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中秋佳節(jié)
韓敏玲
再過五天時間就到“八月十五”,也就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自古以來,很多文人墨客作詩賦詞,最為經典的當屬蘇軾《水調歌頭》里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詩句讓中秋節(jié)詩意綿綿,滿懷憂傷。在我的意識里中秋節(jié)是城里人的叫法。我從小生活在農村,還是覺得叫“八月十五”更為親切,“八月十五”似乎更通俗、親切、接地氣,更富有鄉(xiāng)土人文氣息。情味。印象中,我還是特別懷念小時候的八月十五,每年在這一天家中的院子中間擺滿各種好吃,奶奶說:這叫供月。晚上我坐在奶奶身旁,聽她老人家講述著“月宮里嫦娥和玉兔”的故事,而這些只是聽聽而已,時而當真,時而幻想。只盼著趕緊供完把好東西分給我和弟弟吃。每年快到“八月十五”時,女婿都會帶上豐厚的禮品去看望岳父岳母,這算是鄉(xiāng)村里過中秋節(jié)最正式,最隆重的講究。記憶中的“八月十五”經常下雨,又是秋忙時節(jié),家里的農活總是干不完,我們每天放學回家后放下書包都著急的幫著家人收豆子和玉米,雖然在當時總是會心生抱怨,但現(xiàn)在想起仍是我童年記憶中一段美好的回憶。而如今社會發(fā)展快速發(fā)展,離中秋節(jié)還有一兩個月,網絡、電視、報紙、街頭到處都是賣月餅的廣告。各大超市,大街小巷各種精美包裝,口味繁多式樣各異的月餅數(shù)不勝數(shù),但在我還是喜歡記憶中奶奶在“八月十五”做的各種餡的月餅,因為它里面包含的是滿滿的幸福與寵愛。
日子一晃,如今的我們已經成家立業(yè),各奔東西,幾乎沒有機會在村里過中秋節(jié),雖中秋列為法定假日利于民族傳統(tǒng)與文化的發(fā)揚。這一天是為了讓人們闔家團圓,在中秋節(jié)的懷抱中享受良辰美景、賞心樂事,感念花好月圓、全家歡樂。但作為一名交通人我很多節(jié)日是無法團圓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沒有正常的周末和節(jié)假日,每到節(jié)假日其實是收費站最忙的時候,我們在為廣大司乘快速、平安出行“保駕護航”。每個人的工作也許不同,但他們的目的都一樣,就是為了家庭幸福、社會和諧。也許今天我們沒有和家人團聚,但也正是有了千千萬和我們一樣堅守在一線的不同工作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才讓更多的人能夠團圓,這也是一種幸福。祝愿能回家過節(jié)的人們,回到我如此懷念,記憶中的“八月十五”,真切地去感受那種簡約、純真和質樸的節(jié)日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