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皇漢醫(yī)學》精華錄

 一覽景色 2020-11-08
按語:此篇文檔是董洪坦師兄閱讀學習《皇漢醫(yī)學》時的摘錄筆記,集中囊括了該書所論述的絕大部分經方方證、藥證,以及經方應用說明,讀后使人豁然開朗,發(fā)前人未明之旨,啟后學深研之徑,是經方學習的道路上不可多得的瑰寶,故名之為“精華錄”,洪坦師兄秉承經方名家李冠杰老師無私、無償、無悔的經方傳播精神,現(xiàn)公布與眾,以饗各位同道!

《皇漢醫(yī)學》精華錄
以簡御繁 精神合致 圓機活法 存乎于人
序言:湯本求真是日本醫(yī)學界“西學漢”的巨擘,日本漢方醫(yī)學古方派一代宗師,其代表著作《皇漢醫(yī)學》,對當時的日本醫(yī)界和中國醫(yī)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湯本求真基于長期的臨床實踐,提出“中醫(yī)數(shù)千年來就億萬人體研究所得之病理及其藥能,歷千錘百煉后得出結論,立為方劑,故于實際上每有奇效?!敝浄酱蠹液K 秱撝v座》、《金匱要略講座》字里行間流露著《皇漢醫(yī)學》特有的學術術語和方證經驗,胡希恕方證辨證思想很大程度受益于日本經方家湯本求真的《皇漢醫(yī)學》?!督浄絺髡妗K〗浄嚼碚撆c實踐》(1994年版)劉渡舟序言中說:“(胡氏)所閱之書既多,則反滋困惑而茫然不解,后得《皇漢醫(yī)學》,對湯本求真氏之論,則大相贊賞而有相見恨晚之情,于是朝夕研讀,竟豁然開悟,而臨床療效從此則大為提高?!?/span>

1、桂枝湯:治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脈浮數(shù)、或浮弱者?!额惥鄯綇V義》曰:桂枝湯者,蓋經方之權輿也。

2、桂枝:主治上沖也,兼治奔豚,頭痛、發(fā)熱、惡風、汗出、身痛。有發(fā)汗、解熱及止汗作用,兼有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作用,興奮、強心、強壯作用,以及健胃、通經、利尿作用。

3、芍藥:主治結實而拘攣,兼治腹痛、頭痛、身體不仁、腹?jié)M、咳逆、下利、膿腫。芍藥是一種收斂藥,如欲發(fā)汗、瀉下、利尿、祛痰諸作用,以不用此藥為宜。

4、大棗:主治攣引強急,兼治咳嗽、奔豚、煩躁、身疼、脅痛、腹中痛。鑒別:芍藥之肌肉拘攣而為凝結充實之觸覺,而大棗則適用于肌肉知覺過敏且牽引痛甚。

5、甘草:主治急迫也,治里急、急痛、攣急,而兼治厥冷、煩躁、沖逆等諸般急迫之毒。凡秘結之證,倍加甘草而得屢效。

6、生姜:主治由水毒上逆而咳嗽、呃逆、惡心、嘔吐等證,水毒以之下降,故有利尿作用,消胃內停水,使食欲增加,故有健胃作用。

7、桂枝加桔梗湯:為桂枝湯、桔梗湯、排膿湯、排膿散去枳實合方,治桂枝湯證而有咽喉痛,或有黏痰,難以咯出者,或有化膿證者。

8、桂枝加半夏湯:為桂枝湯與半夏散及湯合方,治桂枝湯證中有咽喉痛或咳嗽者。

9、桂枝加桂湯:治氣自少腹上沖者。

10、桂枝加芍藥湯:治腹?jié)M時痛者。腹證:腹部拘急而痛,即腹直肌攣痛,腹壁膨滿,但腹內空虛,如按鼓皮。

11、桂枝加大黃湯:治腹?jié)M大實痛者。腹證:腹部拘急而痛,即腹直肌攣痛,觸之抵抗,腹內實滿,壓指則痛。

12、桂枝去芍藥湯:治表證誤下而致氣上沖、胸滿(即心下膨滿者)、脈促者。腹證:腹力脫弱,無拘急,而上沖力增劇。

13、桂枝加葛根湯:治桂枝湯證而項背強急者,即項背肌強直性痙攣。

14、瓜蔞桂枝湯:治太陽表證之全身性強直性痙攣者。

15、栝樓根:為涼性解渴生津藥,兼有消炎排膿作用。

16、桂枝加黃芪湯:治表虛有汗,兼治黃汗、黃疸。

17、鑒別石膏、瓜蔞根、麥冬、地黃。

石膏:實熱口渴,渴極劇烈,煩渴引飲,飲水數(shù)升;栝樓根:虛熱口渴,渴大概不劇,雖嗜水而無煩渴引飲;栝樓根主治虛熱、止渴鎮(zhèn)咳作用似于麥冬,然麥冬之治虛熱,以鎮(zhèn)咳為主,止渴為客,而栝樓根之治虛熱,以止渴為主,鎮(zhèn)咳為客;栝樓根主治虛熱、止渴作用似于地黃,然地黃之治煩熱,以治血為主,以止渴為客,而瓜蔞根但治虛熱,不能治煩熱,又不能治血證,以止渴作用為強。是以瓜蔞根少與石膏為伍,而多與麥冬、地黃合用也。

18、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治桂枝湯證而心下痞硬、身疼痛及嘔者。鑒別:本方證心下痞硬為虛證,與桂枝加芍藥湯之胸滿、苓桂術甘湯之心下逆滿頗類似,然此二方之胸滿、逆滿者,不過為氣上沖之余波,為不定之癥狀,只于心下膨滿,而無抵抗,不同于人參主治之恒存的心下硬滿、胸滿、逆滿。

19、人參:治療胃衰弱痞硬,振奮新陳代謝機能之衰減,表現(xiàn)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消化不良、下利等癥狀。

20、鑒別心下痞、心下痞硬。

心下痞硬:痞者,胸塞之意,硬者,堅固之意,故心下痞者,即自他覺的胃部停滯膨滿之意,而心下痞硬者,即于此膨滿部觸之抵抗之意。然人參主治心下痞硬與大柴胡湯等之實證全異,屬于虛證也。故不如實證之堅硬,恰如撫薄板,止于凝結物之程度而已。

21、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治喘家見于桂枝湯證者。

22、桂枝加附子湯:治桂枝湯證之惡寒或肢節(jié)微痛者。

23、烏頭、附子:治陰證,即新陳代謝機能之極度沉衰者。主逐水,故能治惡寒,身體四肢及骨節(jié)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亦治腹痛、失精、下利。

24、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治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

25、桂枝附子湯去桂加術湯、白術附子湯:治身體疼煩,小便自利,大便難,無上沖者。

26、甘草附子湯:治骨節(jié)疼煩,不得屈伸,上沖汗出,惡寒,小便不利者。

27、《近效方》術附子湯:即白術附子湯,治風虛,頭重眩,苦極,不知食味,暖肌補中,益精氣。

28、吉益東洞創(chuàng)方:桂枝加術附湯、桂枝加苓術附湯。

29、術、附子、茯苓者,皆治療小便之不利與自利,猶如麻、桂治無汗與自汗也。

30、術:主利水,治小便不利及自利,兼治身體疼煩、痰飲、失精、眩冒、下利、喜唾。由于尿利障礙,水毒久于關節(jié)內停蓄,則引致身體煩疼。

31、茯苓:治小便不利,或小便自利,心悸,胃內停水,肌肉痙攣。

32、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治肺痿吐涎沫。

33、皂莢丸:治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

34、皂莢:為猛烈刺激性祛痰藥。

35、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桂枝湯證之有胸腹動者。

36、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治桂枝去芍藥湯證之胸腹動劇者。

37、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治桂枝甘草湯證而胸腹有動者。

38、蜀漆:主治胸腹臍下之悸動劇者,且兼治驚狂、火逆,有殺蟲、殺菌性。

39、龍骨:為收斂藥,治療臍下悸動,兼治煩驚、失精、崩帶、吐衄、脫肛、汗出等衰脫之征候。

40、牡蠣:主治胸腹之動,兼治驚狂、煩躁。

41、鑒別黃連、龍骨、牡蠣:同為治煩躁藥,膻中者,黃連所主治也;臍下者,龍骨所主治也;胸腹者,牡蠣所主治也。

42、小建中湯:治虛勞里急,腹中痛。腹證:腹皮拘急、強按無力,而有凝滯,自心下至小腹拘攣如繩索,即腹直肌痙攣(左側為主)。

《蘇沈良方》本方條曰:此藥治腹痛如神。

43、黃芪建中湯:治虛勞里急,諸不足(氣血均不充足之謂也)。

44、當歸建中湯:治腹中刺痛不止,小腹攣急,痛引腰背,不能飲食。腹證:左側腹直肌攣急,臍下部有軟弱瘀血塊。

45、膠飴:酷似甘草,治急迫作用,有滋養(yǎng)作用。

46、黃芪:主治身體虛弱,皮膚營養(yǎng)不良而水毒停滯于皮膚及皮下組織內之一種強壯性止汗利尿藥。

47、黃芪桂枝五物湯:治桂枝湯證而嘔,身體不仁,不甚急迫者。

48、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治黃汗,發(fā)熱、汗出而渴,身體腫者。

49、防己茯苓湯:治四肢聶聶而動,水氣在皮膚而上沖者。

50、防己黃芪湯:治水病身重,汗出惡風,小便不利者。

51、桂枝甘草湯:治心下悸動。腹證:腹部軟弱無力,大動脈搏動。

52、半夏散及湯:治咽喉痛,上沖急迫者。

53、桂枝人參湯:治人參湯證上沖急迫頗劇者,或吐利有表證者。

54、甘姜苓術湯(《千金要方》曰腎著湯):治身重腰冷,小便自利,或遺尿。腹證:腹部組織馳縱膨大,軟弱無力,少腹不仁。

55、鑒別苓桂術甘湯、甘姜苓術湯。

苓桂術甘湯,有桂枝無干姜,其證必有上沖目眩之證,是水毒之上沖也,此水毒聚集于上半身,應有胃內停水;甘姜苓術湯,有干姜無桂枝,此水毒不上沖而下降,集中于下半身,故其證無上沖目眩之證,無或僅有少量胃內停水。

56、干姜:主治水毒之結滯,兼治嘔吐、咳嗽、下利、厥冷、煩躁、腹痛、腰痛。

57、鑒別干姜、附子。

具為大熱藥,興奮新陳代謝機能、驅逐水毒。附子證有下利、厥冷等水毒下降之征,而少上迫之候;而干姜則水毒下降之征少,上迫而發(fā)嘔吐、咳嗽、眩暈、煩躁等證者多。換言之,附子治水毒之下降為主,而治上迫為客;干姜治水毒上迫為主,而治下降為客。

58、苓桂術甘湯:治小便不利,或小便頻數(shù),胃內停水,心悸。或治心下逆滿,起則頭眩者,眼痛生赤脈,不能開者,耳聾耳鳴者。腹證:氣上沖胸、心下逆滿,必沿右側腹直肌而發(fā)。湯本求真:此方治眩暈之圣劑也。

59、苓桂術甘湯加車前子:治飲家眼目生云翳,昏暗疼痛,上沖頭眩,瞼腫,眵淚多者,尤有奇效。

60、苓桂棗甘湯:治療臍下悸而攣急上沖者。腹證:右側腹直肌攣急微弱。腹表不拘急,腹底攣急,有軟弱觸覺而攣引。

61、茯苓甘草湯:治心下悸,上沖而嘔者?!斗捷涊r》曰:心下悸,概屬癇與飲,以此方加龍骨牡蠣絕妙。

62、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湯本求真:余每以本方用于老人之慢性支氣管炎(尤以并發(fā)肺氣腫者)得偉效。(本人經驗: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63、細辛:散水氣,去內寒。張元素曰:治療少陰之頭痛如神。

64、五味子:為收斂性鎮(zhèn)咳藥,兼有治冒作用之溫藥。鑒別:五味子治咳而冒者,澤瀉治眩而冒者。

65、五苓散:治心悸亢進、肌肉痙攣。

66、五苓散、豬苓湯:解熱、止渴、利尿。

67、五苓散:治微熱、口渴、小便不利、心悸、頭眩、吐涎沫。此方治眼患,與苓桂術甘湯略似,而彼以心下悸、心下逆滿、胸脅支滿、上沖等證為目的;此以發(fā)熱、消渴、目多眵淚,小便不利為目的,二方具以利小便而奏效也。

68、茵陳五苓散:治黃疸,小便不利者。

69、豬苓湯:治小便不利或淋瀝,渴欲飲水者。

70、豬苓湯加薏苡仁:泌尿系感染,尿道排膿不止者;豬苓湯加大黃:豬苓湯證而宜下者;豬苓湯加甘草:豬苓湯證而劇痛者。

71、豬苓:為利尿藥,主治渴而小便不利。作用類似于茯苓、澤瀉,澤瀉解熱止渴作用強,然治心悸、肌肉痙攣不及茯苓,茯苓治冒眩則不如澤瀉。

72、阿膠:為黏滑性滋潤性補血止血藥,治因血液之凝固性減弱與血管壁馳縱致血液之滲透亢進而出血者。

73、滑石:為黏滑性消炎藥,主治小便不利,兼治渴也。

74、澤瀉湯:治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尾臺榕堂:支飲、冒眩證,其劇者昏昏搖搖,如居暗室,如坐舟中,如步霧里,如升空中,居屋床蓐,旋轉如走,雖瞑目斂神,仍復如是。非此方則不能治之。

75、澤瀉:為利尿藥,治小便不利,或小便自利,胃內停水,與茯苓、術無異,然茯苓兼治心悸、肌肉痙攣,澤瀉不能治心悸、肌肉痙攣,但能治冒眩,兼有去熱及治渴之效能。

76、茯苓澤瀉湯:吐而渴欲飲水者,或渴而小便不利,或心下悸,或腹脹滿者。

77、牡蠣澤瀉散:治身體腫,腹中作動,渴而小便不利者。

78、葶藶子:兼有緩下作用之利尿藥。

79、陸商:兼有峻下作用之利尿藥。

80、海藻:為解凝性利尿藥。

81、八味腎氣丸:治產后水腫,腰腳冷痛,少腹不仁,小便不利者。腹證:臍下不仁,組織馳縱,少腹冷感,知覺麻痹。

82、山藥:為滋養(yǎng)強壯性的止瀉藥,固胃腸。

83、山茱萸:為滋養(yǎng)強壯性的收斂藥,止小便。

84、地黃:有止血、利尿、強壯、強心、解熱、鎮(zhèn)咳、鎮(zhèn)靜、鎮(zhèn)痛等諸作用,治療貧血虛弱、臍下不仁及煩熱。

85、含大量地黃方劑:防己地黃湯、百合地黃湯、《千金》三物黃芩湯、黃土湯、炙甘草湯、膠艾湯、大黃蟅蟲丸。

86、治煩熱方劑:梔子劑、小柴胡湯、《千金》三物黃芩湯、《千金》三黃湯、大承氣湯、小建中湯、溫經湯、腎氣丸。

87、麻黃湯:治喘而無汗,頭痛,發(fā)熱,惡寒,身體疼痛。《方輿輗》曰還魂湯:此方為起死回生之神劑,誠不愧還魂之名也。

88、麻黃:主治咳喘水氣,兼治惡風、惡寒、無汗、身疼、骨節(jié)疼痛、一身黃腫?!侗静輦湟罚郝辄S,為肺家之專藥。

89、杏仁:為鎮(zhèn)咳祛痰藥,主治喘咳,兼治短氣、結胸、心痛及形體浮腫。本藥有緩下作用,則宜于實證,而不宜于虛證。

90、麻黃加術湯:治麻黃湯證一身浮腫,小便不利者,隨證加附子。

91、甘草麻黃湯:治喘急息迫,或自汗,或無汗者。

92、麻黃附子甘草湯:治甘草麻黃湯證之惡寒或身微痛者。

93、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證之發(fā)熱、無汗、肢厥、脈沉、但欲寐,此方解少陰之表熱。或治暴啞聲不出,咽痛異常,卒然而起。

94、麻杏甘石湯:治喘咳不止,咽干口渴,面目浮腫,或胸痛者。

95、麻杏苡甘湯:治麻杏甘石湯證之不煩渴而有水氣者,或治喘咳息迫,或身體麻痹,或疼痛,或浮腫者?!额惥鄯綇V義》:風濕,痛風,發(fā)熱劇痛,關節(jié)腫起者,加術、附有奇效。

96、薏苡仁:治療甲錯,治膿汁、膿血、膿痰、白帶,利尿,治疣贅發(fā)疹,鎮(zhèn)痛,鎮(zhèn)痙,消炎,解凝。兼治鵝掌風。

97、薏苡仁合方

葛根湯加薏苡仁:治療項背筋脈之痙攣(肩凝)。

葛根湯加薏苡仁、蒼術:治療急慢之關節(jié)痛。

柴胡劑加薏苡仁、桔梗:治療腐敗性支氣管炎、肺壞疽。

大黃牡丹湯加薏苡仁:治療魚鱗癬、闌尾炎、淋病。

豬苓湯加薏苡仁、大黃、甘草:治療淋病。

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加薏苡仁:治療白帶。

98、《外臺》牡蠣湯:治甘草麻黃湯證之胸腹有動者。

99、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麻黃各半湯、桂枝二越婢一湯:《類聚方廣義》曰:中風傷寒,棄置日多,或發(fā)汗后邪氣猶纏繞不去,發(fā)熱惡寒,咳嗽,或渴者,宜選用此三方。

100、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治惡寒,或身體不仁,或手足逆冷,而心下堅者,及有痰飲之變者,四肢惰痛,惡寒甚者。

101、桂枝芍藥知母湯:治關節(jié)腫脹疼痛,甚則畸形,頭暈,干嘔者。

102、防風:作用似葛根而緩弱者。張元素:防風,治風去濕之仙藥。李東垣:防風,治一身盡痛。凡脊痛項強,不可回顧,腰似折,項似拔者,當用防風。

103、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治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者。

104、連翹:為解凝消炎性利尿藥,還有鎮(zhèn)吐作用,治療大人、小兒嘔吐不止?!渡弥悟灐罚褐涡和氯椴恢?,有奇效。

105、赤小豆:除其滋養(yǎng)性外,還有消炎、利尿、緩下作用。
106
、桑白皮:為消炎性利尿藥,兼緩下藥,有時可作鎮(zhèn)咳藥。

107、射干麻黃湯:本方用于急性肺炎大勢解后,有妙用。

108、射干:為有力之消炎解凝藥,有祛瘀血及緩下作用。《本草備要》:為治喉痹、咽痛之要藥。

109、紫菀:為溫性鎮(zhèn)咳祛痰藥,兼有和血作用。《本草備要》:專治血痰,為血勞之圣藥。

110、款冬花:為溫性鎮(zhèn)咳祛痰藥。《本草備要》:治嗽之要藥。

111、厚樸麻黃湯:此方之藥有似小青龍加石膏湯,然降氣之力為優(yōu),故用于喘息上氣。

112、厚樸麻黃湯加大黃:治腹?jié)M而咳喘上氣。

113、小青龍湯:此方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氣之咳喘者,又可用于溢飲之咳嗽。《百方口訣外傳》:凡治咳痰以小青龍湯者,其涎沫與咳嗽宜注意,其所吐之痰如淡茶,是名痰沫,此痰沫而喘急者,是小青龍湯之咳嗽也。

114、小青龍加石膏湯:治小青龍湯證之口渴煩躁者?!斗捷涊r》:大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雖具有煩躁,然在大青龍湯系不汗出,在小青龍加石膏湯系偏于心下有水氣,此二方之所以分也。

115、大青龍湯:治喘及咳嗽,渴欲飲水,上沖,或身痛惡風寒者。

116、俞嘉言:大青龍者,升天而行云雨者;小青龍者,鼓浪而奔滄海者。

117、天行赤眼或風眼初起:大青龍湯加車前子,大發(fā)汗時,有奇效。

118、文蛤湯:治煩躁而渴,惡寒咳喘急迫者。

119、文蛤散:治渴欲飲水不止者。

120、越婢湯:治一身悉腫,脈浮而渴,自汗出,惡風,小便不利,或喘咳者。

121、越婢加術湯:治越婢湯證之小便不利者。

122、越婢加半夏湯:治越婢湯證之嘔逆者。

123、凡破傷濕(諸瘡瘍)用越術附,為古人所未發(fā),當研究之。

124、半夏與石膏為伍:有破飲鎮(zhèn)墜之效,見于越婢加半夏湯、小青龍加石膏湯、厚樸麻黃湯。

125、桂枝加術附湯:治毒閉不回,有回氣不循之效,對于痹、癱、結毒,頗佳。

126、越婢加術附湯:解水毒之留滯,對風濕、痛風、熱痛,治之頗佳。

127、葛根加術附湯:治血閉不回而致血彌凝者,有行血凝滯之效,對于強痛攣急等癥頗佳。

128、葛根湯加減

葛根加半夏湯:治葛根湯證之有嘔吐者。

葛根加桔梗湯:為葛根湯、桔梗湯、排膿湯合方。治療葛根湯證之咽喉痛者,或黏痰難以咳出,或有化膿機轉者。

葛根加枳實桔梗湯:為葛根湯、桔梗湯、排膿湯、排膿散合方。治療前方類似諸病。

葛根加石膏湯:治葛根湯證之身熱、頭痛、咽喉痛、煩渴等癥。

葛根加桔梗石膏湯:治葛根加桔梗湯、葛根加石膏湯二方證相合者。

葛根加術湯:葛根湯證有術證者。

葛根加薏苡仁湯:治葛根湯證之項背強急劇甚者,或關節(jié)腫痛者,或排膿者,或有贅疣者。

葛根加術薏苡仁湯:治葛根加術湯、葛根加薏苡仁湯二方證相合者。

葛根加桔梗薏苡仁湯:治葛根加桔梗湯、葛根加薏苡仁湯二方證相合者。

葛根加大黃湯:治葛根湯證之可下者。

葛根加桔梗大黃湯:治葛根加桔梗湯、葛根加大黃湯二方證相合者。

葛根加苓術湯:治葛根加術湯證之有茯苓證者。

葛根加術附湯:治葛根加術湯證之有附子證者。

葛根加苓術附湯:治葛根加苓術湯證之有附子證者。

葛根加辛夷、或桔梗石膏、或桔梗薏苡仁:治療鼻炎膿涕。

葛根加桔梗薏苡仁湯合黃解丸:治面部腫毒,漸及雙目,破流膿汁,臭穢難近。

129、葛根芩連湯加大黃(即葛根芩連湯合瀉心湯):治項背強急,心下痞塞,胸中煩熱,眼目、牙齒疼痛,或口舌腫痛腐爛者,若加大黃,其效尤速。

130、淋巴結炎:小柴胡湯加生石膏。

131、小柴胡加石膏湯:一種消炎解凝劑,治耳前耳后腫者,有神驗。

132、瘰疬、乳癰、便毒、下疳及肝經一切瘡瘍,發(fā)熱潮熱,或飲食少思:小柴胡湯加石膏、桔梗,或兼用黃解丸為多。

133、內熱頗甚,心煩不眠者:小柴胡湯合黃解丸(柴胡解毒湯),可加大黃。

134、熱入血室(經期感冒):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大黃、小柴胡加石膏湯合桂枝茯苓丸、小柴胡加石膏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大黃。

135、小柴胡加橘皮湯:不僅治療惡心嘔吐有效,即使呃逆及干咳頻發(fā)諸?。ò偃湛?、肺結核),亦有奇效;若熱熾煩渴,加石膏;祛痰困難,更加桔梗;或隨腹證,宜合用排膿散;胸脅脹痛,喘咳吐痰,兼用黃解丸(《萬病回春》用小柴胡湯加青皮、山梔)。

136、小柴胡加芍藥湯:治療瘧疾兼胃腸炎,有速效。

137、四肢苦煩熱:三物黃芩湯、小柴胡湯加石膏、小柴胡湯加地黃、小柴胡湯合三物黃芩湯、小柴胡湯合瀉心湯、小柴胡湯合黃解丸、小柴胡湯加石膏合桂枝茯苓丸,或當歸芍藥散。

138、郁怒日久,身震顫,口妄言:小柴胡湯合酸棗仁湯。

139、身發(fā)赤斑而癢痛: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兼用黃解丸。

140、黃疸證:宜用小柴胡湯,或小柴胡加石膏湯,兼用枳實梔子豉湯,或合用梔子大黃湯處頗多。

141、寒熱時作、咳逆吐血:小柴胡湯合小陷胸湯合桔梗湯合瀉心湯。

142、婦人耳鳴、手足麻痹疼痛:柴胡桂枝湯加大黃,有大效,或小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大黃。

143、咳引胸脅:小柴胡湯加五味子干姜,重用陳皮。

144、大、小柴胡湯:既為解熱劑,又可作健胃劑,既為通便催進劑,又可作止瀉劑,既為鎮(zhèn)咳祛痰藥,又可作鎮(zhèn)嘔利尿藥。

145、《皇漢醫(yī)學》十神湯:即葛根湯合小柴胡湯加生石膏去黨參大棗,柴胡、黃芩、半夏、甘草、生姜、葛根、麻黃、桂枝、芍藥、石膏。

146、柴胡:施諸胸脅苦滿而寒熱往來者,其應猶響。

147、半夏:祛痰、鎮(zhèn)咳、健胃、止嘔、逐水、散結。

148、風濕、肢節(jié)疼痛:桂枝加術湯、葛根加術湯、柴胡桂枝湯加蒼術、柴胡桂枝湯加石膏、或者小柴胡加石膏湯合用桂枝茯苓丸。

149、柴胡桂枝干姜湯:治小柴胡湯證而不嘔不痞硬,上沖而渴,胸腹有動者。

150、小便不利、尿閉證:柴胡桂枝干姜湯加吳茱萸茯苓。

151、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小柴胡湯證有心下膨滿、胸腹有動、煩躁驚狂、大便難、小便不利。

152、產后頭眩心悸:苓桂術甘湯合當歸芍藥散。

153、臍下悸動、上沖心胸、呼吸急促、手足拘急:苓桂術甘湯或苓桂棗甘湯;由少腹至心下,水氣上沖,臍下悸動:苓桂棗甘湯;病人似有容體自下上迄與胸中,發(fā)則眩暈:苓桂術甘湯、奔豚湯、五苓散。

154、癲癇: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合大黃牡丹湯,兼用黃解丸。

155、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皆治療胸腹動悸及腦證。前者為虛證,腹證為胸脅滿,微結,腹部軟弱而悸動者;后者為實證,腹證為胸脅苦滿,胸滿,腹部比較充實而悸動者。

156、郁郁者,小柴胡湯證之默默增進也,但與大承氣湯證之心中懊惱而煩之猛劇者比,則不及焉。

157、湯本求真創(chuàng)方:大柴胡加芒硝湯、大柴胡加厚樸湯、大柴胡加橘皮湯。

158、大柴胡湯腹證:腹直肌之結實拘攣者(以右側為主,與瘀血者異)。

159、大柴胡湯主證:自心下至脅下硬滿,有壓痛者。

160、大柴胡加茯苓牡蠣湯證:胸腹有動,心下痞硬,大便不通。

161、咳嗽、喘息、胸痛:大柴胡湯去大黃加陳皮,合半夏厚樸湯。

162、《方輿輗》:夫柴胡者,善理胸脅。

163、《蕉窗方意解》四逆散:是亦大柴胡湯之變方也,其腹形專凝聚于心下及兩脅下,延及胸中、兩脅而拘急。余多年用此藥以治疫證及雜證,并及種種之異證,不可勝數(shù),真稀有之靈方也,常用之,可知其效之不凡。

164、鼻淵濁涕(蓄膿證):四逆散加薏苡仁,合當歸芍藥散。

165、痞硬堅滿鑒別:枳術湯:心下堅、大如盤;木防己湯:痞堅;十棗湯:痞硬;甘遂半夏湯:堅滿;大陷胸湯:石硬。

166、肝硬化腹水:宜枳術湯合用大、小柴胡湯及柴胡加芒硝湯,或兼用甘遂半夏湯。

167、排膿散(桔梗、枳殼、白芍):治瘡家胸腹拘滿,或吐黏痰,或便膿血。

168、桂枝生姜枳實湯:治逆滿(氣逆、嘔逆、吐逆、噦逆),吐水,不受水藥者。

169、茯苓杏仁甘草湯:治短氣息迫,或喘急者(酒客最多此?。?。

170、橘皮枳實生姜湯:治胸中痞塞,逆滿,短氣,呃逆不止者?!肚Ы稹吩疲褐涡乇?,胸中愊愊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燥,唾沫。

171、橘皮:主治呃逆也,兼治胸痹停痰,鎮(zhèn)咳、鎮(zhèn)嘔、鎮(zhèn)痙、健胃。

172、噦逆、小兒吐乳、百日咳:橘皮竹茹湯、茯苓飲,加半夏極效。

173、《外臺》茯苓飲:治心下痞硬而悸,小便不利,胸滿自吐宿水,本方以加半夏為佳。腹證:心下痞硬,上腹膨滿。

174、枳實薤白桂枝湯:治胸痹,胸腹?jié)M痛,嗝噎上逆者。

175、薤白:為溫性解凝藥,主治心臟性喘息、心臟神經痛,有特效。

176、瓜蔞:為冷性之消炎解凝藥,主治心肺原因性喘咳胸痛,有特效。

177、喘息咳唾,胸背痛:瓜蔞薤白白酒湯、瓜蔞薤白半夏湯。

178、桔梗:主治濁唾腫膿(膿痰、膿涕、膿血),兼治咽喉痛。

179、芍藥甘草湯(《朱氏集驗方》去杖湯):《醫(yī)學心悟》治腹痛如神。

180、甘草大棗腹證:右側腹直肌痙攣,不問老少男女,與本方頗佳。

181、人參證:心下痞硬。

182、甘遂半夏湯腹證:心下堅,腹?jié)M,有青筋者(肝硬化腹水)。

183、十棗湯(朱雀湯)腹證:心下痞硬滿,咳嗽頻發(fā),痛引胸脅。

184、葶藶大棗瀉肺湯:治浮腫咳逆,喘鳴迫塞,胸滿強急者。

185、甘遂、大戟、芫花、葶藶子:此四藥者,為主治瀉下胸廓之停水的峻藥,但以甘遂為最有力,大戟、芫花次之,葶藶子更次之。雖皆主治胸痛及咳嗽喘鳴,但前三者鎮(zhèn)痛作用為主,喘咳作用為客;后者治喘咳作用為主,鎮(zhèn)痛作用為客。

186、大陷胸湯腹證:結胸,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

187、小陷胸湯:治心下結痛而氣喘悶者,食積及痰壅滯而喘急者。

188、柴陷湯加竹茹:胸痛,短氣,咳嗽甚,納少者。

189、貝母:為祛痰排膿藥,主治胸膈郁結痰飲,與桔梗大同小異。

190、瓜蒂散:治胸中痞硬,心中溫溫欲吐者;大柴胡湯:治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

191、清熱瀉火方:大黃黃連瀉心湯、甘草大黃湯(大黃、黃連、甘草)、瀉心湯、黃連解毒丸。

192、大黃黃連瀉心湯:消炎、止血,治衄血、氣疾、癇證、偏枯等。腹證:心下痞,按之濡,腹底有抵抗。

193、參連湯(人參、黃連,方出《丹溪心法》,名見《萬病回春》):治脾胃虛熱,下痢噤口不食者。腹證:心下痞,按之濡,腹底無抵抗。

194、黃連:主治心中煩悸(心臟觸診有熱、精神不安),兼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李東垣:凡眼爆發(fā)赤腫,不可忍者,宜黃連、當歸;宿食不消,心下痞滿者,宜黃連、枳實。

195、瀉心湯(三黃湯、三黃丸、三黃瀉心湯、三黃瀉心丸、集驗大黃散、金花丸):此方不僅治吐血、衄血,即下血、尿血、齒衄、舌衄、耳衄等,一身九竅出備者,無不治之,誠為血證之玉液金丹也。能解宿酲,甚妙。治療氣逆血暈、逆經錯經、出血不止、中風偏枯、癲癇、譫語、驚搐、心膈實熱、狂躁面赤等。

196、黃芩:主治心下痞,兼治胸脅滿,嘔吐,下利。

197、黃連、黃芩:皆治療“充血或炎性機轉”諸證,如心下痞、腹痛、吐利、出血等。

198、劉完素曰:懊憹者,煩心熱燥,悶亂不寧也。

199、梔子豉湯腹證:虛煩,心下部至腹底皆軟弱者。

200、梔子:主治因充血或炎性機轉之劇性心煩,兼治發(fā)黃、出血。

201、豆豉:為消炎解熱性之解毒藥,有作用于腦及心臟之特能。

202、黃柏:為消炎性收斂藥。

203、梔子干姜湯(《楊氏家藏方》二氣散):治陰陽痞結,咽膈噎塞如梅核,妨礙飲食,久而不愈,即成反胃者。

204、黃連解毒湯及丸(《外臺秘要》稱大黃湯,《皇漢醫(yī)學》略稱黃解丸):黃連、黃芩、梔子、大黃,為瀉心湯與梔子豉湯去香豉合方。

205、第二黃連解毒湯及丸(《外臺秘要》引《崔氏方》,即后世所謂黃連解毒湯及丸,《醫(yī)學心悟》稱三黃解毒湯):黃連、黃芩、梔子、黃柏,為瀉心湯去大黃與梔子柏皮湯去甘草合方。

206、黃連解毒湯、第二黃連解毒湯:治壯熱狂躁,睡臥不安,唇燥舌赤,經血暴下,熱盛煩嘔,呻吟錯語,解酒毒,有神效。凡諸瘡毒至心中煩躁者,不拘長少,宜用此方,藥味簡粹,功驗卓絕,蓋軒岐千古之圣劑也。

207、溫清湯(明·龔廷賢《萬病回春》):四物湯與第二黃連解毒湯合方,治婦人經脈不住,或如豆汁,無色相雜,面色萎黃,臍腹刺痛,寒熱往來,崩漏不止。

208、酸棗仁:為收斂性神經強壯藥,故不問為不眠,或多眠,或其他,茍神經證而屬于虛證宜收斂者,悉皆主治之。

209、酸棗仁湯:治貧血虛弱,虛煩不得眠,心尖心下有虛悸。

210、黃芩湯:治下利,腹拘急,心下痞者;嘔者,加半夏生姜。《類聚方廣義》曰:治痢疾,發(fā)熱腹痛,心下痞,里急后重,便膿血者,加大黃;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加大黃?!段鹫`藥室方函口訣》曰:此方為少陽部位下痢之神方。

211、《外臺》六物黃芩湯:半夏瀉心湯去黃連加桂枝,治心下痞硬,干嘔下利而上沖者。

212、三物黃芩湯(又名苦參湯):治四肢苦煩熱,唇干舌燥,手掌煩熱,有赤紋者?!段鹫`藥室方函口訣》曰:婦人血證頭痛有奇效。

213、苦參:為有力之解熱藥,兼有殺蟲殺菌作用。

214、炙甘草湯(復脈湯):治脈結代、心動悸,肺痿吐涎沫。腹證:本方以地黃為主藥,則有臍下不仁及煩熱,及心尖及腹部大動脈悸動亢進。

215、肺痿:濁吐腥臭、口舌糜爛,用炙甘草湯加桔梗,口舌糜爛以地黃為主要作用。

216、麻子仁:為黏滑性緩下藥,有緩弱消炎作用。

217、麥門冬湯加地黃連石湯:治咳血不止,鼻衄不止。

218、麥門冬湯:治療咳嗽火逆上氣,咽喉不利,痰聲不濕者?!吨夂髠浼狈健吩唬褐畏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曰:小兒久咳,此方加石膏,有妙驗?!堕俅皶啊吩唬貉屎砻訝€,音啞不出,加桔梗、山豆根。

219、竹葉石膏湯證:煩渴,咳嗽,呼吸淺表,食欲不振,常伴惡心,腹部凹陷,概有肉脫羸瘦、疲勞困憊之狀,脈虛數(shù)無力,皮膚及口唇、口腔黏膜多枯燥,舌干燥,有白苔。

220、竹葉石膏湯加桔梗、杏仁:治發(fā)熱、煩渴、咳嗽、脈虛數(shù),有外感之狀者。

221、竹葉、竹茹:皆為清涼藥,兼有鎮(zhèn)咳、止血作用。

222、麥冬:為黏滑性消炎藥,且為鎮(zhèn)咳、強壯、強心、利尿藥。

223、小半夏湯:治吐而不渴者,加橘皮益妙,即合橘皮湯之意。此方雖為嘔吐之主藥,若嘔吐而渴,飲而復嘔吐,嘔渴俱甚者,非此方為主治也,宜選用小半夏加茯苓湯、五苓散、茯苓澤瀉湯。

224、小半夏加茯苓湯: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

225、大半夏湯:治嘔而心下痞硬者,或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者。

226、半夏厚樸湯:治咳嗽,咽中異物感,咽中噎塞,聲音嘶啞,惡心嘔吐,眩悸者。

227、蘇葉、蘇子:有亢奮性發(fā)汗,鎮(zhèn)咳,健胃,利尿藥,兼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毒(魚蝦毒)作用。

228、半夏干姜散:特有此創(chuàng)方者,恐仲景欲示此方包含小青龍湯、半夏干姜人參丸、半夏瀉心湯之方意。

229、半夏瀉心湯:治嘔而心下痞硬,腸鳴下利者。治水熱并結之嘔吐、噦逆、下利,有特效。

230、甘草瀉心湯:治口糜瀉,口中糜爛,目赤腫痛,腸鳴腹瀉。亦治夢游、癔癥。

231、生姜瀉心湯:治噫氣干嘔,吞酸嘈雜,腸鳴下利。服用此方治療腹瀉,可有瞑眩反應,出現(xiàn)腹瀉加重,但大瀉之后,其病若失。

232、腹脹鑒別:自心下處處脹者,用大柴胡加厚樸湯;自小腹脹者,大黃牡丹湯證(瘀血)較多。

233、旋覆代赭湯:治噯氣頻頻,噯后不舒,心下痞硬,大便秘結。周揚俊曰:余用此方,治反胃噎食,氣逆不降者,有神效。

234、旋覆花:為健胃利尿藥,兼有治噯氣之特能。

235、代赭石:收斂、止血、補血。

236、干姜黃連黃芩人參:治胃反下利,吐逆不受食,心胸郁熱,胸膈煩悶,心下痞硬。與生姜半夏諸嘔吐之藥,無寸效者,有特效。

237、黃連湯:治心煩,心下痞硬,腹痛,嘔吐上沖者。

238、黃連阿膠湯:治心中悸而煩,不得眠者,或久痢便膿血,腹中熱痛。

239、白頭翁湯:為消炎收斂劑,治熱利下重,渴欲飲水,心悸腹痛者?!斗捷涊r》曰:白頭翁有治痢熱之殊效,屢用之而奏效。湯本求真:里急后重,排黏血便,恰如赤痢者,白頭翁加大黃湯而速愈。

240、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治白頭翁湯證,而有血證急迫者,如黏血便、血便、子宮出血等。

241、白頭翁:為消炎性收斂藥,有作用于大腸之特能。

242、秦皮:為消炎性收斂藥。

243、木防己湯:治水病喘滿,心下痞堅,煩渴而上沖者。本方治浮腫性腳氣(水腫病)及心臟瓣膜病代償機能障礙性水腫得捷效。

244、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治木防己湯證,不煩渴,而小便不利,痞堅甚者。

245、木防己加茯苓湯:為吉益南涯所創(chuàng)設,治木防己湯證兼有茯苓證者,癥見:水腫,短氣,小便不利,心悸,目眩。湯本求真:木防己加茯苓芒硝湯:治急性尿閉證,速效。

246、防己:有消炎緩下作用,兼利尿藥。

247、小承氣湯:治腹?jié)M而大便硬者??芍委熛壬起囍嗍茸C。

248、大黃:為冷性瀉下藥,主通利結毒也,治胸滿、腹?jié)M、腹痛,及便閉、小便不利,兼治發(fā)黃、瘀血、腫膿。

249、厚樸:主治胸腹?jié)M也,兼治腹痛。治宿食不消、去結水、化水谷、止吐酸水,即治因食毒或食兼水毒之胸腹?jié)M。

250、枳實:主治心下、肋弓下及腹直肌結實之毒也,兼治胸滿、胸痹、腹?jié)M、腹痛。

251、小承氣湯:大黃為君,枳實為臣,厚樸佐之;厚樸三物湯:厚樸為君,枳實為臣,大黃佐之;厚樸大黃湯:厚樸為君,大黃為臣,枳實佐之。

252、厚樸七物湯:厚樸三物湯合桂枝去芍藥湯增生姜二兩,治腹?jié)M發(fā)熱,上逆,嘔者。

253、大承氣湯:治腹堅滿,或下利臭穢,或燥屎者?;驉簾嶙d語,腹?jié)M便閉,口渴舌黑,脈沉實者。腹證:臍部中心及上下左右堅滿,抵抗力大,而心下及少腹無變化。

254、白苔為小柴胡湯證,黃苔為小柴胡湯加大黃或大柴胡湯證,黑苔為大承氣湯證。舌上芒刺,為熱傷津液,疫毒最重,急當下之,用柴胡去半夏加瓜蔞,加地黃、麥冬,或麥門冬湯加瓜蔞根。

255、小便閉而至于涓滴不通,小腹硬滿而悶亂,用種種利水藥而不通,因而大便秘堅者,則宜用大承氣湯。大便一通,小便亦自通矣。此所謂“欲得南風,須開北牖”“欲導潴水,須開支河”。

256、芒硝:主軟堅,治心下痞堅、心下石硬、小腹急結、結胸、燥屎、大便難,兼治宿食、腹?jié)M、小腹腫痞等諸般難解之毒?!侗静輦湟罚耗苁帨烊怪疅?,推陳致新,治陽強之病。

257、大黃甘草湯(《古今醫(yī)鑒》為老軍散,取國老將軍之意),治大便秘閉而急迫者,或食已即吐,大便不通者。

258、調胃承氣湯:治大便不通,心煩譫語,或消中而渴,飲食多者,或齒齦腫痛,出血不止。腹證:腹不滿,于臍中心之腹底及上下左右有凝結而覺抵抗,且有壓痛者。

259、白虎湯:治大渴引飲,身熱煩躁,唇舌燥裂,脈洪大或滑數(shù)者,或赤斑熱劇、口渴煩躁,或中暑,大渴引飲,身熱煩躁。

260、石膏:主治煩渴,兼治譫語、煩躁、身熱。凡病煩躁者,身熱者,譫語者,及發(fā)狂者,齒痛者,頭痛者,咽痛者,其有煩渴之證也,得石膏而其效核焉。湯本求真:口苦干燥,尿色赤濁為主,煩渴為副?!侗静輦湟罚簽榘l(fā)斑發(fā)疹之要品,用之尠(xiǎn)少,則難見功。

261、知母:主治煩熱,為一種解熱藥。

262、粳米:淀粉豐富,滋養(yǎng)強壯,緩和包攝,清涼止渴。

263、白虎加人參湯:《活人辨疑》為化斑湯,治赤斑,口燥渴,中暍者。《保赤全書》為人參白虎湯,治暑盛煩渴,痘出不快。

264、白虎加桂枝湯:治療白虎湯證而上沖者。

265、橘皮大黃芒硝湯:治心胸間有宿滯而結者,或飲食傷,吐下后,心胸不爽快,噯氣吞酸。

266、茵陳蒿湯:此方為治發(fā)黃之圣劑,治一身發(fā)黃,心煩,大便難,小便不利者。若心下郁結者,可用大柴胡湯合茵陳蒿湯,或大柴胡湯合梔子大黃湯。

267、茵陳:為消炎性利尿藥,有治黃疸之特能。

268、大黃硝石湯:治發(fā)黃,小便不利,大便不通,腹?jié)M有塊者。

269、梔子厚樸湯:治胸腹煩滿者。

270、厚姜半甘參湯:治胸腹?jié)M而嘔者。

271、凡當瘀血上沖,必發(fā)于左腹部,且沿同側腹直肌,不憑右側而現(xiàn);氣及水毒上沖之際,必發(fā)于右腹部,且隨同側之腹直肌而上,不憑左側而現(xiàn)。頭痛亦從此原則。

272、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丸加大黃、當歸芍藥散:左脅下拘攣,即左腹直肌痙攣;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右脅下拘攣,即右腹直肌痙攣;后兩方加白術、附子,治療風濕病關節(jié)疼痛。

273、祛瘀劑:大黃牡丹湯、桃核承氣湯、桂枝茯苓丸、當歸芍藥散、土瓜根散、下瘀血湯、抵擋湯、大黃蟅蟲丸、鱉甲煎丸。

274、桃核承氣湯:治血證,小腹急結(小腹堅痛、小腹急痛、小腹拘急)而上沖者。

275、桂枝茯苓丸:治男女有瘀血而腹拘攣,上沖,心下悸者。腹證:左側腹直肌痙攣,臍下觸知軟弱凝塊,按之微痛,不及大黃牡丹湯之小腹腫痞,及抵擋湯之小腹硬滿之高度?!稘幘V目》曰催生湯、奪命丸:治胞衣不下,胎死腹中。《婦人良方》曰奪命丹:治婦人小產,下血過多,子死腹中,此方系異人傳授,至妙也?!斗捷涊r》:此方于產前則催生,在產后則治惡露停滯?!额惥鄯綇V義》:治孕婦顛仆,子死腹中,下血不止,小腹攣痛,用之則胎即下,加大黃煎服為佳。

276、桃仁:為消炎性祛瘀血的解凝藥,兼有鎮(zhèn)咳,鎮(zhèn)痛,緩下,殺蟲,殺菌作用。

277、牡丹皮:本藥作用酷似桃仁,其所異者,桃仁以祛瘀血、鎮(zhèn)痛、緩下作用為優(yōu),牡丹皮以消炎、止血作用為優(yōu)。

278、大黃牡丹皮湯:治療臍下有結毒,按之則痛,及便膿血者。腹證:臍下部有凝塊,或有堅塊,按之則疼痛者。湯本求真:與闌尾對應的左側腹部有一凝塊或堅塊,按之則疼痛者,為其腹證。

279、大黃牡丹皮湯加薏苡仁:治大黃牡丹皮湯證,兼有薏苡仁證者。

280、大黃牡丹皮湯去芒硝加薏苡仁:治大黃牡丹皮湯證,兼有薏苡仁證,而無堅塊者。

281、大黃牡丹皮湯去大黃芒硝加薏苡仁(即葦莖湯去葦莖加牡丹皮):治大黃牡丹皮湯證,兼有薏苡仁證,而不可下者?!斗捷涊r》中此方曰瓜子仁湯,治產后惡露,或經行瘀血作痛,或作腸癰者?!肚Ы鸱健分写朔皆荒c癰湯,治腹中?痛,煩痛不安,或脹滿,飲食不下。

282、冬瓜子:為消炎性利尿兼緩下藥,而主治癰腫有特能焉。

283、大黃甘遂湯:治小腹?jié)M為敦狀,小便微難,或經水不調者?!额惥鄯綇V義》:大黃甘遂湯和抵擋湯皆主小腹?jié)M,而抵擋湯證,硬滿小便自利,大黃甘遂湯證,小腹膨滿甚而不硬,小便微難。

284、下瘀血湯:治臍下毒痛,及經水不利者。腹證:臍下部之腹底,按之有抵抗而壓痛。

285、蟅蟲:為一種祛瘀血藥,比桃仁、牡丹皮則主治其更陳舊者。

286、土瓜根散:治臍旁小腹?jié)M而拘攣者,婦人有經水不利,或下白物。男子因血證而時腹痛,且有小腹拘急者。

287、土瓜根:為祛瘀血的利尿藥,兼有消炎排膿作用。

288、抵擋湯:治小腹硬滿,小便自利,發(fā)狂者;喜忘,大便硬,色黑者;脈浮數(shù),善饑,大便不通者;經水不利者;腹不滿,其人言我滿者;男子膀胱滿急,而有瘀血者。腹證:小腹硬滿或小腹硬。比桂枝茯苓丸、桃核承氣湯、下瘀血湯、土瓜根散之瘀血沉結頑固。《婦人大全良方》:以此方去大黃,加地黃,名通經丸。

289、水蛭:治女子月閉、無子,逐惡血、瘀血,破血癥、積聚,利水道,溶解凝血。

290、虻蟲:作用同水蛭,逐瘀血,破血積、堅痞、癥瘕,通利血脈及九竅。

291、大黃蟅蟲丸:治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者。湯本求真:血結甚者,左手脈常相失。

292、蠐螬:為祛瘀血藥,與水蛭、虻蟲大同小異。

293、干漆:為驅逐陳舊瘀血,發(fā)揮殺蟲殺菌作用。

294、起廢丸:大黃、桃仁、干漆、反鼻霜(蝮蛇之黑燒者);第二起廢丸:地黃、桃仁、干漆、反鼻霜。主治陳舊性瘀血,與下瘀血湯、抵擋湯丸無異。本方加牛膝,名漆膝丸。

295、麻子仁丸:治平日大便秘者。

296、己椒藶黃丸:治腹?jié)M,口舌干燥,二便澀滯者。

297、椒目:為溫性刺激的利尿藥,主治腹水有特能。

298、走馬湯(巴豆、杏仁):治心痛腹痛,胸腹暴脹,喘急息迫,大便不通者;及寒疝、陰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絞痛,自汗出,欲死之方。

299、紫圓方(巴豆、杏仁、代赭石、赤石脂):治胸腹結毒,或腹?jié)M不大便,或有水氣者。孫思邈創(chuàng)方,稱此方無所不療,雖下之,亦不至虛也。

300、理氣湯:半夏厚樸湯合橘枳姜湯。

301、三物備急散(大黃、干姜、巴豆):治心腹卒痛,食滯腹痛。

302、巴豆:《本草備要》開竅宣滯,去臟腑之沉寒,為斬關奪門之將。本藥含巴豆油,為瀉下作用之峻烈者。

303、大黃附子湯:治脅下偏痛,發(fā)熱者;或腹絞痛,惡寒甚,大便不通者。《勿誤藥室方函口訣》曰:蓋大黃與附子為伍者,皆非尋常之證,如附子瀉心湯、溫脾湯亦然,凡頑固偏僻難撥者,皆涉于陰陽兩端,故為非常之伍。附子與石膏為伍亦然。

304、芍甘黃辛附湯:吉益南涯創(chuàng)方,大黃附子湯與芍藥甘草湯合方。

305、大烏頭煎:治繞臍絞痛,自汗出,手足厥冷,脈沉弦者。

306、烏頭桂枝湯:治腹中絞痛,手足逆冷,或不仁,或身疼痛者。

307、烏頭湯:治骨節(jié)疼痛,不可屈伸;及腹中絞痛,手足厥冷者。

308、甘草干姜湯:吐涎沫而不咳,遺尿,小便數(shù)者。

309、理中丸:治心下痞硬,小便不利;或急痛,胸中痹者;心下痞,喜唾;心下痞硬,嘔吐下利。

310、附子理中丸:術與附為伍時,有附子湯、真武湯之意,效能驅內濕,與四逆湯意稍異,四逆湯是以下利清谷為第一目的,此方以吐利為目的也。

311、枳實理中湯:明·陶節(jié)庵《傷寒全生集》創(chuàng)方,理中湯加枳實、厚樸、砂仁、桔梗,治吐下后,心下痞,此方妙。

312、術附合劑:《近效方》術附子湯、白術附子湯、甘草附子湯、天雄散、桂枝芍藥知母湯、黃土湯、附子湯、真武湯。

313、大建中湯:治胸腹大痛,嘔而不能飲食,腹皮起,如有頭足者。

314、蜀椒:為溫性刺激的殺蟲殺菌藥,兼有健胃祛風,解凝利尿作用。

315、吳茱萸湯:治食谷欲嘔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者;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嘔而胸滿,心下痞硬,四肢厥冷者;吞酸嘈雜者。

316、吳茱萸:本藥作用酷似蜀椒,但強于治水毒上攻。治厥陰頭痛,少腹冷痛,嘔逆吞酸,痞滿噎膈。

317、干姜附子湯:治下利煩躁而厥者。

318、四逆湯:治四肢厥逆,身體疼痛,下利清谷,或小便清利者。

319、附子粳米湯:治腹中雷鳴切痛,嘔吐,惡寒者。

320、薏苡附子散:治胸中痹,惡寒,或浮腫者。

321、薏苡附子敗醬散:治一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者;或鵝掌風之手足皮癢;或身有瘡癤,肌膚不仁,不知痛癢。

322、敗醬草:為消炎、解凝、排膿性之利尿藥,兼有祛瘀血作用。

323、天雄散:治失精,臍下有動,上沖惡寒,小便不利者。

324、膠艾湯:治漏下,腹中痛,及吐血、下血者。《千金》治婦人產后,下血不止之神方。

325、川芎:為溫性強壯藥,有去貧血性瘀血之特能。

326、當歸:作用與川芎大概無異,然強壯作用則盛之。

327、艾葉:為溫性收斂性止血藥,兼有強壯作用。

328、當歸芍藥散:治婦人腹中絞痛,兼有眩冒、心下悸、肉瞤筋惕、小便不利。腹證:小腹至胸下攣急,即左腹直肌攣急。腹部稍軟弱,而胃內必有停水。湯本求真:婦人之胃及子宮痙攣,有宜用本方者,有奇效。

329、黃土湯:治下血、吐血、衄血、血尿、子宮出血,四肢不仁,或冷痛者,或煩熱(地黃證)與惡寒(附子證)交互,或四肢手足煩熱厥冷交替。腹證:腹部軟弱無力,臍下不仁,心下痞滿。

330、黃土:為溫性收斂藥,有鎮(zhèn)吐止血之特能。

331、附子湯:治身體攣痛,小便不利,心下痞硬,或腹痛;或背惡寒,身體痛,手足冷,骨節(jié)痛。

332、真武湯: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去甘草、大棗加附子,即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證的陰證。治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僻地,腹痛,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或咳,或嘔,或下利者。

333、《易簡方》(宋·王碩):真武湯,不惟陰證傷寒可服,若虛勞之人,憎寒壯熱,咳嗽下利,皆亦服之,因易名為固陽湯。

334、通脈四逆湯:治四逆湯證,吐利厥冷甚者。

335、白通湯:治下利腹痛,厥而頭痛者;白通加豬膽汁湯:治白通湯證而厥逆,干嘔,煩躁者。

336、蔥白:為溫性興奮藥,兼殺蟲殺菌作用。

337、豬膽汁:為有力之興奮藥,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解毒之特能,兼有鎮(zhèn)吐、催吐、緩下之作用。

338、桃花湯:治腹痛下利,便膿血者。

339、赤石脂:有收斂、止血、止瀉作用。

340、赤石脂禹余糧丸:下利,小便不利者。

341、禹余糧:有收斂作用,治下利、血崩。

342、烏梅丸:治吐蛔,久利,或胃反,禁口痢。

343、烏梅:為清涼性收斂藥,兼有殺蟲、殺菌、贅肉腐蝕作用。

344、當歸四逆湯:為桂枝湯變方,去生姜,代以細辛,更加當歸、通草,而增大棗也。治四肢厥冷,或凍瘡,手足冷,脈細無力。腹證:腹皮拘急,似桂枝加芍藥湯和小建中湯之腹狀;且左臍旁天樞上下有攣痛者,似當歸建中湯、當歸芍藥散證;右小腹腰間有結聚。

345、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治手足厥寒,腹中拘攣,內有久寒,脈微欲絕者;或因冷氣沖逆而致腹痛,吐利,或轉筋者。

346、通草:為消炎性利尿藥,兼有鎮(zhèn)痛、排膿、通經作用。

347、四逆加人參湯:治下利惡寒,手足厥冷,脈微,或心下痞硬者。

348、茯苓四逆湯:治手足厥冷而煩躁者;手足厥冷,肉瞤筋惕者;心下悸,而惡寒,腹拘急,下利者。

349、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治通脈四逆湯證,而干嘔,煩躁不安者。

350、葵子茯苓散:治小便不利,心下悸而腫滿者。

351、葵子:為黏滑性利尿藥,兼有緩下作用。

352、蒲灰散、滑石白魚散、茯苓戎鹽湯:治小便不利,淋瀝難通。

353、蒲灰:即香蒲草之燒灰,為消炎性利尿,兼止血藥。

354、亂發(fā):即血余炭,為清涼性止血藥。

355、白魚:即鯉魚,味甘性平,為利尿藥。

356、戎鹽:即青鹽,味咸性寒,為解凝性利尿藥。

357、麻黃醇酒湯:治喘而發(fā)黃,而身微痛者。

358、半夏麻黃丸:治心下悸,喘而嘔者。

359、赤丸:治心下悸而有痰飲,嘔而腹痛,惡寒,或微厥者。

360、蜀漆散:治寒熱發(fā)作有時,臍下有動者。

361、云母:味甘性平,有殺蟲殺菌作用。

362、礬石湯:治腳氣痿弱不仁,腳氣沖心者。

363、礬石:即明礬,有收斂、消炎、催吐、防腐作用。

364、硝石礬石散:治一身悉黃,腹脹如水狀,大便黑,時溏者。

365、硝石:即硝酸鉀,有消炎、利尿、解凝作用。

366、礬石丸:治經水不利而下白物者。

367、蛇床子散:治下白物而陰中癢,或有小瘡者。

368、蛇床子:為溫性收斂消炎藥。

369、葦莖湯:治肺癰吐膿血臭痰,兼有微熱,胸中甲錯者。

370、葦莖:為消炎性排膿藥。

371、當歸生姜羊肉湯:治寒疝,腹中痛,脅痛里急者。

372、柏葉湯:治吐血不止,或咳血干嘔,煩熱腹痛,脈微無力者。

373、側柏葉:為收斂性止血藥。

374、牛膝:為祛瘀血藥。

375、輕粉、水銀:有殺蟲、殺菌、解凝、驅梅作用。

376、土茯苓:為解凝性利尿藥。

377、龍葵:為強壯性消炎藥。

378、反鼻霜:蝮蛇之黑燒者,為興奮強壯性之溫藥,兼有鎮(zhèn)痛鎮(zhèn)痙,止瀉止血,排膿治創(chuàng)。鼴鼠霜、鹿角霜與此大同小異,作用稍弱。

379、爐甘石:為收斂性消炎藥。

380、海浮石:為消炎性利尿藥。

381、蕎麥:為冷性緩下藥。

382、青礞石:為沉降性利水藥。

383、白芥子:為溫性刺激藥,兼有利尿作用。

384、牽牛子:為峻下藥(主瀉水),兼有利尿作用。

385、桃花:為峻下劑。

386、雄黃、砒石:殺蟲殺菌作用。

387、石膏黃連甘草湯:治心煩大渴者。

388、芎黃散(應鐘散):治諸毒上沖頭面頸部而難治,大便不通者。

389、如神丸(仲呂丸):大黃、甘遂、牽牛子,治腹脹水腫,小便不利,不大便者。

390、滾痰丸(南呂丸):大黃、甘遂、黃芩、青礞石,治胸中苦煩,痰喘者。

391、控涎丹(姑洗丸):甘遂、大戟、白芥子、蜂蜜,治痰喘,胸中不了了,或背痛者。

392、硝石大圓(夾鐘圓):大黃、芒硝、人參、甘草,治腹中結痛,心下痞硬。

393、人參大黃丸(大簇丸):大黃、黃芩、人參,治心下痞硬,大便難者。

394、桃花大黃湯:桃花(現(xiàn)年桃花,往年不宜)、大黃,治水氣有停滯,小便不利,身腫脹者。

395、薏苡仁圓:薏苡仁、大黃、土茯苓,治小兒頭瘡及胎毒諸瘡。

396、腋臭折藥:輕粉、礬石、爐甘石,外用,涂腋下。

397、伯州散:反鼻霜、津蟹霜(鼴鼠霜代之)、角石霜(鹿角霜代之),治一切之瘡瘍惡毒,已成膿者則潰膿,未成膿者則內消,實可謂外科之圣方也。此方于癰,歷試歷效,妙不可言。

398、梅肉散:輕粉、巴豆、干梅肉、山梔子(此二物為霜,能解惡肉惡血),治諸惡瘡惡毒難解者。

經方后學董洪坦

整理于北京豐臺

201956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伦精品一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版 | 日韩精品一级片免费看| 熟女乱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国产女优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优势| 91亚洲国产—区=区a| 亚洲a级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老太太性生活大片| 亚洲熟女国产熟女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观看黑人| 夫妻性生活真人动作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人妻| 国产水滴盗摄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经典| 欧美色婷婷综合狠狠爱|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有坂深雪中文字幕亚洲中文 | 视频在线播放你懂的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亲近伦片| 午夜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亚洲天堂有码中文字幕视频| 不卡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不卡片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熟女精品| 国产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久精品在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人妻综合一区二区| 午夜福利大片亚洲一区| 欧美国产日韩变态另类在线看|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欧美| 俄罗斯胖女人性生活视频| 亚洲国产四季欧美一区| 亚洲超碰成人天堂涩涩| 区一区二区三中文字幕| 91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果冻传媒精选麻豆白晶晶| 亚洲国产av在线视频| 亚洲香艳网久久五月婷婷| 91人妻人人澡人人人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