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說: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名字可以叫“普六茹堅”,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可以叫“大野淵”,其最偉大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可以叫“大野世民”。 聽到這話,請先不要驚訝和反駁,雖然歷史上沒有出現(xiàn)過這種奇葩的叫法,但如果追溯楊、李兩家的家史,特別是他們祖先改姓的那段往事,這么叫也是有道理的。 而這段有趣的歷史,要從鮮卑族的南遷說起。 一、鮮卑人的改姓與賜姓在歷史上,少數(shù)民族通過移民或戰(zhàn)爭等方式遷居中原,是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而一旦完成內(nèi)遷,緊接著就要面臨民族融合的問題。 西晉永嘉之亂以后,原本世代居住于大興安嶺的鮮卑人趁機開始陸續(xù)南遷到了黃河流域,其中就包括赫赫有名的慕容部、宇文部、拓跋部、吐谷渾等。 而他們也都先后建立了自己政權(quán),比如慕容氏的燕國,拓跋氏的北魏等等。這里,我們重點說說北魏。他們的漢化最為成功。 北魏在太武帝拓跋燾在位時統(tǒng)一北方,成為中原霸主。孝文帝即位后,又將首都從平城遷到了洛陽,以便推行他的漢化改革政策。 而改革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改漢姓!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出于與漢人通婚、雜居的需要,號召把鮮卑的復(fù)姓改成單姓,他自己首先以身作則,把“拓跋宏”改為了“元宏”。 據(jù)歷史學(xué)者統(tǒng)計,在這場“改姓運動”中,鮮卑有史可考的120姓,僅有吐谷渾氏、賀若氏、那氏、庾氏、宇文氏、慕容氏6個姓沒有改,其他全部被改為了漢姓。今天的“那氏”、“庾氏”可以考證一下,自己是否有鮮卑血統(tǒng)呢? 孝文帝的改革雖然使得胡漢之間的界線開始逐漸消弭,但卻給北魏的分裂埋下了種子。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這一時期,又流行起了賜姓,一些功勛卓著的文臣武將,開始被皇室賜姓。 而被賜姓者,是以漢族大臣居多,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漢姓,所以被賜之姓就是皇室們的胡姓了。 而楊李兩家當(dāng)時的“掌門人”楊忠和李虎,就是在這一時期被賜姓。 二、楊忠和李虎改名楊忠是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市)人,他是地地道道的漢人,隋文帝楊堅的父親,后來被尊為隋太祖。 楊忠原來是北魏軍人,后來因武藝高強、戰(zhàn)功赫赫,被封隨國公。在西魏恭帝時,他還被賜姓為胡姓“普六茹”,也就是說他原本是一個漢人,卻被賜了一個鮮卑族的姓氏。
李虎是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縣)人,也是地地道道的漢人。他是唐高祖李淵的祖父,被尊為唐太祖。 李虎出身顯赫,是十六國時期西涼開國君主李暠的五世孫。需要說明的是,西涼雖然是十六國之一,但卻是由漢人建立的國度。 跟楊忠一樣,李虎在西魏時期同樣因戰(zhàn)功被賜胡姓“大野”。
所以,因為西魏皇室的賜姓,楊忠也可以叫“普六茹忠”,李虎也可以叫“大野虎”。而作為他們的后代,按道理講,楊堅是可以叫“普六茹堅”的,而李淵可以叫“大野淵”,李世民也可以是“大野世民”。從這段歷史上看,這種說法并沒什么不妥。 不過,為什么這種叫法后來并沒有成真呢? 四、恢復(fù)漢姓在西魏時,楊忠和李虎皆被賜予“胡姓”,但到了北周末年和隋朝初年,所有原來被賜姓者,皆被要求改為了原姓。
至于改回原姓的原因,當(dāng)然很好理解:當(dāng)年這些被賜姓者,大多本就是漢人。 當(dāng)西魏滅亡、北周衰落之時,因為時過境遷、時移世易,他們就沒有必要再跟著姓“胡姓”了,而是要恢復(fù)自己本來的漢姓。特別是彼時已經(jīng)手握重權(quán)的楊堅,隨時都能篡奪帝位,肯定是要把自己本來的姓給改回來的。 所以,在歷史上也就沒有出現(xiàn)“普六茹堅”和“大野淵”、“大野世民”,這種叫法,實際上是對于楊、李兩家改姓這段歷史的誤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