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的時候,醫(yī)生常常掛在嘴邊: “你吃著這個抗凝藥每個月要來查血的” “這個抗血小板藥晚上還有一次,定個鬧鐘” “溶栓出血風險大一些,支架風險小一些” ……這都哪跟哪呀,這些不都是治血栓的,咋這么多講究呢? 今天我們就來“補補課”,看看這都是什么? 血栓形成過程:血小板是個熱心人 正常情況下,只有當我們受傷、出現(xiàn)創(chuàng)口、出血的時候,血小板才會成群結隊、爭先恐后地聚集到血管破損處,以自己的小小身軀堵住決堤的破口。它們的口袋里還帶著兩大武器:“連接器”凝血因子和“網(wǎng)絲”纖維蛋白——有止血作用的好幫手們。 最后一起在創(chuàng)面破潰處織成了一張有保護作用的“網(wǎng)”: 這是以血小板、凝血因子等為主要成分的牢固血栓。 抗血小板藥物:血小板不要抱團 心腦血管病人哪里來的血栓?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中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越來越常見。在一些狀態(tài)下,這斑塊一旦破潰,血管內壁形成創(chuàng)口,也會開啟上述過程。熱心的血小板奔走相告,聚集到創(chuàng)口,形成血栓,完全或部分堵塞血管,形成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腦卒中等。這個過程中,由于一般情況下,動脈血流較快,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更容易被快速的血流沖走,不容易聚集到一起,因此這些血栓的幕后黑手主要還是這血小板的抱團。 這些血栓是動脈血栓,主要還是“熱心”的血小板好心辦壞事,因此治療主要以對抗血小板聚集為主,讓他們不要抱團。臨床常用于穩(wěn)定性冠心病、心絞痛、腦卒中等動脈血栓性疾病,其中比較耳熟能詳?shù)木褪前倌昀纤帯⑺酒チ?,還有后起之秀——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抗凝:主要為了“拿走連接器” 動脈風起云涌,靜脈也并非風平浪靜,凝血因子也在搞事情。靜脈血流較慢,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等容易聚集形成血栓。靜脈血栓治療主要以抗凝為主,作用于凝血因子,“拿走連接器”,阻止纖維蛋白的形成,讓這張網(wǎng)織不起來。 哪些心腦血管病人需要抗凝藥? 房顫患者由于心房“亂跳”,這里血栓形成的本質是血流緩慢導致,主要成分是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因此治療以抗凝為主。常用華法林、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藥物。 另外,有些動脈血栓患者急性期或者外科手術的時候,在醫(yī)院的時候也會打“肚皮針”,是因為在急性期的時候,血栓的“網(wǎng)”已經(jīng)形成,頭部是抱團的血小板,尾部是手拉手的凝血因子。也需要抗凝藥物一起作用讓網(wǎng)織不起來。常用的是肝素這類藥物。 溶栓:主要為了“破壞這張網(wǎng)” 抗凝和抗血小板都是阻止血栓形成,如果血栓已經(jīng)形成怎么辦? 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血栓性疾病形成急性血栓時,溶栓是其中一種治療方式:它“破壞形成的網(wǎng)”(直接或間接溶解纖維蛋白)。常用的溶栓藥物以鏈激酶、尿激酶和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等為代表。 總之,在對抗血栓性疾病的過程中,抗凝、抗血小板和溶栓各司其職,在不同疾病和疾病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具體的診療還是以醫(yī)生評估后給您的建議為準。 現(xiàn)在,這些醫(yī)生說的話,您聽懂了嗎? 備注:本篇配圖均來自《工作細胞第2集止血》,特別鳴謝,侵刪 參考文獻 [1]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概要.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20,35(9):833-854 [2]胡大一,心血管疾病的社區(qū)預防[M],科學出版社,2011 [3]王玨,等.抗凝、抗血小板及溶栓藥物的合理應用.介入放射學雜志,2011,20(1):76-81 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僅作疾病科普參考,不能作為臨床診斷及醫(yī)療依據(jù),不可替代專業(yè)醫(yī)師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