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陽(不老藥) 來源產(chǎn)地 為鎖陽科植物鎖陽的肉質(zhì)莖。 春、秋兩季采收,以春季產(chǎn)者質(zhì)量佳。挖出后,除去花序,切段,曬干 生于多沙地區(qū),寄生于蒺藜科植物白刺的根上。 分布于西北及內(nèi)蒙古等地。 別名瑣陽、不老藥、銹鐵棒、地毛球、黃骨狼、鎖嚴(yán)子、羊鎖不拉。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肉質(zhì)寄生草本,高10-100cm。無葉綠素,全體呈暗紫紅色或紅色。 地下莖短粗,具多數(shù)瘤突狀吸收根。莖肉質(zhì),圓柱形,下位埋于土中,通常僅頂端露于地上,基部稍膨大,直徑3-6cm,鱗片狀葉第生,在莖基部密集,覆瓦狀吸收根。莖肉質(zhì),圓柱形,下位埋于土中,通常僅頂端露于地上,基部稍膨大,直徑3-6cm。鱗片狀葉互生,在莖基部必集,覆瓦狀排列,上部呈稀疏螺旋狀排列,長達(dá)1cm,寬不足1cm,先端尖。 花雜性同株,穗狀花序頂生,肉質(zhì),棒狀,長5-12cm,直徑2-4cm,小花密集,覆以鱗片狀苞片;花暗紫色;雄花花被征1-6線形,雄蕊1,長于花被,退化雌蕊不顯著或有時(shí)呈倒卵狀突起;雌花具數(shù)片線狀肉質(zhì)總苞片,其中一片常較寬大,花被片棒狀,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花柱棒狀;兩性花多在雄花開前即開,具雄蕊、雌蕊各1。堅(jiān)果球表,很小。 花期5-6月,果期8-9月。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甘,溫。 歸脾、腎、大腸經(jīng)。 補(bǔ)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腰膝痿軟,陽痿滑精,腸燥便秘。 《中藥大辭典》 甘,溫,無毒。" 入肝、腎經(jīng)。 補(bǔ)腎潤腸。治陽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中華本草》 味甘;性溫。 補(bǔ)腎壯陽;益腸通便。主腎虛陽痿;遺精早泄;下肢痿軟;虛人便秘 【歸經(jīng)】 歸腎;肝;大腸經(jīng)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5g;或入丸、散 【注意】 陰虛火旺,脾虛泄瀉及實(shí)熱便秘者禁服。長期食用,亦可致便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