禇遂良《大字陰符經》原色方格版,紙本,大小 22.82x545.51厘米美國舊金山藏本。 【始】 【1】太師中書令臣羅紹威奉敕恭慎檢閱禇書第一 【2】《陰符經》上篇;觀天之道,執(zhí)天之行,盡矣。 【3】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 【4】手,萬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機也。立天之道,以定 【5】人也。天發(fā)殺機,移星易宿。地發(fā)殺機,龍蛇起陸。人發(fā) 【6】殺機,天地反覆。天人合發(fā),萬化定基。性有巧拙,可以 【7】伏藏。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火生于木,禍發(fā) 【8】必克。奸生于國,時動必潰。知之修之,謂之圣人。 【9】中篇;天生天殺,道之理也。天地,萬物之盜。萬 【10】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 【11】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 【12】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數(shù),小大有定。圣功生焉,神明 【13】出焉。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 【14】人得之輕命。下篇;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 【15】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心生于物,死于 【16】物,機在目。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 【17】至樂性愚,至靜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 【18】氣。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生于恩。愚人 【19】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時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 【20】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 【21】取滅亡。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 【22】故陰陽勝。陰陽推而變化順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 【23】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爰有奇器, 【24】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 【25】乎盡乎象矣。起居郎臣遂良敕書。 【26】昇元四年二月十二日文房副使銀青光祿大夫兼御史中丞臣邵周重裝。崇英殿副使知崇院事兼文房官檢校工部尚書臣王镕覆校。 【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