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當?shù)貢r間10月6日中午,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shù)學物理學家彭羅斯(Roger Penrose),表彰他對“發(fā)現(xiàn)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測”,以及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蓋茲(Andrea Ghez),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超大質量致密天體”。 對發(fā)現(xiàn)黑洞作出理論研究的彭羅斯,他作為一個數(shù)學家,到底有何獨特貢獻?著名科普作家盧昌海博士給出了他的簡要回答。 問:關于彭羅斯的獲獎原因,諾貝爾委員會給出的是“發(fā)現(xiàn)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for the discovery that black hole formation is a robust predic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諾獎委員會發(fā)布的科普材料里還提到了奇點定理,您能簡單科普一下這項成果的內容和意義嗎? 盧昌海:1916年1月,距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發(fā)表廣義相對論場方程不到兩個月,德國物理學家施瓦西(Karl Schwarzschild)就找到了場方程的一個嚴格解。黑洞作為廣義相對論的預言,若干主要特征(比如它的視界及所包含的奇點)在這個解中就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了——雖然物理學家們用了很多年的時間來挖掘和理解那些特征。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奧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和學生辛德(Hartland Snyder)對恒星坍塌為黑洞的過程進行了研究。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廣義相對論對黑洞的預言。但這些研究都假定了嚴格的球對稱性,而現(xiàn)實世界里的恒星雖接近球形,卻不可能是嚴格球對稱的。因此,這些研究作為對黑洞的預言都不夠堅實。對恒星能否坍塌為黑洞,甚至黑洞能否存在,當時仍有大量懷疑——懷疑者中包括了愛因斯坦本人。 彭羅斯對黑洞研究的重要貢獻是,他采用了在當時的廣義相對論研究中還很新穎的幾何與拓撲方法,在不依賴對稱性的很普遍的條件下,證明了作為黑洞核心組成部分的奇點的出現(xiàn)是廣義相對論的必然推論。他的這類研究最早的一項完成于1965年,但那項研究仍假定了一個物理上無法確立甚至有可能不成立的條件,從而并不能完全打消對黑洞的懷疑——或者說仍不夠“堅實”。1970年,彭羅斯與霍金(Stephen Hawking)合作,去掉了那個條件,得到了一個更普遍的定理——即“霍金-彭羅斯奇點定理”。這個定理的所有條件都很現(xiàn)實,比如可在大質量恒星的坍塌過程中得到滿足,因此它的結論,即奇點的出現(xiàn)是廣義相對論的必然推論,也就非常堅實。諾貝爾委員會所說的“發(fā)現(xiàn)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指的就是這個——重點在“堅實”二字上。 問:作為一名數(shù)學物理學家,彭羅斯以純理論的成果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近年是非常少見的,對此您怎么評價呢? 盧昌海:諾貝爾物理學獎通常頒給重大的觀測、實驗或與這兩者關系密切(比如對之作出解釋)的理論研究。純理論的研究也并非不能獲獎,但通常要等到其預言被觀測和實驗所證實——即不再是“純理論”——的那一天(這有時得等幾十年,甚至研究者至死也沒等到也屢見不鮮)。不過,彭羅斯的研究跟以往獲獎的純理論研究有些不同,它本身并不預言任何東西,而只是替廣義相對論作出了一個“堅實預言”——那預言無論被推翻還是證實,影響的都是廣義相對論而不是彭羅斯的研究,后者的正確性只取決于它的數(shù)學推理的正確性。從這個意義上講,彭羅斯的獲獎成果更接近數(shù)學定理——只不過是以廣義相對論為框架的數(shù)學定理。但是,這樣的數(shù)學定理對于揭示廣義相對論的性質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從這個角度講,它的性質雖是數(shù)學,領域卻是物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雖然少見,卻并不“僭越”。 問:您在微博上說:“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許會成為一種尷尬。因為未來人們提起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時,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霍金。霍金的巨大聲望固然有很大比例來自他的身體條件,但他在黑洞研究上的實質貢獻也并不亞于——甚至可以說是高于——彭羅斯?;艚鸬牟猾@獎原本是說得通的,因為他的研究是純理論的,雖然黑洞本身的觀測證據(jù)已經(jīng)很強,直接驗證他的理論卻依然近乎不可能,從而不獲獎也說得通。但彭羅斯的黑洞研究是同樣類型的,他的獲獎直接推翻了霍金不獲獎的理由,且這種推翻并不是基于霍金去世之后才出現(xiàn)的新論據(jù),從而使霍金的不獲獎成為了諾貝爾獎的一次無可推脫的缺漏,而且特別引人注目?!睂Υ?,您能簡單展開描述一下嗎?另外,霍金如果在世,能否獲得這一獎項? 盧昌海:彭羅斯的名字經(jīng)常和霍金的名字連在一起,這不是偶然的。這兩人合寫過論文也合著過書,前面提到的“霍金-彭羅斯奇點定理”就是一個例子。諾貝爾委員會在獲獎成果介紹中對彭羅斯1965年的研究著墨較多——也許因為那是彭羅斯一個人的成果。但如前所述,那項研究其實不夠“堅實”。與彭羅斯基本同時,霍金當時也在研究奇點(只不過彭羅斯的研究偏于黑洞奇點,霍金的研究則偏于宇宙學奇點),兩人1970年合作得到的“霍金-彭羅斯奇點定理”才足夠“堅實”,真正稱得上是“發(fā)現(xiàn)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堅實預言”。因此,霍金對此次獲獎成果的貢獻也是很大的。除此之外,霍金還在黑洞熱力學(其中包括了著名的“霍金輻射”)、“黑洞無毛發(fā)定理”等方面做過重要研究。因此我在微博上說,“霍金的巨大聲望固然有很大比例來自他的身體條件,但他在黑洞研究上的實質貢獻也并不亞于——甚至可以說是高于——彭羅斯”。 至于我說“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許會成為一種尷尬”,倒不是覺得彭羅斯的獲獎有何不當——如前所述,我對他的獲獎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我甚至希望今后有更多純理論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這類研究其實早已是現(xiàn)代物理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了。只不過,彭羅斯的獲獎使霍金的不獲獎變得很突出,所謂“尷尬”指的是這個。諾貝爾獎的提名記錄有50年的保密期,等最近幾十年的記錄解密之后,我相信人們會看到霍金獲得過大量提名。對于他的不獲獎,唯一說得通的理由就是他的研究是純理論的,幾乎不可能被觀測和實驗所驗證。但彭羅斯的黑洞研究是同樣類型的,因此他的獲獎推翻了這一理由。也因此,我說彭羅斯的獲獎“使霍金的不獲獎成為了諾貝爾獎的一次無可推脫的缺漏,并且特別引人注目?!?/span> 當然,微博不可能面面俱到,從積極的方面講,我們也可以將彭羅斯的獲獎視為諾貝爾獎的一次“糾偏”,糾正對純理論研究的偏廢,雖然很遺憾地沒能在霍金生前就“糾”,但終究也是進展。 至于霍金如果在世能否獲得這一獎項,答案在我看來是非??隙ǖ摹a槍诙吹募兝碚撗芯坎活C獎則已,若頒獎且霍金在世,只頒給彭羅斯而不頒給霍金是難以想象的。 特 別 提 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