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仁,各位朋友: 晚上好!今天晚上有幸和大家一起學習胃痛的辨證論治。 胃痛的定位在胃,癥狀是痛。因此我想,在這個基礎上以我個人的認知和水平來談談胃痛的辨證論治。 一、胃痛的定義: 胃痛又稱胃脘痛,它是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癥狀的病證。常伴有胃脘部痞悶脹滿、噯氣、吞酸、嘈雜、惡心、嘔吐、納呆等脾胃病狀。這些癥狀中還伴有脾的問題,不單純是胃的問題。中醫(yī)學的胃痛還需與痞滿,嘈雜等鑒別。在談到胃痛的定義時,還要附帶談一下痞滿和嘈雜與胃痛的區(qū)別。 痞滿:指的是以心下痞塞,胸膈痞滿,觸之無形,不痛為主的病證。 嘈雜:是指胃中空虛,似饑非饑,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惱,莫可名狀的一種病證。此病可單獨出現(xiàn),也可與吐酸、胃痛同時出現(xiàn)。 其實三者的位置都在心下,都指的是胃,但癥狀不同,名稱各異,那么臨床上的辨證論治肯定不同,中醫(yī)講究的是療效,辨證不同,治療有異,中醫(yī)人不可不知,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二、胃痛的生理病理 胃又稱胃脘,分上、中、下三部。上部稱上脘,包括賁門;下部稱下脘,包括幽門;上下部之間為中脘。胃居膈下,腹腔上部,通過賁門上接食道(管),通過幽門,下連小腸,是食物出入胃腑的通道。胃與脾以膜相連,同居中焦,脾和胃通過經(jīng)脈相互絡屬,互為表里。 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三個: (一)主受納, (二)主腐熟水谷 (三)主通降 1、胃主受納、腐熟水谷 是指胃具有接受和容納飲食物,并將其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作用。 受納:顧名思義是容納,接受 腐熟:是將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 當飲食物入口后,經(jīng)過食道,進入胃中,在胃氣的通降作用下,由胃接受和容納,故稱“胃為水谷之?!被蚍Q“太倉”。受納于胃中的水谷,在胃的不斷蠕動及腐熟作用下變成食糜,精微物質被吸收,并由脾氣轉輸而營養(yǎng)全身,未被消化的食糜則借胃氣的通降作用,下傳于小腸,作進一步消化。 生理上,胃的受納、腐熟功能正常,則食欲旺盛,精、氣、血、津液化生有源。 病理上,胃的受納、腐熟功能減退,則見納呆不饑、胃脘脹滿,或完谷不化等癥狀。 若胃的受納、腐熟功能過亢,則見消谷善饑,形體消瘦等證。 胃的受納、腐熟功能正常,必須與脾的運化功能相配合,納、運協(xié)調才能將水谷化為精微,營養(yǎng)全身。故稱“胃為水谷氣血之?!?。 中醫(yī)將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稱為“胃氣”。中醫(yī)學特別重視人體“胃氣”的作用: 《脾胃論》認為“人以胃氣為本”。 《醫(yī)宗必讀》云:“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span> 臨床診斷疾病時常以胃氣的盛衰來預測疾病的吉兇順逆,以顧護胃氣作為重要的施治準則,百病不治調脾胃,處方中不能有損傷胃的藥物為原則。強調不可妄攻妄補,以免損傷胃氣。時時注意保護胃,這點很重要。 2、胃主通降 是指胃具有通利下降的生理功能。 飲食物入胃,經(jīng)過胃的受納、腐熟形成食糜后,靠胃的通降作用,下傳小腸進一步消化。一方面將營養(yǎng)物質吸收、轉化為精、氣、血、津液,輸送至全身;另一方面將食物殘渣下輸于大腸,燥化后形成糞便,排出體外。 胃的通降作用,不僅包括了胃的受納、腐熟水谷,并將食糜下傳小腸的過程,而且還包括了小腸將食物殘渣下輸于大腸,以及大腸傳導糟粕的功能在內(nèi)。 胃的通降與脾主升清功能相互配合,脾升胃降功能協(xié)調,共同促進飲食物的消化吸收。若胃失和降,可見納呆,食少,脘腹脹痛,口臭,便秘等癥。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則見惡心、嘔吐、呃逆、噯氣等癥。 胃的生理特點:喜潤惡燥。與脾相較,脾則喜燥惡濕。兩者平衡協(xié)調,升降相應。即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飲食物的受納、腐熟。又不使其津液不足,形成燥熱之害,反之消耗胃陰。在此基礎上,醫(yī)者的技巧在于治療時要保護胃中津液,又要慎用苦燥傷陰之品,以免劫傷胃陰。 三、胃痛的歷史沿革回顧 胃痛的病名始見于《內(nèi)經(jīng)·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木郁發(fā)之……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奔毤毱肺?,其中不但首提病名,還包括了胃痛的部位和典型癥狀。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胃脘當心而痛?!碧崾玖宋竿吹某梢蚺c肝木偏勝,肝胃失和有關。 同樣《素問·至真要大論》還云:“太陽之勝,凝粟且至……寒厥入胃,則內(nèi)生心痛?!北砻魈柡龤鉁?,也可發(fā)為胃痛。 《素問·舉痛論》云:“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引急,故痛”“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則闡發(fā)了寒邪入侵,引起氣血壅滯不通而作痛的病理機制。 《素問·痹論》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敝赋鲞^食過飽,暴飲暴食亦是胃痛的常見原因之一。 從以上篇幅中可以略知:《內(nèi)經(jīng)》中對胃痛的病因、病機的部分論述,這成為了為后世醫(yī)家研究和治療胃痛奠定了理論基礎。 至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并治》中論及胃痛的辨治。以辨為“宿食”,治法,如: “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下之愈”。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 辨腹?jié)M虛實之法:“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 使用方劑有: 大、小建中湯,附子粳米湯,芍藥甘草湯,吳茱萸湯,黃芪建中湯等經(jīng)典方劑,延續(xù)幾千年,至今臨床仍在廣泛使用,而且療效非常好。 到了唐·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心腹痛》有九種心痛之說,這里所指的心痛,實際上包括了胃痛,而且是對心胃痛按照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的歸類。 宋代方書多宗這一論述。 唯嚴用和《濟生方》指出九種心痛,“名雖不同,而其所致皆因外感六淫,內(nèi)沮七情,或飲啖生冷果實之類......遂成心痛”。 同時,《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圣濟總錄》,均收集了大量治胃痛的藥方??梢娢竿匆蛔C,從古至今,都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 金元時代 李杲的《蘭室秘藏》有“胃脘痛”門,論其病機,謂多系飲食勞倦而致脾胃之虛,又為寒邪所傷而致。 《丹溪心法》云:“脾病者,實則嘔吐,腹脹喜噫,胃脘痛,心下急”。指出所謂心痛,實指胃脘痛。 以上論及漸臻完善:認為胃痛固有因勞役太甚,飲食失節(jié),中氣不足,寒邪入客之所致;亦有因病久,郁而生熱;或素有熱,虛熱相搏,結郁于胃脘而痛者;或有食積痰飲;或氣與食相郁不散,停結胃口而痛者等等。治法上,丹溪分寒、熱、氣、濕、痰積、死血、虛、蟲八類來辨證論治。 治法的多種,產(chǎn)生了認識的深入,有認為“諸痛不可補氣”的論述。大凡胸膈之痛,須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氣,口吃冷物而得病者,于初得之時,當與溫散或溫利之藥;若病之稍久,則成郁,久郁則蒸熱,熱久必生火……若要行溫散溫利,寧無助火添病耶? 在用藥上,古方中多以山梔子為熱藥之向導,則邪易伏,病易退,正易復而病易安矣??勺鲄⒖?,但近代少用此藥治胃,筆者只能理解為瀉三焦之火而悟為順降,達到下行,通腑之的。 明·虞摶持丹溪同樣觀點:謂心痛系指胃痛。“古方九種心痛......詳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實不在心也?!?/span> 王肯堂在《證治準繩》中認為,歷代方論,將心痛、胃痛混為一門,原因在于“胃脘痛處在心下,故有當心而痛之名”。 李中梓在《醫(yī)宗必讀》中指出,胃脘痛常兼有“或脹、或滿、或嘔吐、或不能食、或吞酸、或大便難、或瀉利,面浮而黃,本病與客邪必參雜而見”。由此可見在臨床中應與胸中心痛相鑒別。 李中梓在這里將痛無補法,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進行了糾正,指出: “近世治痛,有似諸痛屬實,痛無補法者;有似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者;有似痛隨利減者,互相傳授,以為不易之法,不知形實、痛實、便閉不通者,乃為相宜;或形虛脈虛,食少便溏者,豈容混治?” 《經(jīng)》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闭J為痛若屬虛,可補而不可用通法。 孫一奎在《赤水玄珠》中亦斥“痛無補法”為俗論。 《景岳全書》中,將胃痛的寒、熱辨之甚詳,云:“胃病病因,惟食滯,寒滯,氣滯者最多……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熱者僅十居一二。” 到了清代,有江涵暾在《筆花醫(yī)鏡》中把胃痛分虛實寒熱辨治,用藥用補、瀉、溫、涼。 葉天士曰:“夫痛則不通,通字須究氣血陰陽,便是看診要旨矣”。“胃痛久而屢發(fā),必有凝痰聚瘀”。 “初病在經(jīng),久痛入絡,以經(jīng)主氣,絡主血......辛香理氣,辛柔和血之法,實為對待必然之理?!闭f得相當霸氣,對臨床指導意義很大,對本人啟迪很深。 顧靖遠在《顧氏醫(yī)鏡·胃脘痛》中云:“陽明中土,萬物所歸,故世人之患胃痛,腹痛者甚多”。主張治用芍藥甘草湯以調肝脾之不和。 唐容川用血府逐瘀湯。 高鼓峰對胃陰虛用丹梔逍遙散加生地;舒肝益胃湯加減等等。不勝枚舉。 可見歷代醫(yī)家對胃痛的辨證治療非常完善,給現(xiàn)代對治胃、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胃神經(jīng)官能癥等取得了一定的經(jīng)驗指導和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