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頭鄉(xiāng) 位于涉縣西北部,民國33—35年(1944—1946年),為偏城縣治所在地。1953年建東鹿頭鄉(xiāng),1956年8月建鹿頭鄉(xiāng),1962年4月建鹿頭人民公社,1984年復(fù)設(shè)鄉(xiāng),1996年宇莊鄉(xiāng)并入鹿頭鄉(xiāng)。鄉(xiāng)政府駐東鹿頭村,距縣城25 公里。經(jīng)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記的革命舊址達(dá)26 處。
西鹿頭
古村, 元至元年間始建,原有陳姓在此居住。明洪武年間( 1368
1398年),韓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居住。相傳,該村東邊牛王廟因建于一個(gè)地形似鹿頭的土崗上,廟內(nèi)兩株古柏,酷似鹿頭上的兩個(gè)角,故以此取村名為鹿頭村。后在村東又立一村日東鹿頭, 該村遂改稱西鹿頭。
東鹿頭
建于明初, 牛、吳等姓在此居住較早。后山西省黎城縣龍王廟村牛姓和境內(nèi)宇莊村王姓、橫嶺村吳姓遷來。該村因位于鹿頭(西鹿頭)之東,故稱為東鹿頭。
符山窯
明初,張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來立村。后東鹿頭王姓遷來。因村莊位于符山腳下,人們開始打窯居住,故取名符山窯。
王家崗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武安縣趙峪村那姓張姓,十里店村傅姓先后遷來。因村對(duì)面南山上石道天然形成的大石縫,人稱“老虎嘴”, 按照迷信說法,“老虎嘴”對(duì)村不利,須將村名冠以王字鎮(zhèn)之,方保民平安。于是以該村處在一土崗上,冠以王字,稱王家崗。
核桃樹角
清嘉慶年間(1796- 1820年) ,武安縣固義村董景遷此立村。清末,境內(nèi)臺(tái)村宋姓和井店村張娃遷來,原名后山村,因地處山上,核桃樹較多,故改稱核桃樹角。
壯口
該村較古, 始建年代無考。明初有楊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居住。因村莊位于三座大山中間的溝口,山勢(shì)壯觀,取名壯口。
史家渠
清道光年間, 境內(nèi)東安居村孫姓遷此立村。因該村屬壯口村史員外集所有,又因山溝狹窄似渠,故名史家渠。
龍泉寺
因村后有一 龍泉寺而得名。
郭莊
明初, 劉姓從山西省洪洞縣遷此立村。因該村和周圍村莊相距都是八里,故名八里莊。后因村里有個(gè)槐樹圪樁,改稱“圪莊”,后衍化為郭莊。
花木峧
清乾隆年間,境內(nèi)井店村付姓遷此立村。因此處有一狀若墓堆且?guī)в?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 word-wrap: break-word ; letter-spacing: 0.544px;">花紋的石頭,故名花墓崆,后改為花木峻。
董家溝
清道光年間( 1821- 1850年) ,武安縣永安村邢姓遷此定居立村。稱黃連洼,后來為避“黃連”之苦,以該村位于東山,溝岔較多,改稱東峧溝,漸衍化為董家溝。
秦家腦
明嘉靖年間 (1522- 1566年) ,武安縣固義村秦姓遷來,因居住在山腦上,故取名秦家腦。
老周背
清乾隆年間, 境內(nèi)趙峪村付姓遷此,后南寨村段姓、偏店村王姓相繼遷來。因始遷幾戶曾逃荒要飯,歷經(jīng)山西省代縣等地,幾經(jīng)周折, 最后定居于符山背腦上,故名老周背。
東安居
該村始建年代無考,郭姓最早在此。明初,楊、孫、張等姓相細(xì)證來,原村建于規(guī)村之下的低注處,稱安咀村。明正德年間,山洪暴發(fā),將村莊沖掉,后在該村之上建房安家,取平安居住之意,定名為安居村,后在村西又建村,名西安居村,該村改稱東安居。
西安居
明正德年間 ( 15061521年) ,宇莊村王姓,山西省遼州(今左權(quán)
縣)李姓兒戶遷此定居。因立村于安居村西,故取名西安居。
東宇莊
始建年代無考。明初,王、楊二姓先后從山西省原平郡樹陽村遷來定居。以莊舍建在古廟宇處而得名宇莊。 一說取“宇”字廣而吉利之意得名。 后因該村之西立一村稱西宇莊,該村遂稱東宇莊。
西宇莊
明代以前就有此村。明初,侯姓遷此居住。明末清初,安姓從元氏縣遷來因建村于宇莊村之西。故稱西宇莊
涉縣西安居村冀南銀行第四所舊址
木口
清康熙年間 1662- 1722,山西省武鄉(xiāng)縣北河村周進(jìn)財(cái)帶領(lǐng)其子周忠琛、周忠相遷此種地立村。因當(dāng)?shù)匦訕漭^多,故名杏村。 后因向上向上呈報(bào)村名時(shí),豎寫將“杏”字上下拉開,, 誤為“木口”二字,故后稱木口。
楊家莊
明洪武年間,楊山有遷居此地,以姓氏取名場(chǎng)家莊,后境內(nèi)東宇莊王杰遷來,在楊家莊前另立一村稱王家莊。因楊姓人丁興旺, 王家莊、楊家莊住,合為一村,仍稱楊家莊。
青峰
清雍正年間(1723- 1735年), 境內(nèi)更樂村張姓、李姓,東寨村郭姓相繼遷此種地立村。此處山溝稱大會(huì)峧, 該村建在山溝的東面、故稱大會(huì)東峧,簡(jiǎn)稱東峧。因全縣有數(shù)個(gè)東峧, 1982年地名普查時(shí)為避重名,以該村位于清風(fēng)嶺側(cè),取諧音更名青峰。
烈士紀(jì)念碑
林峰
清嘉慶年間(1796- 1820年), 山西省遼州(今左權(quán)縣)蘇工村王氏
兄弟二人遷此種地立村。居住在丁字山的山溝里,此溝原稱大會(huì)峧。該村位于西部溝,故名西峧。1952年 (河北日?qǐng)?bào))報(bào)道該村消息時(shí),因境內(nèi)有數(shù)個(gè)西岐,為不重其名,見報(bào)時(shí)寫作小西峧。 1982年地名普查時(shí), 以此村與青峰(原東峻)毗鄰,林木茂密,改稱林峰。
峪峧新村
2004 --2005年因扶貧搬遷, 先后有寺峪、廟岐、青羊背、趙峧、的水5個(gè)村搬至該地,取寺峪的“峪”、廟峧的 “峧”字,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