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站的值友臥虎藏龍,太細的就不說了,只是作為一名老年愛好者談談自己的一些經驗。 二胡,在50、60后的群體里還是習慣叫做胡琴,至少我們這里是這樣的 國粵雙語的原片,截出來是國語,其實原版聽起來更感慨,那時就覺得二胡真好聽。當然大部分人都會把二胡和悲傷聯(lián)系再一起,這是因為二胡這個樂器的結構特點導致了它獨特的音色,這種音色類似人聲,而又有阿炳的二泉映月,黃海懷的江河水這些廣為人知的悲傷的曲子,所以很多人一聽到二胡的聲音就讓人覺得憂傷。其實二胡歡快的曲子很多,它只是更擅長表現(xiàn)委婉,悠揚或者悲傷的曲子,但如果你拿二胡去拉音階,恐怕沒人覺得憂傷~ 站內也有值友談到如果選胡琴,我就以自己個人經驗談一談如果選琴,希望對有興趣的人起到一點點幫助吧~ 琴弓先不說本體,來談談琴弓 這三把琴弓其實各有優(yōu)劣,那如果來判斷呢?首先一把好弓第一眼看上去要長而直;其次,弓毛以白色馬尾毛為上品,且弓毛要多而齊,與魚尾連接處捆扎要牢固;最后要注意弓桿的節(jié)應少而小,粗細適中(如果你不講究,用塑料的也行)。弓桿是支撐弓毛的支架,一般用江葦竹(又名幼竹)制作,兩端烘烤出彎來,系上馬尾,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馬尾夾置于兩弦之間,用以摩擦琴弦發(fā)音。弓毛多為馬尾,也有用尼龍絲仿制的。有些簡易二胡是用尼龍線來代替弓毛,這種音響效果較差。衡量弓毛能否經久耐磨,主要看弓毛是否排列得整齊平展,長度一致,粗細均勻。好的弓毛要求無斷頭、無纖柔、無蓬亂纏絞等。 琴筒、琴皮
琴筒是二胡的重要部分,通過弓的推拉運動,擦弦后振動琴皮發(fā)音的共鳴體。琴筒的質地和形狀對音量和音質有直接影響。一般用紫檀木或紅木制作。形狀有六角形、八角形、圓形、前八角后圓形等,常用的是六角形。琴筒后面鑲嵌著一個音窗(一般為雕木花窗),不僅對琴筒起了裝飾作用,而且對發(fā)音、傳音和濾音有一定的好處。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筒,一般用烏木,紅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開始使用低發(fā)泡(ABS)材料模壓成型。其形狀主要為六方形,長13厘米,前口直徑(對邊)8.8厘米。有些地區(qū)則制成圓形或八方形。筒腰略細,筒后口敞口或裝置開有各種式樣花孔的音窗。琴筒起擴大和渲染琴弦振動的作用。 琴筒前口蟒皮,叫琴皮,也叫琴膜,是二胡發(fā)聲的重要裝置。一般都是用蟒皮制作,蛇皮是最低級的二胡琴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guī)則,并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xié)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fā)音共鳴較好。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不是菊花那點)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fā)音渾厚圓潤,并且性能穩(wěn)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fā)音往往空而帶沙,并且把住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xié)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yōu)槌B(tài)。它是二胡重要的發(fā)音體,也是振源的關鍵,對音質和音量有著直接的影響。蟒皮的鱗片越大,音色越好。很多人選琴皮的時候都會選皮緊致點的,認為琴皮蒙得緊則使用壽命長、潛力大、后勁足。其實不然,前期處理到位的蟒皮,蒙上二胡后的特點是緊而不僵,極富彈性,手感舒適,開音快,穩(wěn)定性好(天氣變化適應性好),壽命長;而前期處理不到位的蟒皮,蒙上二胡后的特點是僵而硬(其實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緊),彈性較差,手感硬,開音慢(甚至有個別僵皮琴永遠開不了音),穩(wěn)定性差(天氣變化適應性差,容易出現(xiàn)噪音、狼音),壽命短,有的琴拉開音后很快就塌皮。那是因為蟒皮未經前期處理時,皮膜纖維均呈彎曲膠著狀態(tài),經過鏟浸水、鏟皮、鞣皮、拉伸(套皮),以此來解除皮膜纖維呈彎曲膠著狀態(tài);而前期處理不到位,皮膜纖維呈彎曲膠著狀態(tài)得不到有效解除,大部分或部分皮膜纖維依舊呈彎曲膠著狀態(tài),這種蟒皮如果蒙上二胡,待水分干燥后又會恢復到硬梆梆的狀態(tài),就象一張未經處理好的生牛皮一樣感覺。 我自己選的時候會拿手電筒在琴皮后面照一下,來更好的判斷琴皮是否均勻,方法簡單但實用(至少我這么認為 琴桿、琴軸、琴弦
琴桿是二胡的支柱,它不僅起著上連下接的支撐作用,而且對整體振動發(fā)音也有一定的影響。制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數(shù)量較少)、烏木或紅木。一般用烏木較多。烏木價廉物美,具有一定的抗拉性。是支撐琴弦、供按弦操作的重要支柱。全長81厘米,直徑約為0.55寸。頂端為琴頭,上部裝有兩個弦軸,下端插入琴筒。琴頭呈彎脖形,也有雕刻成龍頭或其他形狀的。衡量一把二胡的發(fā)音純凈與否與琴桿材料的選擇有很大關系,通常把紅木視為上品,烏木的也不錯,其它木材的就要遜色一等了。選擇時除了要仔細辨別琴桿的制作材料外,還要兼顧到質地緊密、木射線細密而均勻、無節(jié)、無疤,無明顯裂痕,有一定光亮度等。 琴軸也叫琴軫,共有上下兩個,起調整音高的作用,上軸縛膠內弦,下軸縛絞外弦。琴軸有木質軸和機械軸兩種,兩者各有利弊。木質軸調音后穩(wěn)定,不易跑弦走音,但因時緊時松,給調弦?guī)砝щy。機械軸調弦快而自如,音準也好,若制作質量沒有完全過關,時而會出現(xiàn)松動、滑動等現(xiàn)象,容易導致跑弦走音。 琴弦是琴的發(fā)音體之一,也是二胡的聲源體之一,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發(fā)音效果。琴弦有兩種:一種是金屬弦,具有拉力好,音質好,音準好和靈敏度高等特點,又分鋁質弦和銀質弦兩種,銀質弦最佳;另一種是絲弦,它發(fā)出的音比金屬弦柔和細膩,但位力差,音準差而且容易斷弦,且易變音。當然現(xiàn)在大部分胡琴采用的是金屬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