸尾15克、生牡蠣15克、夏枯草6克、甘草3克 【制法】水煎法。 【用法】每周3劑,每劑分2次溫服。 【主治】乳疬。 36.五子補腎益肝湯(李子和方) 【處方】枸杞子3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北五味10克、車前子15克、菊花15克、菟絲子20克、桑椹子20克、韭菜子20克、山萸肉10克、山藥15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女貞子15克、補骨脂15克。 【用法】 水煎服日二次,早晚空腹淡鹽水沖下或作成大蜜丸重九克,日二次早晚淡鹽水或滾湯沖下。 【功效】滋補肝腎,益精髓,養(yǎng)氣血,強陰壯陽。 【主治】陰陽俱虛、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疼痛,頭暈耳鳴,乏困無力,骨蒸潮熱,盜汗遺精,乙型肝病、病毒攜帶的保護治療等。 【加減】如癥見兩脅隱痛不休、口干、腰酸乏力等,加養(yǎng)血柔肝的白芍,疏肝行氣止痛的柴胡、烏藥、香附、川楝子。如癥見脅肋悶痛、口苦、納呆、惡心嘔吐,加清熱燥濕的龍膽草、黃芩,疏肝行氣止痛的柴胡、枳實,消積行氣的檳榔,通暢瀉下的大黃、芒硝和清熱化痰止嘔的竹茹。如癥見面目肌膚發(fā)黃,色淡無華、神疲乏力、四肢酸軟,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加補血柔肝的白芍,補氣養(yǎng)血的黨參、阿膠,益氣利水通陽的黃芪、桂枝,溫中散寒脾胃陽氣的干姜。 【簡介】李子和,男,漢族,生于1909年,河北省武安市人,二世醫(yī)家,幼承庭訓(xùn),酷愛中醫(yī)藥,1925年出門到寧夏銀川學(xué)徒,并受當?shù)孛t(yī)劉松橋等影響,1932年到中寧縣(原寧安堡)創(chuàng)設(shè)和發(fā)恒參茸藥店,以高超的醫(yī)術(shù)、中藥炮制加工為特色,后懸壺故里,受到當?shù)厝罕姷男湃巍?940年又回銀川創(chuàng)設(shè)藥店。 37.升清降濁湯(李祥農(nóng)方) 【處方】菊花15g,薄荷10g,生石膏30g,酒大黃8g,當歸15g,川芎10g,白芷10g,細辛3g,藁本15g。 【用法】研細末,用湯酒液沖服,每日一劑,2次分服。 【主治】血管性頭痛 【加減】口干、舌質(zhì)紅加丹皮10g,生地15g,大便干燥加元明粉5g(2次沖服),大黃加至15g;耳鳴加蟬蛻10g;失眠加黃連15g,生龍骨15g;氣虛加黃芪15g,升麻10g;肝氣郁結(jié)加郁金、川楝子各15g,每日一劑,水煎2次分服。久治不愈患者,基本方水煎去滓后對入白酒15ml,另以月季花5g, 38.熱咳方(李明富方) 【處方】銀花藤20克,矮地茶20克,魚腥草150克,連翹15克,黃芩15克,前胡12克,紫菀12克,桔梗10克,杏仁0克,甘草9克 【主治】熱咳 39.甲瘤湯(李冠澤方) 【處方】柴胡10克,青皮6克,甲珠10克,當歸12克,夏枯草12克,皂刺10克,僵蠶6克,海藻12克,浙貝10克,法半夏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主治】疏肝理氣,和血散結(jié)。主治痰氣結(jié)聚。 40.復(fù)方紅藤煎(李樹人方) 【處方】紅藤30-60克,乳香6克,紫花地丁30克,連翹10-15克,玄胡索10克,沒藥6克,大黃10-15克,丹皮10克,金銀花15-20克,枳殼10-15克,赤芍1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清熱解毒,通里攻下,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主治】熱毒熾盛,蘊結(jié)腸腑,氣滯血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