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怎樣才能收到這種文章呢? 答案:只需要點擊上邊的《魯王文化》關(guān)注即可! “泗水派流根本固,魯府分封世系長” 本期,“魯王文化”公眾號繼續(xù)推出《魯王后裔今安在?》系列專題,根據(jù)走訪記錄,綜合譜牒資料,本著客觀講述、審慎考證的態(tài)度,帶讀者去追尋那些幾乎淹沒于歷史風(fēng)煙中的堅韌力量,也從側(cè)面展示在歷史動蕩的大背景下,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魯王后裔今安在? 《魯府屯廠 朱分前后》
沈官屯位于兗州新兗鎮(zhèn)西部,始建于明朝。據(jù)清嘉慶年間(1796—1820)石碑記載,該村原名沈國清屯,是明魯王府、曲阜衍圣公府、任城衛(wèi)三處種地的屯廠。沈國清是管理這個屯子的官吏,當時以他的名字做了村名。后來群眾習(xí)稱“沈官屯”(有志書稱“沈國屯”)。 沈官屯朱姓相傳是明魯王后裔,但有前朱、后朱之分,前朱早于后朱來到沈官屯。對后朱自稱魯王后裔,前朱并不認可,二者存在爭議。 前朱家譜上世紀被焚毀,近些年在一位臺灣同宗的幫助下,他們制定了一頁朱氏家譜,以繁體打印,鑲在相框中,由字輩和世系兩部分組成,字輩排列為“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宏。振舉希連達,康莊遇本寧。明利福有德,山來洞祥仙。識遠文發(fā)憲,化成萬里天”。從世系表來看,本支朱氏始祖為“朱振祖”,此后為朱舉?-朱希?-朱連奎-朱達文-朱康和……,最低已到福字輩。有個問題需要注意,舉、希兩輩不知其名,更早的振字輩卻知名諱,十分可疑,所以,“朱振祖”很像一個化名,理解為“振字輩始祖”似乎比較合理。 關(guān)于后朱,走訪得知,先祖朱文登、朱元登兄弟在清朝從晾衣井遷來沈官屯。朱文登早逝,其夫人曾被授予貞節(jié)牌坊。他們字輩從莊字輩開始與前朱一致。因與前朱曾有親戚關(guān)系,造成后朱長稱同輩前朱的現(xiàn)象。以上線索,并不足以證明后朱不是魯王后裔,也可能他們曾改過字輩甚至改過姓,這在明清之際風(fēng)聲鶴唳的年代是很常見的。要理清后朱的歷史還需要從晾衣井朱氏著手進一步探尋。 (資料不斷更新中,歡迎在文末留言參與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