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分山茱萸和吳茱萸,雖然名字相似,但山茱萸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采收果實,炮制后呈不規(guī)則的片狀或囊狀,表面紫紅色至紫黑色。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實。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采收,炮制后呈球形或略呈五角狀扁球形,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 兩者性味功效均不同。 吳茱萸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jīng)。偏于溫陽。 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常用于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厥陰頭痛,或者虛寒泄瀉以及肝氣犯胃的噯腐吞酸。 山茱萸酸,微溫?;钴S于肝腎經(jīng)。偏于滋陰固澀。是收斂強壯藥。 能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治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老人尿頻,虛汗不止,心搖脈散等。 所以兩者的區(qū)別還是挺大的。但山茱萸更適于對身體滋補固澀。 尤其人到一定年紀,臟腑虧虛,精血難達耳竅,難免聽力下降。宋代官修醫(yī)書《圣濟總錄》以山茱萸為主藥制成的山茱萸丸,可治久聾。 組成:山茱萸,炮姜,巴豆(去皮殼,炒,別研末)各30克。 近代名醫(yī)張錫純說,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收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故又通利九竅,流通血脈 ,除一切風(fēng),逐一切氣。是治眩暈耳鳴、腰膝酸痛的良藥,用治耳聾再適合不過。 炮姜通行于脾胃肝經(jīng),能燥脾胃之寒濕,除臍腹之寒痞,暖心氣,溫肝,去惡生新,使陽生陰長。是修復(fù)身體的良藥,助山茱萸生精血,通利耳竅。 巴豆,瀉寒積,通關(guān)竅,逐痰行水,殺蟲。將通利耳竅的攔路虎清除,是治耳聾的佳藥。 清代元福輯撰著的《經(jīng)驗方》載,治耳突然聾:巴豆一粒,用蠟裹,針刺通透,塞耳中。實例展示了巴豆的治聾作用。 三味合用,先搗前二味為細末,再加入巴豆,同研勻。絞蔥汁和成丸劑(蔥汁亦有通竅功能)如棗核大,用紗布或是綿布包起來,塞耳中。一頓飯的工夫可能就干了,干了后繼續(xù)換新藥塞。如此五日,應(yīng)該小愈。十日能聽人聲,覺得好了就可以停了。 小小一顆丸劑,干的卻是讓人得聽的大事。 |
|
來自: 當(dāng)歸與地黃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