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1945年10月10日,華北受降儀式在故宮太和殿前舉辦。根據(jù)日軍分布情況,中國方面決定舉辦16場受降儀式,其中北京受降儀式在規(guī)模上遠超一個月前,南京的日軍投降簽字儀式。中國方面的用意很明顯,盧溝橋事變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的起點。 據(jù)說受降儀式原本計劃放在懷仁堂舉行,但因日軍傲慢地要求佩戴軍刀、勛章參加儀式,華北受降區(qū)北平前進指揮所主任呂文貞將軍認為此舉極大地傷害了中國的國家尊嚴。沒有經(jīng)過任何請示,呂將軍“武斷”地將地點改為太和殿前,讓與全體國人共享勝利的喜悅。 受降儀式開始后,日軍代表在兩旁觀眾的歡呼聲中走過兩百多米的距離,長達十四年的苦痛要用這些劊子手的屈辱來結束。 北京當時還叫北平,人口約有200萬,當天從四面八方涌入故宮的人數(shù)超過10萬人。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兼駐蒙軍司令根本博帶領21名日軍代表出場時,現(xiàn)場群眾熱淚盈眶地高呼“中國萬歲”、“勝利萬歲”。 華北日軍高級指揮官在臺下候命。 根本博代表華北126800名日軍官兵在投降書上簽字。 平津地區(qū)受降主管孫連仲簽字,接受日軍投降。 簽字儀式結束后,孫將軍下令:“現(xiàn)在交出你們的軍刀。”指揮刀是國威和軍威的象征,但對于深受武士道精神的日本軍官而言,指揮刀則代表著他們背后武士家族的榮譽和尊嚴。讓他們當眾交刀,就是要告訴他們:中國人民有比海洋,比天空更寬廣的胸懷,但我們眼里也絕對容不下沙子。 司令官根本博、參謀長高橋坦等日軍將領交了沾滿中國百姓鮮血的屠刀。很多日本軍官的家傳寶刀因此留在中國,兩國友好交往后,他們后人不惜花重金贖回,當然這都是題外話。 儀式的最后全體成員向所有在戰(zhàn)爭中犧牲的軍民致敬。整個儀式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但我們卻等了十四年。 |
|
來自: James5291 > 《中美 俄烏 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