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泛舟,人間清歡
今天,我們繼續(xù)來讀「儒家經(jīng)典」,四書里的《論語》。仁人志士,就是有志于仁的人。一個人的心向往仁,那么,Ta在說話做事的時候,就會嚴(yán)格地要求自己,不會去做壞事、惡事。接下來,我們繼續(xù)來看看孔子眼里「仁者」與「智者」的區(qū)別。
好惡,人人都會有,一旦有了私心,難免會偏幫、對自己有利的一方,厭惡對自己不利的一方。喜歡的,不敢表白;厭惡的,假裝附和。有了小算盤,有了顧忌以后,自然就會在權(quán)謀與算計中感到疲憊。反觀仁者,喜歡的就是想要發(fā)揚(yáng)光大的,厭惡的就是唾棄的,心中坦坦蕩蕩,就沒什么好累的了。02. 初心不改的,是仁者; 帶有目的做事的,是智者。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約,是「節(jié)約」的意思,這里是指「窮困」。不仁的人,不能長期處在窮困中(時間長了,他就會不要原則,不擇手段做出改變);也不能能長期處在富貴安樂中(時間長了,他就會驕奢淫逸)。這就是孟子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夠為了心中的信仰與責(zé)任感,生安之行,安貧樂道,堅持做那些無愧于心,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這個社會的事情。仁德的人,仁愛是Ta的本性,不仁則會不安;智慧的人,知道仁的價值和利益,所以,也會按照仁德的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自己。讀到這里,我想到了一個詞語,「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類人雖然取得了世俗上的成就,如,高學(xué)歷、知名企業(yè)、人緣好、懂配合人,但由于其做事的出發(fā)點(diǎn),都是為了他們自己,所以一旦得勢,會比那些純粹的壞人還要可怕。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在與別人打交道的時候,一定多問問自己,我說這句話、做這件事,良心會感到不安嗎?畢竟,一個人只有先騙過自己,才能夠宛若沒事人一樣去欺騙別人。下一篇里,靈遙將繼續(xù)為你帶來《論語》里「里仁·第四」的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