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位于甘肅西部,是蘭新公路的的大門,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地方。 高臺南邊是祁連山脈,終年積雪;高臺北邊是沙漠,荒無人煙。 西路軍想要向西前進,就必須要經過高臺。 高臺城內的城墻足足有三丈高,在東西兩個方向都有城樓。 天主教堂在城內東街的位置,在北城這邊則是巍峨的大佛寺,西邊是財神樓。 平時的時候,這些名勝古跡在訴說著悠悠歲月;等到戰(zhàn)爭的時候,他們就會成為至關重要的制高點。 疾風在1936年12月30日的晚上在高臺吹過。 紅軍西路軍第五軍軍長董振堂穿著軍裝挺拔的站在疾風中。 董振堂舉起他的右手,然后又重重的放下,當然與此同時他還大聲的喊出了“打”,槍聲在董振堂的話音剛剛落下的時候響成了一片。 等到槍聲過后就是沖天的廝殺聲。 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凌晨,在高臺的制高點到處都是鮮艷的五星紅旗。 馬家軍一開始的時候只是在高臺這個位置經過,不過呢計劃始終趕不上變化,很快中央軍委就對西路軍第五軍下達作戰(zhàn)命令,說是這里是馬家軍要在這里落腳,命令西路軍在這里創(chuàng)建根據(jù)地。 接到命令以后董振堂就帶領著紅五軍在高臺建立根據(jù)地。 馬家軍在這個時候著急了,于是就調集了兩萬多的正規(guī)軍,而且還相繼把青海湟中湟源等二十多個團調到這里來,共計六萬多人,他們分成兩路向西路軍撲來。 馬元海在1937年1月12日的時候率領著兩萬多人,在大炮的配合向向著高臺發(fā)動了進攻。 在這次的戰(zhàn)爭中紅五軍是孤軍奮戰(zhàn),再加上戰(zhàn)爭持續(xù)時間比較長,所以說彈藥等非常緊缺。面對著兩萬多馬家軍的進攻,紅五軍就只好退守到城內,他們依托著城墻和敵人展開激烈的戰(zhàn)斗。 等到1937年1月15日的時候,戰(zhàn)爭已經進行了四天,在這個時候大部分的工事都已經被毀掉,所以說紅五軍的傷亡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紅五軍是固守還是突圍?固守很有可能就是全軍覆滅,而突圍還有很大成功的希望。就在這個時候西路軍總部對紅五軍下達作戰(zhàn)命令,固守!高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說絕對不能放棄。 等到戰(zhàn)爭進行到第九天的時候,紅軍的傷亡越來越大,雖然說紅軍在這個時候已經是筋疲力盡,但是他們仍然堅守在陣地上。 馬元??吹郊t五軍仍然堅守,非常的氣憤,于是就從四面八方向著高臺進攻,紅五軍戰(zhàn)士只得抵抗比自己強數(shù)倍的敵人的瘋狂進攻。 等到子彈用光了之后就用刺刀和槍托拼殺,炮彈用完之后就用石頭代替,他們甚至是用牙齒撕咬。 面對著誓死不屈的西路軍,馬家軍的進攻一次比一次瘋狂,紅五軍的政治部主任楊克明在支援西關的過程中,不幸被敵軍打中,然后年僅32歲的楊克明就英勇的犧牲了。 作為軍長董振堂一直堅守到戰(zhàn)斗的最后一刻,在董振堂的身邊還有一名小戰(zhàn)士,董振堂和這名小戰(zhàn)士都是傷痕累累。 想必大家都清楚,這種情況到底意味著什么。 在敵人還沒有完全沖上來的時候,董振堂就對著身邊的這位傷痕累累的小戰(zhàn)士下達命令,自己負責掩護,讓小戰(zhàn)士突圍。 于是董振堂就舉起手槍,對著敵人連放數(shù)槍,就這樣敵人的注意力就被董振堂吸引過來,就這樣小戰(zhàn)士成功的突圍。 敵人的包圍越來越近,于是董振堂就舉起手槍,但是這一次槍口不是對著敵人,而是自己的太陽穴,原來他的手槍中的最后一顆子彈是留給自己的。 董振堂的身體伴隨著一聲清脆的槍聲就倒下了,他42歲的身體融入蒼茫的西北大地! 紅五軍的2800多名將士在高臺一戰(zhàn)中和強于自己十倍的馬家軍激烈戰(zhàn)斗九天九夜,除了少數(shù)人突圍成功以外,上至軍長,下至馬夫大部分犧牲在戰(zhàn)爭中! 雖然說紅五軍在這次的戰(zhàn)爭中以失敗告終,但是他們英勇頑強、誓死與敵人斗爭到底的英雄氣概一直激烈著每一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