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玉(78—143年),名瑗,字子玉。 東漢安平(今屬河北衡水縣,因地勢平坦,易于安居樂業(yè)而得名)人。 官至濟北相,文章蓋世,工書,尤善章草。 唐代張懷瓘的《書斷》稱:子玉章草入神,小篆入妙。 崔子玉人生坎坷:年少喪父,又數(shù)次因牽連入獄。 之后其兄崔章被人殺害,為報仇,崔瑗手刃仇人而不得不四處逃亡。 后幸遇朝廷大赦,才得以歸家。 崔瑗歷盡世事波折,感慨良多,遂寫下一篇銘文置于座右,常顧念以自省,這就是著名的《崔子玉座右銘》!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座右銘,《崔子玉座右銘》被蕭統(tǒng)作為銘文典范二篇之一,收錄《文選》,受到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和效仿。 在書法界,董其昌作楷書《崔子玉座右銘》; 鄧石如作隸書《崔子玉座右銘》; 吳大澂作行書《崔子玉座右銘》…… 這次我們來欣賞的是吳讓之的小篆《崔子玉座右銘》。 吳讓之小篆《崔子玉座右銘》 崔子玉座右銘共二十句,一百字: 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隱心而后動,謗議庸何傷? 毋使名過實,守愚圣所臧。 在涅貴不緇,曖曖內(nèi)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誡剛強。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難量。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小篆《崔子玉座右銘》:崔子玉座 小篆《崔子玉座右銘》:不足慕唯 在群星閃耀的清代小篆大家中,吳讓之的成就無需多言(見《小篆大家之吳讓之》)。 吳讓之的小篆雖然取法了鄧石如,但是他集“玉箸篆”、“薤葉篆”之長,線條圓潤而又婀娜多姿,有“吳帶當風(fēng)”的飄逸感。 《崔子玉座右銘》的線條多數(shù)仍然是“玉箸篆”的圓起圓收,首尾如一的均勻線條。 橫畫多為方起筆,且略為上拱,明顯有隸書味道,只是“有波無磔”。 轉(zhuǎn)折處方折圓轉(zhuǎn)并用,如“崔”字“山”部的圓轉(zhuǎn),“子”字上部的方折。 這在清代以鄧石如為代表的小篆書家作品中比比皆是,也是“鄧派”風(fēng)格的一脈相承。 小篆《崔子玉座右銘》:祥行之茍 小篆《崔子玉座右銘》:有恒久久自 上圖中的“恒”字,上下兩橫各具特色:上橫圓潤平直,典型的“玉箸篆”; 下橫則是“一波三折”,典型的隸書風(fēng)格,就差一個“燕尾”了。 而“久”字,三處垂畫收筆,均為尖收,正是“薤葉篆”的獨特風(fēng)格,也是漢碑篆額的風(fēng)格之一。 如下面的《西岳華山廟碑》和《尹宙碑》篆額 《西岳華山廟碑》篆額:西岳 《尹宙碑》篆額:從 《尹宙碑》篆額:銘 《尹宙碑》篆額的結(jié)構(gòu)在縱向極度夸張,下部垂腳足足占了縱向的一半。 字體的高寬比已經(jīng)突破了傳統(tǒng)小篆的“黃金分割比”,達到了二比一。 應(yīng)該是《尹宙碑》篆額的夸張結(jié)構(gòu)啟發(fā)了吳讓之。 《崔子玉座右銘》的字形高寬比相比《尹宙碑》篆額有過之而無不及: 夸張的縱向取勢拉長了線條,加上“倒薤”的尾腳,盡顯其修長飄逸之態(tài)。 所謂“落落欲往,矯矯不群”是也! 小篆《崔子玉座右銘》:仁為紀綱 小篆《崔子玉座右銘》:動謗議庸 《崔子玉座右銘》雖然取法了漢隸漢篆,卻無意于追求漢碑的寬博古樸。 線條瘦勁剛健,一氣貫通,用筆爽快流暢,結(jié)構(gòu)均衡,布白勻適。 小篆的飄逸流美,遒勁秀麗被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無以復(fù)加。 “文字之美,極于小篆!” 《崔子玉座右銘》是秀美小篆的典范,也是小篆愛好者學(xué)習(xí)的佳范。 吳昌碩曾言:“學(xué)完白(鄧石如)不若取徑于讓翁(吳讓之)?!?/span> 注: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侵權(quán)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