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之后,面對這個視頻,功成名就的恩施高中2015級10班學子將會想起,他們少年時代求學恩高的美好歲月。 “故都”有畫亦有詩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湖北恩施高中 彭志友 【設計意圖】 郁達夫《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2第一單元的寫景抒情散文。課前調查結果顯示,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最大困惑在于不知道它美在何處,甚至有的學生直接說“不喜歡這篇課文”。有鑒于此,筆者在教學設計時試圖通過朗讀法與鑒賞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合作探究故都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主觀情感,以期深入領會郁達夫散文在藝術上所達到的圓融之境。同時,教師根據課文內容改寫四首詩歌啟發(fā)學生跳出課本,學以致用,并引導他們關注自然,欣賞自然,以一顆敏感深情的心與大自然碰撞交流,充分感受萬物的生命與情懷,而文學正是感受萬物的表達。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段落,領會作者情感,掌握寫景技巧。如由高到低的寫景順序,以聲襯靜,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多種感官寫景等。 2.鑒賞故都秋景圖與寫作校園秋景圖相結合,引導學生以詩意的眼光欣賞自然,以敏感深情的心靈感受自然,以生動的文筆描繪自然。 【教學過程】 一、元曲導入 馬致遠散曲小令《天凈沙·秋思》 這首小令通過“枯藤、老樹、昏鴉”等意象勾畫了一幅凄清的晚秋圖景,讀來頓生一種悲涼,但又暗含無限美感,這就是秋天的味道。今天,讓我們跟隨現代散文家郁達夫一起再來品嘗品嘗這種味道,請看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作者對故都的秋總印象是什么?具體描繪了哪五幅秋景圖? 導向預設:郁達夫對故都之秋的總印象是清,靜,悲涼。圍繞這個總印象,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秋景圖: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奇觀。(借助多媒體依次展示) 三、合作探究 小組以第一幅或第二幅圖為例賞析,作者描繪了哪些自然景物?抒發(fā)了怎樣的主觀感受?運用了哪些寫景技巧?(展示要求:組內1人朗讀;1人板書;1人解析;其他小組成員評議補充) 導向預設:找出破屋,馴鴿,日光,藍朵,青天,秋草,落蕊等自然景物對學生來說比較簡單,而準確理解自然景物背后包孕的主觀感受卻并不容易。于是,老師重在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來體會作者情感,掌握寫景技巧。 例如,在寫景的順序上,第一幅圖畫采用了由高到低的手法,先寫“很高很高”的天空之色,次寫半空中的飛鴿之聲,再寫于地上細數“槐樹葉底”的日光以及在“破壁腰中”看到的牽?;ǘ?,最后聯想“牽?;ǖ住钡那锊荨3酥?,“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以聲襯靜,體現了作者對故都之秋的“靜”印象;“青天”和“藍朵”都屬于有意選取的冷色調詞匯,除了有視覺上的繪畫美之外,也正好符合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清”印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又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官將作者與大自然的深情交流狀態(tài)作了細膩的描寫,且將作者對故都之秋獨有的情感體驗表現得絲絲入扣,我們細細品來可知郁達夫在此寫出了人類內心深處的普遍孤獨感,展現了一種自覺而深沉的生命“悲涼”意識。可見,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描寫無不與作者對生命的微妙感悟密切關聯,而作者的高明之處正在于他把主觀之情與客觀之景融合,為讀者營造出了無限的審美空間。因此,也可以說課文最核心的寫景技巧就是以情馭景,情景交融。 四、出乎其外 蘇軾評價王維的詩歌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個評語準確揭示出了詩畫圓融的藝術境界在王維作品中的體現。其實,《故都的秋》雖是一篇現代散文,但文中同樣充滿了詩情畫意,可以說文章主體部分既能看作一幅幅圖畫,也能視為一首首詩歌,教師因此便可借助畫面嘗試原創(chuàng)詩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老師點撥古詩,學生齊讀新詩) 《故都秋興》(其一) 故都小院秋晨涼,破壁租屋漏日光。 藍朵牽?;ㄉ洌氶L疏落草枯黃。 (注:首句第五字“秋”應仄,在此不論) 《故都秋興》(其二) 北國八月朔風來,落蕊平鋪滿地槐。 樹下庭前一陣掃,空留灰土遣余哀。 (注:“朔風”,在這里取寒風之意) 《故都秋興》(其三) 北平處處樹成林,蟲唱無須山上尋。 衰弱蟬鳴為特產,家家戶戶奏秋音。 三首小詩分別概括了三幅故都秋景畫面(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蟬殘鳴),接著再用一首新詩融合五幅圖畫,題名為《秋在何處》: 秋在何處?秋在何處? 在北國的山野荒郊,在故都的一椽破屋, 你若要尋秋,你只需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 望碧綠的天色,聽馴鴿的飛聲,將一絲絲日光細數。 秋在何處?秋在何處? 在北國的皇城人海,在街頭的一顆槐樹, 你若要賞秋,你只需得一點空閑,踩一地落蕊 聽聲音沒有,聞氣味也無,偏生出些歲暮將來的感觸。 秋在何處?秋在何處? 請聽衰弱的蟬鳴,如泣如訴;請看滿樹的秋果,八九分成熟。 忽一陣涼風,卷起了塵沙灰土;又一層雨過,引來了悲涼幾許? 總的來看,無論是描繪五幅秋景圖的一首新詩,還是逐一展示三幅秋景圖的舊體詩,其中的詩歌意象都直接來源于課文,詩歌情感也依托于課文,詩歌意境更未超出課文,也就是說課文中本就貯滿了濃濃詩意,而上述幾首詩歌只不過是對課文的一種形式改寫和內蘊還原,是“故都”有畫也有詩的一種有效證明和直接呈現。以此觀之,這便是郁達夫在散文創(chuàng)造中所達到的一種詩畫圓融的至高境界,也是《故都的秋》這篇課文體現出來的一個藝術特色。 五、學以致用 請同學們借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以詩歌或散文片段的形式描繪一幅恩施高中校園秋景圖。(要求:1.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景物,帶著感情寫出特點;2.注意寫景的順序和層次,并自覺運用一些課上學到的寫景技巧) 【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晨小院 秋槐落蕊 自然景物 秋蟬殘鳴 主觀感受 秋雨話涼 秋果奇觀 【教學反思】 這堂課在設計上有兩個突出亮點。 一是穿插四首原創(chuàng)詩歌將教師的寫作特長與語文教學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了文學和教學兩兩齊美,且教師的下水作品給學生以大膽的示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是合作探究賞秋與學以致用寫秋相結合,啟發(fā)學生對課文既要“入乎其內”,又要“出乎其外”,將語文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關注自然、欣賞自然的文學觀察意識,體現了價值觀的引導。 同時,不足之處也有兩點。一是課堂環(huán)節(jié)略有瑕疵,五幅秋景圖的命名可由教師示范、學生模仿來進行,以期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而不是由教師一次性全部拋出來取代學生的思考。二是省略了文章的議論文字和南北之秋的對比部分,課本解讀利用略顯淺薄,缺乏厚重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