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新聞,有一則報道非常引人深思—— 鄭州的張先生,剛買了一輛新車,平時就停放在小區(qū)的停車場。 這天,女兒跑過來跟他說:爸爸,咱家車被人劃了。 張先生聞言趕緊下樓查看,正巧看見鄰居家孩子正拿著玩具在汽車引擎蓋上亂劃,車上滿是密密麻麻的細小劃痕。 張先生見狀氣壞了,但孩子是別人家的,他也不敢打罵,害怕?lián)稀耙源笃坌 钡膼好坏脦е⒆拥郊议L那去討個說法。 取自看看新聞 哪知道,張先生此行不僅沒有要到說法,還被孩子家長給投訴了—— 張先生來討說法,孩子奶奶對孩子劃車的事全盤否認,而且還反咬一口,說張先生把她家孩子嚇壞了,必須要為她家孩子負責! 取自看看新聞 無奈的張先生只好找到物業(yè),調(diào)取監(jiān)控錄像,并報了警,隨后媒體也將此事曝光。 張先生想著,孩子奶奶年紀大了,就算她不講理,孩子父母總講理吧?可現(xiàn)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嘴巴。 記者聯(lián)系上孩子媽媽時,她也一直強調(diào): “他應該先給我孩子道歉,他嚇著我孩子了!” 雖然孩子媽媽和奶奶極力庇護孩子,甩責任,但事實勝于雄辯,犯了錯終究無法抵賴。 最終,在民警和媒體的協(xié)調(diào)下,孩子媽媽同意幫張先生修車。 看到這里,很多網(wǎng)友氣憤不已:家教好不好,不僅會左右孩子的當下,更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孩子犯了錯,應該教導孩子認錯改正,懂道理,明是非,倘若總是一味包庇、袒護、縱容,孩子的將來絕對不會是坦途。 壹 熊孩子的養(yǎng)成,少不了熊家長的助力 網(wǎng)上有這樣一則新聞: 高鐵上,一個小孩跑來跑去,影響了他人的休息。有一好心的女士過來勸家長管一管孩子,孰料看護孩子的老人登時破口大罵: “跑來跑去怎么了?” “孩子不就該活潑好動嗎?” “大人怎么和孩子一般見識?” 取自小魚視頻 同樣,前段時間書店里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一幕—— 一位十多歲的男孩在書店里大聲念書,旁若無人,店員過去禮貌提醒他,卻換來對方的破口大罵: “我抽你信不信!” “我投訴你!” 整個過程中,孩子家長就在一旁,但她并沒有向店員道歉,而是反復強調(diào):“他還是個孩子……” 說到這里,Professor又想起了前段時間微博上一則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31歲男子用假駕照被處罰,父母竟然呵斥交警:“你們太過分了,為什么罰這么重?他才31歲,他還是個孩子!” 31歲,還是孩子? 對啊,在父母眼中,孩子就算90歲了也是孩子。 但是,一句“他還是孩子”,不可能永遠成為孩子犯錯甩責的保命符。犯錯就要受罰,這是最基本的規(guī)矩! 熊孩子的養(yǎng)成,少不了熊家長的助力。 小時候如果不管教孩子,縱容孩子的問題,長大后他會更加肆無忌憚,毫無教養(yǎng),踐踏規(guī)則。到那時,他若犯下無可補救的大錯,再后悔就太晚了! 貳 父母的教養(yǎng),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人們常說,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是畫師,紙上到底能呈現(xiàn)出何種風景,都在于父母如何描摹。 父母有教養(yǎng),孩子會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有樣學樣,逐漸將教養(yǎng)吸取到自己身上。 如上圖所示,學校門口,媽媽帶著孩子一起向老師、門衛(wèi)大爺和同學們禮貌問好,言行舉止間,教養(yǎng)便已悄然體現(xiàn)。 圖中這個穿黃色衣服的小男孩,中午走路時總是躡手躡腳。同學們很好奇,他悄悄告訴大家:“我媽媽說,午休時不能鬧出大動靜,別的同學在睡覺。” 這個小姑娘把零食撒到了地上,在媽媽的教育下,她自己蹲在地上認真的收拾起來。 這位小男孩,推著輪椅上的媽媽過馬路,來往車輛紛紛停下讓路。男孩很感動,特意向每一輛停下的車鞠躬致謝。 有人總問:“到底怎么養(yǎng)孩子才好?” 其實,不管是窮養(yǎng)還是富養(yǎng),教會孩子教養(yǎng),能讓孩子受用一生。 Professor點評: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一味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讓步,這樣的教育是不對的?!?/p> 生而養(yǎng)之,養(yǎng)而教之。這是為人父母最基本的職責。 我們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明白:沒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不懂管教的熊家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