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今日雨淅淅,故里魂歸未有期。 且奉親恩三碗酒,更裁夜夢作寒衣。 今天農(nóng)歷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是中國傳統(tǒng)的「寒衣節(jié)」。一個幾乎被遺忘的節(jié)日。 可能大家對這個節(jié)日不太了解,也不清楚有什么習俗,那么換個叫法就明白了。寒衣節(jié)又叫「祭祖節(jié)」,也有人稱之為「冥陰節(jié)」「鬼頭日」,聽著就有股陰森森的感覺。 說白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鬼節(jié)」。
鬼節(jié)有4個!不止是燒紙求保佑! 中國傳統(tǒng)有四大鬼節(jié),現(xiàn)在只有清明節(jié)、中元節(jié)廣為人知,而上巳節(jié)、寒衣節(jié)卻知者寥寥。 其實,古人設(shè)立的這四個祭祀節(jié)日,都有著各自的含義,缺一不可。 上巳節(jié) 為親人招魂,古人認為人的魂魄也隨著四季成長凋零,所以在初春萬物萌發(fā)的時候招魂。 清明節(jié) 側(cè)重掃墓,是打掃、修繕去世親人的陰宅。 中元節(jié) 地府放假,陰陽融通,人們可以彼此交流,加上正值秋收,人們?yōu)橄容吂┓钚旅?,讓他們品嘗。 寒衣節(jié) 天氣轉(zhuǎn)冷,為去世的親人送去御寒的衣服。 你看,衣食住行,幾乎面面俱到。古人們完全是拿逝去的親人當成活人在對待,弟子規(guī)說「事死者,如事生」,正是此意。 在古人看來,生死不過是換了換住的地方,其實沒什么區(qū)別。已經(jīng)逝去的親人和我們沒啥兩樣,我們需要用同樣的關(guān)懷來對待他們。 如今,祭祀就只剩下燒紙了,而且燒的時候還得念叨:平安健康,學業(yè)有成,升官發(fā)財……敬畏思念的意味少了,幾乎都是求保佑。 老輩人常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對祖先神明應當存著敬畏之心。心頭有敬畏,就不會肆意妄為,無惡不作。懂得敬畏,我們才能善待別人,約束自己。 而對先人的祭祀和緬懷,并不是因為他們有什么超能力,而是讓活著的人,知道自家的歷史自己的來處,自己是有根的,心里才踏實。 通過祭祀的儀式,感受家風的傳承,心懷感恩和敬畏,感恩才會懂得愛與被愛,敬畏才能有原則有底氣,這才是「鬼節(jié)」真正的意義所在。
真正的寒衣節(jié):這樣過才有儀式感 寒衣節(jié)的儀式感遠不止燒寒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 《詩經(jīng)·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jié),這時還沒有祭祀的含義,只是在提醒大家該添衣過冬了。 作為「鬼節(jié)」的寒衣節(jié),則是自周朝開始的。 據(jù)《禮記·月令》記載,陰歷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一天要舉辦莊重的祭祀主題活動。皇帝會率領(lǐng)文武百官去設(shè)壇祭拜,賞死事、恤孤寡。這里的死事就是指為國捐軀的人,孤寡指他們的妻兒。 那怎么賞賜已故之人呢?于是有了祭祀「送寒衣」之舉,上行下效,于是代代延續(xù)而成寒衣節(jié)的民俗。 送寒衣
寒衣節(jié)最大的儀式感,要數(shù)「送寒衣」了,就是把冥衣、紙錢一類焚化給先人。 準備供品一般是在上午,水果餃子素酒等等,再就是買些香燭、冥幣、金銀箔紙備用。傳統(tǒng)上還會準備五色紙,以自己制作的為佳,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薄薄的,有的中間還夾有棉花。 晌午吃過飯后,一家人就可以上墳燒寒衣了。民間有「早清明、晚十一」之說,就是十月初一燒寒衣越晚越好的意思。但這說法沒必要,本身就是陰氣較重的日子,下午或者傍晚送寒衣比較合適。 送寒衣時,要特別認真細致,全部燒盡,否則就前功盡棄、亡人不能使用。同時,十字路口處也要焚燒一些五色紙和少許冥幣,以救濟那些無人祭祀的絕戶孤魂,免得給親人送去的過冬用物被他們搶去。既能積些陰德,也是「與人方便,與己方便」之意。 吃面條 寒衣節(jié)吃面的習俗由來已久。這天很多老輩的北方人會吃蕎面、莜面,尤其是在山區(qū)。在周朝的時候,入冬是以十月初一算起的,寒衣吃面其實跟我們立冬吃餃子有著類似的含義。 所以我們也可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里,吃一碗營養(yǎng)豐富的面條,且當應節(jié)吧。而冬日脾胃運化不佳,吃面條也有助養(yǎng)脾益胃。 穿冬衣 舊時候,寒衣節(jié)這天是換季的日子,當母親的會把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穿上。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還用不著穿冬衣,也要督促家里人試穿一下,圖個吉利。 如果天氣好的話,不妨把冬衣、被褥都拿出來曬曬,既有助除蟲殺菌,也是迎接冬意的一種儀式。 試取暖 穿冬衣是家里的女人主持的,男人們這天會去整理火爐、煙筒,安裝清理完畢后,還要試著生一下火,以保證天寒時順利取暖。 如今北方大都有集體供暖,南方一些偏冷的地區(qū)不少人家里也有了地暖或者小太陽一類的,通爐子通煙囪早已是過去時了。而集體供暖的試水,往往也在寒衣節(jié)前后,這也是很有意思的呼應。
鬼節(jié)6大宜忌,不得不知! 雖然從寓意而言,寒衣節(jié)是個暖暖的,挺有人情味的節(jié)日。但畢竟還是鬼節(jié),而且又是初冬,一年的四大鬼節(jié)里,陰寒之氣最重。所以,一些宜忌還是要講究一下。 忌 深夜出行
這邊送寒衣,那邊就有接寒衣的,沒啥特別事情晚上還是待家里早點睡覺為好。哪怕是無神論者,初冬時節(jié)大晚上的在外頭溜達,火堆在燒紙灰在飄,也是挺滲人的。 從中醫(yī)角度而言,初一朔日,人體的氣血虛衰伏藏,尤其是初冬時節(jié),更是如此。依《黃帝內(nèi)經(jīng)》而言,「月郭空無治」,這時候都不該用針治病的,不要去動氣血。 所以,寒衣節(jié)這天入夜之后,最好還是呆在家里早些休養(yǎng)生息,對身體也好。尤其是陽虛質(zhì)、氣虛質(zhì)這類陽氣偏弱正氣不足的人,更不要深夜出門了。 忌 靠近深水
古人把活生生的人類生活的空間稱作陽間,死亡后靈魂所在的空間為陰間。以五行的金木水火土而言,與「陰」「鬼」的性情最接近的就是水,因此陰間也有「黃泉」一說。 而且冬季本就是陰寒最重之時,《淮南子·天文訓》云:「積陰之寒氣為水」,尤其是不見日光的水聚之地寒濕更重。所以寒衣節(jié)這天還是不要靠近深水為好。 且不論鬼神之說,內(nèi)經(jīng)《四氣調(diào)神大論》也提醒我們,冬天要「避寒就溫,無泄皮膚」,從健康角度考慮,哪怕恒溫泳池,也不建議去里頭長時間泡著,更不用說湖邊、水庫甚至人跡罕至的深潭、瀑布了。 忌 接近小人 農(nóng)歷十月初冬時節(jié),天地之氣陰長而陽消,這也意味著「小人道長,君子道消」。這一天,見小人如見鬼,所以務(wù)必遠離身邊的小人。 小人是相對于君子而言的,就是心里自私陰暗,常常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隔岸觀火、落井下石之類的人,最好避開,敬而遠之。 宜 吃用紅豆 老輩人寒衣節(jié),還有一個習俗是吃紅豆飯,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用豆子驅(qū)邪護身,本就是中國古俗。紅色屬火、屬陽,有增旺陽氣之功,豆又是種子,得植物所有的精氣和生機。 所以,大家可在寒衣節(jié)吃紅豆飯或者豆沙包,走夜路,或涉足陰氣之地,也不妨在口袋里揣幾顆紅豆,可安定心神。最簡單的,喝點紅豆薏米茶也好,祛邪不祛邪另說,儀式感足足的。 ▲戳圖下單
另外,按今年的五運六氣推算,此時「歲谷用白,間谷用豆」,紅豆薏米茶也符合這個原則,薏米是白色的種子,紅豆是豆類,尤其濕氣過重的人,這個搭配有助調(diào)治水濕過剩的問題,去調(diào)整身體氣機的不平和。 宜 多曬太陽 俗話說,「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怕的是什么?怕的是人的一身陽氣! 太陽是自然界最大的陽氣來源,我們后背的督脈,是一身陽氣之主,像是人體的「發(fā)電廠」,太陽曬在督脈上,就是直接給身體充電了。 最好的時間是正午,初冬的日光也不猛烈了。曬半小時,連同僵硬的頸椎,勞累的肩膀,一起曬曬,感覺披上一件暖暖衣裳,氣血通暢,鼓舞陽氣。 曬太陽的時候,如果打噴嚏,流清涕或是眼淚,都是在排除陰寒凝滯的東西。若是肚子發(fā)熱,肚子咕咕響,是陽氣推動人體氣血運行的結(jié)果。身體寒氣重,曬太陽都覺得熱乎不起來的人,最好配合溫通茶。 ▲戳圖下單
溫通茶算是高配版的驅(qū)寒茶,由8味食藥同源的本草組成:杏仁、藿香、香薷、薄荷、紫蘇、葛根、淡豆豉、白芷,專門解決風寒濕抱團侵襲,或者寒包火之類的復雜情況 如果你那邊恰好沒有太陽,可以做這個動作,滾一滾后背。 背部膀胱經(jīng)上有五臟六腑的俞穴,與臟腑氣血相通。這樣滾一滾,你全身都會暖起來,振奮陽氣。正氣足,邪氣就進不來。宜 藏香辟邪 跟我們常見的沉香、檀香不同,藏香的陽氣特別足,最適合用來辟邪、驅(qū)寒、理氣。 前年去藏地跟診時,發(fā)現(xiàn)不僅是寺院,很多藏民家中都常常焚藏香,可以散寒祛邪,行氣理氣,清凈起居環(huán)境。 因為不同地區(qū)甚至不同寺院所做的藏香配伍都不同,我們選品同事在西藏泡了好幾個月,去了很多寺院請教了不少僧侶,從一大堆藏香中選出了一款用料純凈,氣味清澈,工藝傳承嚴謹?shù)乃恪?/p>
▲戳圖下單
這款藏香是由贊普松贊干布時期的御前大臣吞彌·桑布扎,在圣地吞干鄧仲發(fā)明的柏磨工藝手作而成。利用山頂水流帶動水車轉(zhuǎn)動一點點把制香的材料磨成香粉,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工藝傳承千余年相當不容易,而且制香時身心需要非常清凈,一不小心就會斷掉,我們焚香的時候也最好先凈手,閉目安定一下心神再點著,這樣更能品到藏香的好。 寒衣鬼節(jié),又逢初冬,氣氛總有些悲涼凄傷,夜里點藏香入睡,身心都會安定放松許多。 平時不便點香,也可以把藏香裝在香囊里隨身攜帶,買3盒藏香贈一個手工刺繡香囊,正好能用上,平時帶著能加持你的正氣,頭暈腦脹不舒服的時候,聞一聞就清爽許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能吃飽穿暖,似乎漸漸忘記了寒衣節(jié),也不太了解寒衣節(jié)的本意了,一個含蓄又溫情的「鬼節(jié)」。我們并不是一個擅長表達愛的民族,對親人的思念,對愛人的關(guān)懷,往往藏在一句話里:「天冷了,多穿衣」。即使遠隔千里,甚至天人兩隔,這份愛意也從未怠慢。我們敬奉祖先,不僅是祈求他們的護佑,更是希望他們也能感受人間的溫情。天冷了,送寒衣,雖故去但未忘卻,這是最暖心的祝福。更重要的是,今天雖是鬼節(jié),我們在給先人過節(jié)的時候,也別冷落了身邊活生生的親友,最大的幸福是子欲養(yǎng)親還在。天冷了,宜噓寒問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