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 原標題《遭生母針扎撬牙凌虐的遼寧6歲女孩,一句話問住天下父母:你們?yōu)槭裁匆挛???/p> 正題之前,說說近日看到的兩則新聞。 視頻看得我又怒又悲 第二則新聞,叫“回家的誘惑”。湖南衡陽,一女子因為丈夫不在家中,倍感孤單。便用手機拍攝了一段用手捂住其不滿百天的女兒面部、狂扇女兒臉的視頻,發(fā)送至朋友圈。孩子哭得喘不過氣,臉被扇到紅腫,女子仍沒有絲毫動容。警方介入后,女子說:“想用打女兒的方式刺激丈夫回家?!?/strong>這個從女孩升級成媽媽的女子,才22歲。她和丈夫在網(wǎng)上相識相戀。剛開始丈夫?qū)λ株P(guān)心體貼,噓寒問暖,還發(fā)大紅包。奉子成婚后,丈夫就對她冷淡許多,常常夜不歸宿,甚至還表現(xiàn)出了離婚的意思。這個孩子,成了要挾的籌碼和利用的工具。負責給女子進行疏導的心理咨詢師,默默嘆了口氣:“自己還是個孩子,負不了責任就別造孩子了。唉……”“一想到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strong>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的這句話,每個人都熟知。而今真正領(lǐng)悟到的,又有幾人?幾天前,#專家建議盡快放開三孩# 的消息像一陣疾風,刮進了所有人的朋友圈。微博近6個億的關(guān)注度和好幾萬的討論量,直接將話題送上熱搜第一。這位著名經(jīng)濟學專家給出的理由是: 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開放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yù)期,并大幅低于反對放開生育派的預(yù)測數(shù)據(jù)。換白話翻譯一下,大概就是“二孩政策成效太差,換三孩政策繼續(xù)頂上”。專家設(shè)立了一個偉大的KPI,但是他不明白:男人女人,有欲望,有器官,每個人都能成為父母,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這一職位。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聯(lián)合北大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74.8%的中國兒童在16歲前遭受過不同形式的虐待。從0.2%孩子被父母把頭按進水下,到6.6%被用腳踢,再到9.7%的孩子被用手、刀、棍棒抽打……2014年,國內(nèi)媒體曝光的104起虐童案里,62.5%的罪魁禍首,都打著“父母”的名義。虎毒尚且不食子,而有些人卻可以比禽獸殘忍百倍。 深圳寶安那個8歲的女孩,從出生起,就承受著世界上最大的惡意。 趴在餐桌上寫作業(yè),生母卻莫名其妙地沖過來,掐住她的脖子往地上推,用腳踩踏。這還不夠,還要用苕帚抽打。用椅子砸。而女孩的爸爸,打起親生女兒也毫不手軟。左右開弓的巴掌,打得女孩連連踉蹌。廣東東莞的那個4歲的男孩,爹不養(yǎng)娘不愛。離了婚的媽媽動不動就毆打他撒氣。男孩平常被關(guān)在屋里,那天趁著媽媽出去沒有鎖門,才得以機會逃出家向人求救。被人發(fā)現(xiàn)時,男孩已被生母打得頭腫臉青,遍體鱗傷,連生殖器都被打腫。面對鄰居的關(guān)心和責問,這個媽媽卻說:打孩子是天經(jīng)地義,我生他時差點難產(chǎn)死掉,早知道他不聽話,還不如當時掐死他。江蘇常州那個6歲的男孩,被父親家暴險些喪命。當?shù)鼐綄δ泻⒏赣H進行警告,沒想到時隔兩個月,男孩又遭毒打。原因僅僅是:窗戶沒關(guān)。男孩的側(cè)臉、耳朵、后背、大腿上布滿了青紫色的拖鞋鞭抽留下的淤痕,被罰跪一整夜。大冷天,孩子放學后不敢回家,晚上蜷縮在車底睡覺。誠如姚晨所說,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
“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他們只能在塵土中輾轉(zhuǎn)。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長大之后,也做不了人?!?/blockquote>中國還有多少個這樣的孩子?我不知道。中國還有多少個這樣的父母?我不敢細想。 這篇文章,每敲下一個字,我都想問: 我們生孩子,到底是為了什么?多數(shù)人終其一生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因為他不覺得這是個問題,沒考慮過,有了就要了。一類人頂不住家庭壓力和父母催促的“傳宗接代”,便跟著形勢走。反正大家都生,我也生。一類人捧著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生下孩子,解除晚年寂寞,獲得心理安慰。一類人把孩子當作家庭的粘合劑,用來維系不堪一擊的婚姻。一類人是根本沒打算要孩子,但避孕失敗了,意外有了,干脆就生吧。網(wǎng)上有段話,是這么說的。 在中國式父母的觀念里,生孩子是本能,就像種一棵樹那么簡單。幸運的小樹苗,有父母為它澆水施肥,除蟲擋風,有枯枝敗葉了及時修剪,樹苗大了讓它自由生長。這樣的樹,長成樹蔭,結(jié)出果實,種樹之人也會覺得欣慰。但有人只管種,不澆水不施肥不修剪,小樹只能跌跌撞撞自己長大,他還一剪刀咔嚓剪掉它的枝椏;還有人種下橘子,卻希望收獲柚子,樹結(jié)不出來就責怪,打落它的果實,“你看別的樹都能長出柚子!” 如果我說,很多父母都不配生孩子。這句話,一定會招來罵聲。是,人人都有生孩子的權(quán)利,可養(yǎng)育能力是否能夠匹配我們升級成“父母”的名號,這是每個人都應(yīng)該思考的問題。如果說“不配”,可以讓一些人正視起這個問題,努力讓自己“配得上”父親、母親這個稱呼,那被罵也值了。 父母是一個需要終生學習的職業(yè)。如果你有養(yǎng)育孩子的打算,一定要想好這三個問題:第一,你是不是做好了付出的準備,即使痛苦多過快樂,或者說能有苦中作樂的能力?第二,你是不是能接受一個不完美的孩子,和一個不完美的自己,不會動不動就責備自己和孩子?第三,你是不是能夠做到即使為孩子犧牲付出了很多,也能讓他(她)擁有自己的人生,不會因為付出而苛求回報?生而不養(yǎng),父母之罪;養(yǎng)而不教,父母之禍;教而不善,父母之過。如果做父母的不能給予孩子一份完整的愛,那又有什么資格一意孤行地將他拉扯進這個惡意叢生的世界。別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天上挑錯了爸爸媽媽。最后,用我非常認同的一段話,做個結(jié)尾。“要孩子是為了付出與欣賞,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不求他多完美,不用替我爭門面,更不用幫我養(yǎng)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健康康地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他(她)同行一段……” 本文封面圖片來自:yestone.com 文中插圖來自原公眾號。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guān)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
|
联系客服
微信扫码,添加客服企业微信
客服QQ:
1732698931联系电话:4000-999-276
客服工作时间9:00-18:00,晚上非工作时间,请在微信或QQ留言,第二天客服上班后会立即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