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如何進行區(qū)劃設置,成為各個大一統(tǒng)王朝面對的重要問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的時候,選擇在天下全面推行郡縣制。自此之后,郡縣制成為古代歷史上的重要區(qū)劃。漢朝時期,在郡縣之上設立了州刺史。不過,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州的數量逐漸增多,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郡。 到了唐朝這一歷史階段,如何管理數量眾多的州、縣,成為李淵、李世民等皇帝需要解決的難題。于是,為了方便管理,唐朝在州、縣之上設立了道這一區(qū)劃單位。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將天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干州。 一、關內道 唐貞觀元年(627年)初置 ,關內道在古雍州地理范圍,初轄,另兼治單于安北都護府,轄地相當于今陜山秦嶺以北,寧夏賀蘭山以東,內蒙呼和浩特市以西,陰山、狼山以南的河套地區(qū)。對此,在筆者看來,關內道包含了唐朝的都城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一帶),所以其重要意義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關中一帶作為多個王朝的都城所在地,無疑是兵家必爭之地。 二、河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年)初置,轄境在黃河之南,故名,東盡海,西距函谷,南濱淮,北臨河。領虢、陜、汝、鄭、滑、汴、許、陳、蔡、潁、亳、宋、徐、泗、宿、海、濮、曹、登、萊、密、青、沂、兗、淄、齊、鄆、棣、濠和河南府,共30個州府。轄境相當于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在河南道之后,元朝設立了河南江北等處行省。明清時期則有河南府這一建制。對于唐朝時期的河南道,不僅疆域極為遼闊,人口也比較密集。當然,經過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亂,河南道和河北道都飽受戰(zhàn)火的摧殘,這也推動了人口和經濟重心的南移。 三、河東道 唐貞觀元年(627)初置,轄境在黃河之東故名,故名。河東道,治河中,今山西永濟縣治?;镜赜蛟诮裆轿魇『秃颖笔∥鞅辈俊.斎?,對于河東道來說,核心區(qū)域還是在今山西省一帶。 四、河北道 唐貞觀元年(627年)初置,轄境在黃河之北,故名,東并海,南臨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渝關、薊門。河北道,包括河北大部、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治魏州,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到了元朝時期,該地區(qū)屬中書省。而在明清時期,該地區(qū)則隸屬于直隸地區(qū),也即擔負著拱衛(wèi)京師的重任。當然,在唐朝時期,河北道主要承擔著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 五、山南道 山南道,今湖北大江以北,漢水以西,陜西終南以南,河南北嶺以南,四川劍閣以東大江以南之地,治襄州,今湖北襄陽縣治,后分為山南東西道。 六、隴右道 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應該對隴右這個地理區(qū)域非常熟悉。彼時,諸葛亮、姜維北伐中原,就在隴右一帶和曹魏展開了激烈的較量,也即在唐朝之前,隴右就已經是一個比較明確的地理區(qū)域了。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設立隴右道,因在隴山之右(西),故名。據《唐六典》卷3:轄境“東接秦州,西逾流沙,南連蜀及吐蕃,北界朔漠”。相當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青海省青海湖以東等地。 七、淮南道 淮南道,相當于江蘇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東北部和河南省東南角,即淮河以南,長江以北,湖北應山、漢陽以東的江淮地區(qū)門,治所在揚州(今江蘇揚州市)。 八、江南道 江南道,為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及江蘇、安徽、湖北之大江以南、四川東南部、貴州東北部之地,治越州(今紹興市區(qū))。 九、劍南道 劍南道,轄境相當今四川省大部,云南省瀾滄江、哀牢山以東及貴州省北端、甘肅省文縣一帶。對于劍南道來說,核心區(qū)域還是在今四川省一帶。除了劍南道,唐朝設立了劍南節(jié)度使。 十、嶺南道 唐貞觀元年(627年)初置,治所位于廣州(今廣州市),轄境包含今廣東全部、廣西大部、云南東南部。自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南平百越之地后,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都會注重對該地區(qū)的占據,也即促進嶺南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的交流。在唐朝這一歷史階段,嶺南一帶的人口得到了比較明顯的增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后,因為中原地區(qū)長期戰(zhàn)爭,這讓人口不斷向南遷移。
|
|
來自: 盧發(fā)生的書海源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