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春,宜興人儲南強在蘇州一雜貨攤閑逛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破茶壺。這茶壺身上堆滿灰塵,茶壺蓋子已經(jīng)遺失,茶壺手柄處還有部分瓷片已經(jīng)被撞破。茶壺把下刻著“供春”二字,不知是何來歷。 ![]() 儲南強喜歡這把茶壺,但是店老板開價要2個大洋。最后,儲南強用1個大洋買下了這把茶壺。儲南強把壺帶回宜興老家之后,找來幾個懂行的朋友家對此壺進行研究鑒定。 儲南強請來的朋友都當時古玩界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一致認為此茶壺是一件國寶,乃失蹤了400多年的紫砂壺珍品國寶。 ![]() 經(jīng)過專家鑒定,這把茶壺是失傳了400多年的中國第一只留下鑄造者姓名的紫砂壺——供春壺。茶壺的主人叫供春,為明朝正德年間戶部主事吳仕的書童。明朝正德年間,供春跟著主人吳仕在金沙寺當書童。此時,金沙寺的老僧在寺廟中用稀泥制造茶具。出于好奇之心,供春跟著老僧學習制造茶具。 供春在寺廟中學習紫砂制壺數(shù)年,得到老僧真?zhèn)?,迅速成為一名制壺大師。他制造出了中國第一把絕品紫砂壺,并且在壺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把壺也因為他的名字而得名。 這一把珍貴的紫砂壺,在長達400多年的歷史滄桑中,先后被沈均和、吳大澂、博叔和等人收藏。近代以后,由于兵荒馬亂的社會環(huán)境,紫砂壺流落民間,并無意中被褚南強買到。 在鑒定此壺是絕品之后,儲南強請來紫砂壺大師黃玉麟配了一個壺蓋,壺蓋為南瓜瓜蒂的樣子,配上去后非常完整、精美。供春壺被發(fā)現(xiàn)之后,這把壺立刻引來了無數(shù)人的關注。 ![]() 當時英國皇家博物館曾表示愿意花2萬美金買下此壺,日本商人則愿意出3根金條和3件古董交換。面對外國人高價求購,儲南強都一一拒絕了,因為他知道這把茶壺是不能用錢來衡量的。 儲南強對此壺非常鐘愛,他還專門修了一座“春歸樓”來珍藏此壺。但是春歸樓還未修好,日本人就占領了宜興。為了避免此壺落入日本人手里,儲南強帶著茶壺和家人躲入人跡罕至的善卷洞之中,從此銷聲匿跡。 儲南強在洞中躲了5年多,日本投降之后他才出來。1950年,儲南強將供春壺和自己開發(fā)了半輩子的善卷洞全部上交國家。供春壺作為中國珍貴無比的紫砂壺,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傳世之寶,后世稱之為“天下第一壺”。 目前,供春壺收藏在國家博物館,乃中國最貴重、最有價值的一把紫砂壺。后來的很多大師在見了供春壺的模樣后,模仿供春壺制造了很多紫砂壺出來,供春壺成了后世紫砂壺的原始樣本。 ![]() 但無論后世大師模仿得多像,供春壺在這個世界上就是唯一,其價值是任何紫砂壺不能比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