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產(chǎn)劇里,有這么一個類型—— 它的時間跨度很長,卻大都有一個亂世的背景。 它的人物距離我們挺遠,卻總能喚起不少人的情感共鳴。 它擁有一定的觀眾基礎(chǔ),卻被另一部分人拒之千里。 說到這,我相信有人已經(jīng)猜出來了—— 沒錯,是年代劇。 曾經(jīng),年代劇專指講述清末至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故事的劇目。 《上海灘》的出現(xiàn),曾讓年代劇紅極一時。 但時過境遷,隨著網(wǎng)劇的異軍突起。 即便這個類型,出現(xiàn)了《偽裝者》、《紅色》這樣的佳作。 依然會有人跳出來指責—— “動作和槍戰(zhàn)弱” 《偽裝者》短評 “根本沒辦法集中精神” 《紅色》短評 是的。 看慣了甜寵穿越和兇殺推理的年輕觀眾,早就對年代劇,失去了足夠的耐心。 就在前兩天,當我正準備在一部賣相不佳年代劇的短評區(qū),尋找歡樂時—— 映入眼簾的評價,卻讓我差點跌掉眼鏡。 “張力十足” “國產(chǎn)年代劇里少見的精彩” “意料之外的好看” 最后這條評價里的“意料之外”,倒是很符合我當時的心境。 實際上,這部劇的熱度也相當高: 連續(xù)多天收視霸榜, 網(wǎng)播數(shù)據(jù)同樣亮眼。 在連刷完14集之后,我終于能鼓起勇氣跟大家推薦—— 《瞄準》 2020.10.09 中國大陸 事先聲明,這是一部好壞參半的年代劇。 它的缺點并不難找。 首先,部分情節(jié)“神劇”味太重。 男主蘇文謙(黃軒 飾)自帶主角光環(huán)和特工人設(shè),因而救場能力,宛若超人。 開場就以一己之力,破壞了中統(tǒng)最強暗殺小隊“水母組”的聯(lián)合行動。 中途又能在公安干警,受到全面鉗制的局面下單刀直入,分毫不差的救人危急。 其次,部分演員表演很影響觀感。 女主歐陽湘靈(楊采鈺 飾)面對上司責難的難堪: 懷念愛人的傷痛: 勸解同事的惋惜,基本全是一個模子串下來。 男二水母(陳赫 飾)對于殺手的喜怒無常,拿捏得倒還算得體。 可惜自帶曾小賢標簽的笑聲,實在太容易讓人出戲。 有好幾個瞬間,我都覺得陳赫馬上就要摘掉假發(fā),開始撕名牌了...... 最讓人擔心的是,《瞄準》這部劇拍到了整整57集。 目前的劇情還算緊湊,但長劇注水,可是國產(chǎn)劇長久以來的頑疾。 這么說,前面一邊倒的夸贊,都是水軍咯? 完全沒有。 而且看到現(xiàn)在,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 他(她)們提到的優(yōu)點,全都在理。 可以說,年代劇總讓小年輕提不起精神的問題,到《瞄準》這,基本都被解決了。 憑什么? 咱們這就開始拆。 1949年6月,剛剛解放的松江市,還未完全散去抗戰(zhàn)的陰影。 在攤販們的叫賣聲中,一位衣著體面的中年男子,東張西望地走向碼頭。 碼頭的另一邊,一位漂亮的姑娘找了一個木雕師,正準備刻臉像。 這時,幾個玩炮仗的小孩,突然打破了廣場的安寧。 木雕師發(fā)現(xiàn)了環(huán)境的異常,刻完木雕立馬收攤準備走。 可姑娘卻徑直走向旁邊的風車攤,一個不小心,撞出了攤主的配槍。 原來,松江市公安早就查探到了碼頭的特務行動。 中年男子是國民黨特務,他來碼頭的任務是向黨內(nèi)最強暗殺小隊“水母組”,傳達情報。 而剛剛那位撞掉槍的年輕姑娘,正是接頭小組的一員。 發(fā)現(xiàn)行跡暴露,中年男子試圖沖出警察的包圍圈。 可惜,警方早已布下天羅地網(wǎng),情急之下他只好挾持了一個小男孩,與警方對峙,試圖做最后的掙扎。 接頭行動暴露,盡力挽救同志可不是水母組的作風。 提前安插的狙擊手,借姑娘剛買的風車提示風向。 趁對峙時,瞬間擊中了被警察重重包圍的接頭人。 但可疑的是,彈無虛發(fā)的水母組狙擊手,這一槍卻偏離了接頭人的要害。 更巧的是,作為人質(zhì)的小男孩,在狙擊手開槍的一瞬間,被突然拋開,保住了小命。 所有人都沒發(fā)現(xiàn),人群中有人僅憑一把彈弓,一下救了兩條命...... 《瞄準》開場這段碼頭戲,老實說不算火爆。 但從特務碰頭,到警方設(shè)伏,到挾持對峙,再到冷槍攪局。 短短一場戲,不僅烘托了時代,點明了沖突雙方,還為劇情的展開留下引子。 不得不說,《瞄準》的開場很扎實。 然而,真正高能的戲碼都留在后頭。 為了不讓情報落到“共黨”手里,水母組趕往醫(yī)院繼續(xù)滅口。 在這個環(huán)境復雜的空間內(nèi),導演秀了一把一鏡到底。 一分多鐘的功夫,就把醫(yī)院內(nèi)的空間結(jié)構(gòu),展示地明明白白。 背跟鏡頭的精密銜接 還有一場火車站交火的槍戰(zhàn)戲。 水母組面對警方的圍剿,一路配合見招拆招,最后甚至動用了重型機槍。 你看,這個近景的架槍細節(jié),配合遠景的彈雨壓制。 是不是會有種看大銀幕戰(zhàn)爭片的錯覺? 導演五百的槍戰(zhàn)戲,一直拍得挺好。 當然,這里也肯定少不了道具組的用心。 動作戲設(shè)計的夠精彩,這是《瞄準》能夠抓住眼球的第一層原因。 當然,僅憑這點還遠不夠。 已經(jīng)看過劇的朋友,應該能注意到。 《瞄準》劇情的推進,可以精確到分鐘。 每到一處關(guān)鍵的情節(jié)點,都有字幕提示不說。 時常出現(xiàn)的字幕時間提示 劇中時鐘和手表等有關(guān)時間的提示,出現(xiàn)的頻率還非常高。 這有什么稀奇? 確實不能算稀奇。 但很明顯,主創(chuàng)在這部劇中有意強化的概念,是時間。 正邪較量一次接著一次,暗殺行動一樁接著一樁。 時間提醒著主角們分秒必爭,也給予我們足夠的緊迫感。 在國產(chǎn)劇的維度里,能夠抓住并利用好這一點的,實在鳳毛麟角。 在我印象里,上一次做到這一點的,還是《長安十二時辰》。 時間概念被強化,情節(jié)編排自然也不能掉鏈子。 《瞄準》中一些看似瑣碎的細節(jié),其實意外的關(guān)鍵。 比如: 殺手水母一開始選擇冒充西點師,其實是為了觀察同盟會愛國人士秦鶴年的動向。 西點師的這層身份,同樣引出了水母與小女孩的支線劇情。 秦鶴年每天守在松江小學門口的小吃攤,等待在學校執(zhí)教的女兒下班。 這個細節(jié),后來也被水母組利用。 原來秦鶴年對酒精嚴重過敏,而這個花螺攤也變成了絕佳的行動地點。 情節(jié)處處無閑筆,不起眼的細節(jié)也能被巧妙利用。 如果說,動作戲、拍攝技巧和細節(jié)上的用心,這些都是吸引觀眾注意力的硬件。 那想真正把握觀眾,還得靠引人入勝的劇情,豐滿立體的人物等,決定劇作上限的軟件。 《瞄準》的軟件做得怎么樣? 首先,主角設(shè)定。 《瞄準》是部雙雄劇。 主人公蘇文謙,代號牧魚。 他曾是暗殺組組長水母的最佳拍檔,狙擊水平異常高超。 雖說隸屬國軍,但蘇文謙從不接暗殺同胞的任務。 抗日期間,他與水母緊密合作,刺殺了不少日軍軍官和漢奸。 然而,在日軍投降,國共抗戰(zhàn)正式打響后。 蘇文謙卻在一次行動中,誤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此后,他黯然歸隱,在街頭做起了木雕師,一心逃離抗戰(zhàn)的紛爭。 反派池鐵城,代號水母。 水母暗殺組的絕對領(lǐng)袖,狙擊水平同樣一流。 在他眼里,任務高于一切。 只要能完美的解決目標,任何付出都在所不惜。 池鐵城更像個結(jié)果論者,因為履歷表上的擊殺數(shù)據(jù),才是他人生最高的榮耀。 《瞄準》兩位主角,一個戀戰(zhàn),一個厭戰(zhàn); 一個偏執(zhí),一個淡泊; 一個殘忍,一個慈悲。 牧魚和水母,幾乎是特工這類角色的兩個極端。 也正因為這種反差,《瞄準》里的矛盾沖突才會顯得更強烈。 不僅如此,本劇還為兩位男主的較量,安插了更宏大的背景—— 10萬國民軍與解放軍,即將在衡水相遇。 蘇文謙害怕雙方交火,因為他不想再看到有人死在同胞手里。 池鐵城只怕二者錯過,假如國內(nèi)真的無仗可打,自己的生命就幾乎失去了意義。 于是,池鐵城這頭,一路暗殺向倉皇撤退的國軍通風報信的人。 而蘇文謙則被迫與公安合作,保護水母組的暗殺目標。 昔日的最佳搭檔,因為立場對立,而展開對決。 《瞄準》所設(shè)定的,其實是一場愛恨交織的雙雄對戰(zhàn)。 其次,特殊角色并不紙片化。 按照以往的經(jīng)驗,涉及在這段特殊歷史時。 全員黨員的警方角色,不說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 至少在對抗國軍勢力時,能夠展現(xiàn)出驚人的戰(zhàn)斗力和優(yōu)良的素質(zhì)。 可《瞄準》并沒有這么拍。 而以曹必達為代表的警方,在行動中屢屢冒失碰壁。 因為想盡快緝拿水母組,曹科長帶領(lǐng)著戰(zhàn)場上下來的老兵。 還被擅長城市暗殺的特務小組,耍得團團轉(zhuǎn)。 雖說這些其實是為了襯托蘇文謙,超人般的才智和身手。 但敢于承認警察也是普通人,也有明顯的弱點和性格上的缺陷。 這是國產(chǎn)劇里,并不常見的勇氣。 而也正因為這種勇氣,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才更容易接受整個故事。 必須承認,《瞄準》還不夠好。 畢竟能把抗戰(zhàn)題材的年代劇,做成《潛伏》那樣既接地氣,又有深度,確實需要點才氣。 而《瞄準》顯然找到了更簡單,也更容易復制的模式,從而滿足不同觀眾群體的偏好和需求。 說得夸張點—— 它的“硬件”有電影感,“軟件”也符合當下的表達。 連續(xù)多天收視霸榜,以及勢頭不弱的網(wǎng)播數(shù)據(jù)。 已經(jīng)是大家對《瞄準》的改變和嘗試,最直接的肯定。 用心的改變和嘗試,永遠不會被忽視。 而《瞄準》的努力付出,也值得鼓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