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天才的代名詞。曾有文章分析,愛因斯坦智商在人類歷史上排名第六。人類有文字記錄,也就三五千年歷史。如果文章是真的,那按三千年算,愛因斯坦應(yīng)該就是五百年一遇的天才,按五六千年算,那愛因斯坦應(yīng)該是千年一遇的天才。然而,只要閱覽一下科學史,就能發(fā)現(xiàn),在愛因斯坦同時代,至少有三個人,聰明絕頂,是當時世人公認的天才,他們展現(xiàn)出來的智商,要凌駕在愛因斯坦之上。 這三人,分別是朗道,泡利,馮諾依曼。 朗道,公認的神童與天才。他4歲讀書,7歲完成中學課程,13歲自學了微積分,并中學畢業(yè)。14歲讀大學,16歲大學畢業(yè)。而愛因斯坦,要在21歲,才靠著借同學格羅斯曼的筆記死磕,方才艱難畢業(yè)。 朗道去西歐游學時,曾參加過愛因斯坦的講座。到了提問環(huán)節(jié),朗道直接指出了愛因斯坦在推導(dǎo)方程過程中的錯誤,愛因斯坦回頭看著黑板上的方程,想了片刻,終于承認朗道是對的,他錯了,他希望在座諸位把今天他講的都忘掉。 朗道 泡利,出生在一個高知家庭,父親是醫(yī)學博士,教父是馬赫。18歲中學畢業(yè)時已自學了大學課程,跳級直接讀研究生,21歲博士畢業(yè)。 跟朗道一樣,泡利同樣懟過愛因斯坦。在20歲那一年,泡利去聽愛因斯坦的講座。到了提問環(huán)節(jié),泡利各種高水平的問題,讓愛因斯坦差點崩潰。以后愛因斯坦一開講座,都會習慣性瞄一下座位,確認這祖宗沒到,愛因斯坦這才會松一口氣。 泡利 馮諾依曼,六歲可以心算八位數(shù)除法,八歲掌握微積分。18歲時,馮諾依曼念大學。這個年紀念大學,看上去不怎么天才。但一般人就是念一個大學,聰明一點的就讀個雙學士學位。但馮諾依曼,卻是4年念三所大學。 他在布達佩斯大學注冊為數(shù)學系學生,卻不聽課,只參加期末考試,成績每次都是A。同時進入柏林大學學習,之后又轉(zhuǎn)入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學習化學。23歲那一年,他已經(jīng)拿了化學學士學位跟數(shù)學博士學位。 馮諾依曼 這三人,都比愛因斯坦更早拿到學位,都表現(xiàn)出高于愛因斯坦的智商,然而,他們在科學上的成就,名聲,地位,都不如愛因斯坦。天才的代名詞,是愛因斯坦,而不是他們?nèi)齻€中的任何一個,這是為什么呢? 筆者認為,是由于以下幾個原因,造就了這個結(jié)果。 1 專注 朗道,馮諾依曼,應(yīng)該是整個20世紀最聰明的人了,然而正因為他們絕頂聰明,無論學什么都是一學就會,一學就精,這讓他們養(yǎng)成了廣泛的興趣,也落下了不夠?qū)W⒌拿 ?/p> 如朗道,就是公認的最后一個物理學全才。他的科學成就,可以概括為朗道十誡,這十大成就涉及物理學各個領(lǐng)域。 朗道十誡 朗道的成就雖然廣泛,但畢竟只局限在物理學,比起朗道,馮諾依曼研究的領(lǐng)域更加廣泛,已經(jīng)超出了物理,涉及到數(shù)學,計算機,博弈論,堪稱科學全才。 反觀愛因斯坦,他也是極為聰明的人,但是他并沒有把精力分散,而是把時間精力才華,全部都集中在物理學最根本最關(guān)鍵的問題——運動,時空,引力,質(zhì)量,這四者究竟有何關(guān)系?他花了足足十年時間,只研究這一個問題,中間經(jīng)歷了婚姻失敗,一戰(zhàn)爆發(fā),病痛折磨,跟大數(shù)學家希爾伯特比賽,他都一一挺了過來,這才構(gòu)建起完整的廣義相對論,支撐起現(xiàn)代物理。 相對論方程 等到愛丁頓拍下了日全食照片,通過比對驗證了他的理論,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立時被推翻,愛因斯坦自此封神,成為在物理學上唯一可以比肩牛頓的大科學家。 如果朗道跟馮諾依曼兩人,能像愛因斯坦那樣,把畢生的聰明才智,都聚焦在一個更重要的科學領(lǐng)域上,也許兩人的成就,可以比現(xiàn)在更高。 2 直覺 我們的手機芯片,既有負責計算邏輯的CPU,也有負責處理圖形的GPU,這兩者性能的綜合,才是芯片的真正性能。 人腦也是如此,人腦分左右,左腦負責計算,邏輯,推理,記憶等理性思維,右腦負責直覺,想象力等非理性思維,這兩者同樣重要。兩者的綜合能力,才是人腦的綜合能力。 左腦與右腦 智商的測試,往往只測試計算,邏輯,推理,記憶這些左腦的功能,對于右腦能力的測試,卻因為難以量化而忽略或者淡化了。這讓智商測試,其實并沒有真正測試出人的綜合能力。 愛因斯坦盡管在智商上不如三人,但因為愛因斯坦從小就拉小提琴,音樂的訓(xùn)練充分開發(fā)了他的右腦。這讓他在直覺,想象力上要遠在一般物理學家之上。 1887年,邁克爾遜莫雷做出了著名實驗,證明了光速不變,以太不存在。這跟經(jīng)典物理學是矛盾的,當時整個物理學界都蒙圈了,許多物理學家,如洛倫茲,就對原有的理論做了修補,提出了洛倫茲變換,這種狀況持續(xù)了十多年,也沒有大的突破。唯有愛因斯坦,憑借著驚人的直覺跟想象力,直接拋棄以太,以光速不變?yōu)樵?,重新?gòu)建了一套全新的運動學理論,由此把物理學帶進了全新世界。 而跟愛因斯坦相比,泡利跟朗道兩人的物理直覺,可就差多了。這從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而且這件事還跟中國的物理學家有關(guān),這就是宇稱不守恒的發(fā)現(xiàn)。 1956年,蘇聯(lián)物理學家沙皮羅,在研究介子衰變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宇稱不守恒。他把這一發(fā)現(xiàn)寫成論文,交給朗道審閱,然而朗道卻過于堅信自己的物理直覺,他深信宇稱是守恒的,因而把沙皮羅的論文扔在一邊,這導(dǎo)致蘇聯(lián)錯失了一個諾獎級別的發(fā)現(xiàn)。 同年,中國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經(jīng)過研究,大膽推測,宇稱是不守恒的。其后,吳健雄做實驗,驗證了這一理論。 吳健雄的老師,正是泡利。泡利跟朗道一樣,也是堅信宇稱守恒的,然而學生吳健雄的實驗,卻啪啪啪地打了他的臉。 泡利和吳健雄 泡利、朗道,在智商上是冠絕20世紀的,可是在物理直覺想象力這些非理性思維方面,卻遠不如愛因斯坦。這也是兩人成就不如愛因斯坦的一個關(guān)鍵原因。 3 機遇 一個人的成就,是離不開大時代的機遇,是離不開運氣的。愛因斯坦就非常幸運,他的科研能力最巔峰的時候,恰好正處于實驗推翻了經(jīng)典物理,而現(xiàn)代物理又還沒建立起來那一刻。 同時代的物理學家,要么如洛倫茲,有很強的數(shù)理邏輯推理能力,卻缺乏推翻經(jīng)典物理的勇氣跟想象力,要么如龐加萊,空有想象力跟直覺,卻又因為數(shù)學家的身份,沒有時間精力做太具體的工作。只有愛因斯坦兩方面能力都具備,這讓他捉住了時代賦予他的稍縱即逝的機遇,成為了現(xiàn)代物理之父。 洛倫茲 而跟愛因斯坦相比,身為最后一個物理學全才的朗道,則是因為住得太偏,讓他錯過了很多機遇。 20世紀物理學最重要的理論,自然是相對論跟量子力學。相對論被愛因斯坦在1916年就搞定了,朗道那時候還在念書,根本沒機會染指。而量子力學方面,本來朗道生于1903年,跟泡利海森堡狄拉克也就差個一兩年,如果他生在西歐這個當時的科學中心,朗道是有機會在量子力學上做出貢獻的??上?,朗道生在遠離科學中心的前蘇聯(lián),等到他去西歐游學的時候,量子力學基本已經(jīng)被玻爾,海森堡,泡利,狄拉克搞得差不多了。 朗道就曾遺憾地表示:“美麗的姑娘,都已經(jīng)和別人結(jié)婚了,現(xiàn)在,我只能追求長相平凡的姑娘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是量子力學。正是因為量子力學這門關(guān)鍵學科,已經(jīng)被研究得差不多了,所以朗道只能從相對不那么重要的學科下手研究。盡管他依然取得非常卓越非常多的貢獻,但他在科學上的地位,還是略略不如玻爾,海森堡,泡利,狄拉克等在量子力學有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4 情商 情商問題,在泡利身上凸顯得最嚴重。在科學史上,他就是以高智商跟毒舌著稱,是一代懟神。很多重要的發(fā)現(xiàn),明明已經(jīng)送到他面前了,結(jié)果就因為他那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性格,讓許多重要的發(fā)現(xiàn)就這么跟他擦身而過。 1925年,美國物理學家克羅尼格,在泡利面前談起了電子自旋問題。泡利馬上提出質(zhì)疑,說如果電子自旋,速度會遠超光速,這從根本上違反相對論,違反現(xiàn)代物理,克羅尼格被懟得信心全無,灰溜溜閃人,再也沒有提起電子自旋的事情。然而,半年后,荷蘭物理學家烏倫貝克跟高斯密特,發(fā)表論文提出電子自旋。物理學家經(jīng)過激烈的爭論,最終證明泡利算錯了,電子自旋是真實存在的。 同年,玻恩也找過他,希望他整理一下他師弟海森堡的論文,結(jié)果他拒絕了,從此矩陣力學的開創(chuàng)者就沒有他了。一年錯失兩個諾獎級別的發(fā)現(xiàn),這泡利的脾氣也真夠大了。 反觀愛因斯坦呢?1924年,當時名不見經(jīng)傳的印度物理學家玻色,寫了論文卻發(fā)表不了,他就抱著碰運氣的心態(tài),把這篇論文寄給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可沒有像泡利那樣懟人,他認真閱讀了這一篇論文,大加賞識,又作了拓展,寄給了《德國物理學刊》。 玻色 兩人的發(fā)現(xiàn),就是凝聚態(tài)物理中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tài)。愛因斯坦這一手,既提拔了玻色,讓玻色這個原本默默無聞印度物理學家,得以在科學史上留名,自己也得到了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同時也留下了伯樂的美名。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跟泡利相比,愛因斯坦的情商,可真的是高太多了。 人的成就,是智商,情商,性格,機遇,直覺想象力等等多方面綜合的結(jié)果,并不能簡單的跟智商構(gòu)成正比關(guān)系。像朗道,泡利,馮諾依曼三人,他們盡管都比愛因斯坦聰明,但要么缺乏機遇,要么缺乏專注,要么缺乏直覺想象力,要么缺乏情商,所以綜合成就都不如愛因斯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