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雜志 第20200928期 作者/ 魏芹 濟南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伴隨著查體套餐的普及,很多朋友逐漸認識了一個新名詞“幽門螺桿菌”,醫(yī)生說這是個不好的家伙,它是能生存在我們胃里的唯一的病原微生物,在一類致癌物質清單中。而很討厭的是,它不容易根除,卻很容易復發(fā)。 根據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胃炎患者臨床癥狀的觀察,多數屬中醫(yī)的寒熱錯雜證,通過對中醫(yī)經典方劑的挖掘和整理,發(fā)現半夏瀉心湯之“辛開苦降”的治療方法,針對寒熱錯雜證胃炎療效顯著,不僅可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還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使其不易再復發(fā),舉例一二,共同學習。 例 1 L女士,55歲,退休,中等身材,營養(yǎng)良好,自述平素無明顯不適感覺,偶有飲食生冷或飽食后出現胃脘脹悶感,大便略稀,不成形,舌淡紅苔白,脈小滑,右關略弱。查體發(fā)現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醫(yī)生告知可以抗生素三聯治療,也可以暫時不治療再觀察,她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尋求中醫(yī)治療。 2019年7月9日初診處方:半夏瀉心湯加桂枝 姜半夏15g,干姜9g,黃芩10g,黃連3g,黨參15g,桂枝10g,大棗15g,炙甘草10g。6劑,水煎200ml,分早晚兩次空腹溫服,日一劑。 7月16日復診:1周內未出現胃脘部不適感覺,大便好轉。上方繼服6劑。 7月23日復診:胃腸感覺良好,周身輕松,大便略成形。上方繼服6劑。 7月30日復診:胃脘無不適感覺,可以適當少量吃生冷的食物,大便成形,自述從來沒有感覺如此輕松,每天跳廣場舞打太極拳完全不覺得累。帶中藥6服收尾鞏固。囑中藥服完復查幽門螺旋桿菌。 2019年8月6日復查幽門螺旋桿菌:陰性。停服中藥。 2020年8月31日查體,幽門螺旋桿菌:陰性。 前后共服24劑中藥,一年未再復發(fā),患者非常高興的感嘆:“沒想到吃中藥還能治好這個幽門螺旋桿菌病”。 例 2 L先生,48歲,在職,胃脹伴反酸、燒心20年,加重1年,平素飯局較多,酒量較大,冷食或者涼啤酒后容易腹瀉,晨起口干口苦,脾氣急躁,反酸燒心下午加重,大便粘。舌深紅苔白厚膩,脈弦,右關滑,沉按無力。血脂正常,血糖偏高,FBG:8.0mmol/l,胃鏡: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胃竇部粘膜隆起。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陽性。擔心病情進一步惡化,經朋友介紹來看中醫(yī)。 2020年8月4日初診處方:半夏瀉心湯加柴胡、枳實。 姜半夏15g,干姜9g,黃芩10g,黃連10g,黨參15g,柴胡15g,麩炒枳實15g,炙甘草10g。6劑,水煎200ml,分早晚空腹溫服,日一劑。 8月11日復診:1周內出現3次反酸,仍有下午燒心感覺,胃脘部痞脹不適感覺減輕,大便粘略輕。舌深紅苔厚膩,脈弦,右關滑,沉按無力,上方繼服10劑。 8月25日復診:反酸胃脹明顯好轉,口干苦減輕,大便基本成形。舌深紅苔略厚膩,脈弦滑。上方加草果10g醒脾化濕,繼服10劑。 9月1日復診:反酸、胃脹完全消失,口干口苦消失,中間出現一次飲酒后輕度燒心,后自行緩解,大便不粘,成形,舌紅苔薄,脈小弦滑。帶中藥7服收尾鞏固。囑中藥服完復查幽門螺旋桿菌。 2020年9月8日復查幽門螺旋桿菌:陰性。FBG:5.5mmol/l。 胃部難受感覺沒有了,患者情緒也變得不那么急躁,要求繼續(xù)服用中藥,以期徹底根除胃竇部病變。 按語: 半夏瀉心湯是《傷寒論》記載治療胃病的第一首方劑,主要治療寒熱錯雜的“心下痞”,方子中既用熱藥,又用寒藥,為調理寒熱的代表方劑?!秱摗份d:“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金匱要略》載:“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本方的特點是“辛開、苦降、甘調”,病位在胃、膽、脾,辛開胃滯(半夏、干姜)、苦降膽火(黃連、黃芩)、甘調脾虛(人參、大棗、炙甘草)。 案例1的病人偏于脾陽虛多一點,故減少了黃連的用量,加了桂枝通陽、驅寒、降沖逆。案例2的病人偏于肝火、濕熱多一點,故加大了黃連的用量,并加柴胡以解少陽之郁滯,加枳實破結下氣。 伴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工作、生活的壓力不同程度的困擾著每一個人,情志的影響會通過“木克土”的途徑影響脾胃的運化。而飲食肥甘厚味、肢體運動減少則直接損害脾胃的功能,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受到脾胃疾病的困擾,脾胃功能不足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原因,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感染主要是靠改善和恢復脾胃自身的氣機升降功能?!罢龤獯鎯取⑿安豢筛伞?,故改變病原微生物賴以生存的內環(huán)境才是永久根除的長遠之計、綠色療法。 |
|
來自: 光年中醫(yī)骨傷科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