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是高經濟價值作物,如果管理得當,一畝可收益5-6萬,但是種植成本也很高,如果碰到病蟲害爆發(fā),輕則減產,重則絕收,所以病蟲害防治一定要注意,下面總結常見的草莓病蟲害高清圖譜,以及發(fā)生時期和防治藥劑,希望對更多的種植草莓有幫助! 病害 1 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發(fā)生在育苗期(匍匐莖抽生期)和定植初期,結果期很少發(fā)生。 一般發(fā)病率在50%以上,尤其是育苗季,一旦發(fā)生炭疽病,整塊苗田的苗子很可能全部染病。主要危害匍匐莖、葉柄、葉片、托葉、花瓣、花萼和果實,造成局部病斑和全株萎蔫枯死。 匍匐莖、葉柄、花莖發(fā)病癥狀都表現(xiàn)為近黑色的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稍凹陷,潰瘍狀,濕度高時病部可見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匍匐莖和葉柄上的病斑擴展成為環(huán)形圈時,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 短縮莖發(fā)病時先嫩葉失去生機下垂,逐漸枯死,隨著病情加重,則全株枯死。 無病新葉不出現(xiàn)矮化、黃化、畸變癥狀,但是枯死病株根冠部橫切面觀察,可見自外向內發(fā)生褐變,而維管束未變色。 漿果受害,產生近圓形病斑,淡褐至暗褐色,軟腐狀并凹陷,后期也可長出肉紅色黏質孢子堆。 發(fā)生時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預防藥劑:代森聯(lián)、咪鮮胺、辛菌胺、代森錳鋅、二氰蒽醌; 治療藥劑:戊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代森聯(lián)、嘧菌酯、溴菌腈、康普森斑立健。 特效藥配方:斑立健+咪鮮胺或者斑立健+苯醚甲環(huán)唑,對炭疽病效果獨特,在草莓育苗時使用效果較為明顯。 田間管理:移栽成活后打老葉,再結合噴藥防治。 2 青枯病 草莓青枯病是細菌性維管束組織病害,多見于夏秋季高溫時的育苗圃及初栽期。 發(fā)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葉1~2片凋萎脫落,葉柄變?yōu)樽霞t色,植株發(fā)育不良,隨著病情加重,部分葉片突然失水,綠色未變而萎蔫,葉片下垂似燙傷狀。起初2~3天植株中午萎蔫,夜間或雨天尚能恢復,4~5天后夜間也萎蔫,并逐漸枯萎死亡。 將病株由根莖部橫切,導管變褐,濕度高時可擠出乳白色菌液。嚴重時根部變色腐敗。 發(fā)生時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防治藥劑: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絡氨銅、噻唑鋅、葉枯唑、氫氧化銅、壬菌銅、可殺得三千、康普森枯克、細菌立健 特效藥配方:細菌立健+枯克+康爾根,對青枯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避免重茬,移栽之前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多使用微生物菌劑,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原。 3 細菌性葉斑病 草莓細菌性葉斑病是育苗期和栽植緩苗期的重要病害之一。 初侵染時在葉片下表面出現(xiàn)水浸狀紅褐色不規(guī)則形病斑,病斑擴大時受細小葉脈所限呈角形葉斑,故亦稱角斑病或角狀葉斑病。病斑照光呈透明狀,但以反射光看時呈深綠色。 病斑逐漸擴大后融合成一體,漸變淡紅褐色而干枯;濕度大時葉背可見溢有菌膿,干燥條件下成一薄膜,病斑常在葉尖或葉緣處,葉片發(fā)病后常干縮破碎。嚴重時使植株生長點變黑枯死。 發(fā)生時期:苗期,及8月中下旬-10月上旬 防治藥劑: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乙蒜素、絡氨銅、噻唑鋅、葉枯唑、氫氧化銅、壬菌銅、可殺得三千、康普森細菌立健 特效藥配方:細菌立健+噻唑鋅,對細菌性葉斑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避免重茬,多使用微生物菌劑和菌肥,增加通透性。 4 黃萎病 草莓黃萎病是真菌性維管束組織病害。是移栽期前后發(fā)生較重的病害之一。 初期葉片邊緣水浸狀,葉片、葉柄產生黑褐色長條形病斑,然后葉片萎蔫、缺素,無新葉生長,病株下部葉片變黃褐色時,根便變成黑褐色而腐敗,最終整株地上部分萎蔫、枯死,根部腐爛。有時植株的一側發(fā)病,而另一側健康,呈“半身凋萎”癥狀。 中心柱維管束不變紅褐色。 發(fā)生時期:9月下旬至10月份開始發(fā)病 防治藥劑:敵克松,惡霉靈或甲霜.惡霉靈,申嗪霉素,乙蒜素 無特效配方,整地時最好進行土壤消毒或者高溫悶棚,避免重茬,增施有機肥,特別注意補充有益微生物,移栽時使用土之星微生物菌劑,防止田間積水,避免重茬,移栽時用惡霉靈沾根。 5 芽枯?。⒖莶。?/strong> 芽枯病又稱草莓立枯病,是土壤真菌病害,在整個草莓生育期均可發(fā)病,常與草莓灰霉病混合發(fā)生。 主要危害花蕾、新芽、托葉和葉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莖葉腐敗、根腐和爛果。 植株基部發(fā)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無光澤褐斑,逐漸凹陷,并長出米黃色至淡褐色蜘蛛巢狀菌絲體,有時能把幾個葉片連在一起。 侵害葉柄基部和托葉時,病部干縮直立,葉片青枯倒垂。 開花前受害,使花序逐漸青枯萎蔫,急性發(fā)病時呈猝倒狀。 花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漸萎蔫,呈青枯狀或猝倒,后變黑褐色枯死。莖基部和根受害,皮層腐爛,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 從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現(xiàn)暗褐色不規(guī)則斑塊,僵硬,最終導致全果干腐。 發(fā)生時期:整個草莓生育期均可發(fā)病。 氣溫低及遇有多陰雨天氣易發(fā)病,寒流侵襲或高溫等氣候條件發(fā)病重。 多濕多肥的栽培條件容易導致病害的發(fā)生蔓延。 密閉時間長,通風不及時,密度過大,灌水過多,高溫高濕,發(fā)病早而重。 防治藥劑:多抗霉素,百菌清,異菌脲,肟菌酯等 常與灰霉病混發(fā),注意綜合防治 田間管理:避免重茬,適當稀植,合理灌水,保證通風,降低環(huán)境濕度。 6 根腐病(紅中柱) 草莓根腐病具有極強的傳染性,一經傳播會導致種植的草莓全軍覆沒,分為急性型(草莓紅中柱根腐?。┖?strong>慢性型(草莓黑根腐病)。 引起草莓黑根腐病的主要病原有立枯絲核菌、鐮刀菌、腐霉菌、擬盤多毛孢菌等 引起紅心(中柱)根腐病的主要是疫霉 急性根腐病癥狀為雨后葉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狀,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型發(fā)病后,下部老葉葉緣變紫紅色或紫褐色,逐漸向上擴展,全株萎蔫或枯死。 地上部分外葉葉緣發(fā)黃、變褐、壞死至卷縮,逐漸向心發(fā)展至全株枯黃死亡。根系變褐腐爛,易拔起,縱剖主根,中心變?yōu)槌嗪稚?/p> 發(fā)生時期:9月下旬-12月中旬,紅中柱根腐多發(fā)生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 防治藥劑:甲霜.惡霉靈,霜脲.錳鋅,烯酰.福美雙,四霉素,康爾根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種病原物和環(huán)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病害,注重提前預防,選擇抗病品種,避免重茬,移栽之前最好土壤消毒,發(fā)病初期和中期使用康爾根效果顯著。 7 蛇眼?。ㄈ~斑病)、褐斑病 草莓蛇眼病又稱草莓白斑病、草莓葉斑病、草莓斑點病,在我國草莓栽培區(qū)廣泛發(fā)生。 主要危害老葉,葉柄、果梗、漿果也可受害。 葉片染病初期出現(xiàn)深紫紅色的小圓斑,以后病斑逐漸擴大,病斑中心為灰色,周圍紫褐色,呈蛇眼狀。病斑發(fā)生多時,常融合成大型斑,葉片枯死,并影響植株生長和芽的形成。 果實染病,漿果上的種子被侵害,被害種子連同周圍果肉變成黑色,喪失商品價值。 草莓褐斑病同樣歸屬于葉斑病,主要危害葉片,葉斑近圓形,直徑2~4毫米,邊緣紫褐色,中部黃褐色至灰白色,后期斑面現(xiàn)小黑粒。 發(fā)生時期:10月中下旬-11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中下旬 防治藥劑:嘧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環(huán)唑、氟啶胺、吡唑醚菌酯、溴菌腈、腈苯唑、康普森斑立健 特效藥配方:斑立健+苯醚甲環(huán)唑,對葉斑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避免連作,合理灌水,當控制栽培密度,科學進行施肥避免氮肥過量,在田間進行操作時避免對草莓植株造成傷口。 8 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葉、果實,在果梗、葉柄和葡匐莖上很少發(fā)生。屬于中溫、中濕性病害,是草莓采摘期的主要病害。 葉片染病,發(fā)病初期在葉片背面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層,隨著病情的加重,葉片向上卷曲呈湯匙狀,并產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擴大并葉片背面產生一層薄霜似的白色粉狀物。 發(fā)生嚴重時多個病斑連接成片,可布滿整張葉片;后期呈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焦枯。 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紅色,花蕾不能開放。 果實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層白粉,隨著病情加重,果實失去光澤并硬化,著色變差,嚴重影響漿果質量,并失去商品價值。 發(fā)生時期:11月-12月;3月上旬-4月下旬 防治藥劑:醚菌酯,四氟醚唑,乙嘧酚或乙嘧酚磺酸酯,露娜森,綠妃,康普森白立健 特效藥配方:白立健+乙醚酚或者白立健+醚菌酯,對白粉病效果顯著。 田間管理:控制溫濕度、及時打老葉,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原。 9 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主要危害花、葉和果實。也侵害葉片和葉柄。屬于低溫、高濕性病害,傳播速度快。 發(fā)病多從花期開始,病菌最初從將開敗的花或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淺褐色壞死腐爛,產生灰色霉層。 葉部染病從基部老黃葉邊緣侵入,形成“V”字形黃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圓形壞死斑,其上有不甚明顯的輪紋,上生較稀疏灰霉。 果實染病多從殘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觸地面的部位開始,也可從早期與病殘組織接觸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漬狀灰褐色壞死,隨后顏色變深,果實腐爛,表面產生濃密的灰色霉層。 葉柄發(fā)病,呈淺褐色壞死、干縮,其上產生稀疏灰霉。 發(fā)生時期:11月下旬-翌年4月均可發(fā)生 防治藥劑:異菌脲、腐霉利、嘧霉胺、嘧菌酯、咯菌腈、嘧菌環(huán)胺、啶酰菌胺、腐霉利、康普森灰立健 特效藥配方:灰立健+啶酰菌胺或灰立健+嘧霉胺,對灰霉病、葉霉病效果獨特。 田間管理:適當干燥、及時打老葉、去病果。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原 十 其他 病毒?。?/strong>株高降低,長勢衰弱、退化,新葉展開不充分,葉片無光澤、失綠變黃、皺縮扭曲,植株矮化,坐果少、果實產量低,果實變小,產量下降,果實質量差。做母株苗時,母本苗繁殖系數降低。 枯萎病:主要在開花至收獲期發(fā)生,心葉變黃綠或黃色卷曲,3個小葉中有1-2片變狹或呈船型,多數變硬。葉片變黃,隨后葉緣變褐色,向內萎蔫至枯死。地下根系變黑褐色,葉柄和果柄的維管束變褐色或黑褐色。 果腐?。?/strong>該病在草莓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葉上均可發(fā)生,花、果期連續(xù)多日低溫多雨時,病菌侵襲花、果穗而使田間花、果穗成批急劇變黑枯死,或漿果干腐。青果被害,出現(xiàn)生淡褐色水燙狀斑,并迅速擴大蔓及全果,果實變?yōu)楹诤稚?,后干枯、硬化,似皮革,故亦稱為革腐病。熟果則病部稍褪色失去光澤,白腐軟化,呈水浸狀,似開水燙過,有臭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