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頭·學習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智慧”系列之十七 《童蒙養(yǎng)正之身教》 春耕園 | 邵雅忠老師 下面我們聊聊“家有老人,有利身教”的話題。 以及在中國一句很有名的俗語——“家中有一老,就如有一寶”,應(yīng)該怎么理解這句話呢? (一) 清代著作《圍爐夜話》中說,“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孝道一直都是人們堅守的傳統(tǒng)美德,一個家庭是否和諧美滿,關(guān)鍵看這家人是如何對待長輩的,這是考驗為人子女的一個重要道德準則。 孟懿子和樊遲御都先后請教過孔子,“什么是孝道?” 孔子的回答是,在父母活著的時候,“事之以禮”——盡孝道給父母多一些關(guān)愛和幫助,尊敬和愛戴他們;父母不在的時候,也要時常去緬懷他們,畢竟沒有父母的培養(yǎng)和教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尊老愛幼作為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向受每個中華子孫的認同。 (二)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智慧一直極其注重身教——言傳身教、口授身傳。 我們?nèi)绾螌Υ先耍约旱暮⒆右矔W我們一樣對待老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孝敬老人,這樣是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有一句俗語說的非常好,這句話是這么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家有一老”不難理解是什么意思,每個家庭都有老人,家里面的長輩往往給這個家庭的安定帶來積極的作用,以他們豐富的閱歷和人生經(jīng)驗,對后輩們的人生處世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三)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健在的幸福,很多人在父母在世的時候,往往感覺不到。 但其實,父母健在對每個兒女的精神上都會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心理潛意識影響。 (四) 家里有老人的幸福,在家庭團聚上也有著重要的體現(xiàn)。 傳統(tǒng)文化里中國家庭是一個注重團聚和和睦的地方,逢年過節(jié)家里人都要聚在一起享受團圓的幸福和快樂。 在家庭團圓這一方面,老人的作用不可忽視,有了老人們的存在和號召力,后面的年輕幾代人才有可能回家看望團聚。 “父母在,才有家。” 我們很少聽說每年過年去伯伯、叔叔家過年的,只有說去爺爺奶奶家,或者外公外婆家過年的。 也就是說只有老人在,才讓這個家庭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個家庭沒有老人,團聚也就變得沒有意味,都說四世同堂是一個家族最高的榮譽,這一點準沒有錯,四代人的智慧合在一起,家族的力量才會強大,子女們才更有歸屬感。 我們現(xiàn)在很多的文學和影視作品的價值觀導向,確實有很大的問題,為了追求感官刺激,有意去夸大一些宮斗和家族內(nèi)斗劇情和情節(jié)。 但事實上,我們縱觀古今中外,任何大家族、大機構(gòu)的早期崛起過程,絕大多數(shù)都離不開家族實力的幫助和支持。 (四) 贍養(yǎng)老人更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對兒女后代責任感的傳承,有什么事情比言傳身教更好呢? 假如你都不贍養(yǎng)自己的父母,又如何期盼你的女兒們將來贍養(yǎng)你?因為你就是他們心中衡量道德的標桿。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除了說老人在一個家庭里的重要作用之外,也在要求子女們懂得每個人都有孝敬老人,尊重長輩的這個責任。孝順老人才不會讓自己的良心不受到譴責,這是每一個子女都應(yīng)該做的事情。 (五) 孝敬父母也是給孩子們一個榜樣,一個示范,利于言傳身教地培養(yǎng)孩子尊敬長輩的心。 每一個人都有成為老人的那一天,我們的所作所為孩子們都會學習。 所以說孝順老人不僅僅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要求,更是我們給子女的一個榜樣。 其實如果孩子和老人生活一起,他們會觀察父母是否孝敬老人,是否對老人感恩,這時候孩子也會模仿父母去尊敬老人和長輩的。 父母身教是對孩子最大的教育,比起口頭上的教誨要有用的多。 (六)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還有更加深刻的人生哲理。 家庭有老人,一定是有利身教的。 都說爺爺奶奶寵愛孩子會多一些,會溺愛和寵壞孩子。 事實上,自古以來,很少有說爺爺奶奶的愛,而把孩子害了的。 “養(yǎng)不教,父之過。” 一家?guī)状松钤谝黄?,一起教育孩子,關(guān)鍵在于父母的教育要有智慧。 對于孩子的教育,是需要群策群力的,家庭是最重要的一個群體。 老子說,“物極必反,樂極生悲。” 世間事,都沒有絕對的的對與錯。 任何事情走到了極端,對也變成了錯。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陰陽平衡,調(diào)和極端是需要智慧的。 幼年養(yǎng)性 童蒙養(yǎng)正 少年養(yǎng)志 成年養(yǎng)德 (黃競石.記錄.2020.1.12) 黃競石(學者) 黃競石,筆名黃石頭。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學者, 小微企業(yè)市場化方向研究學者, 石崗國學院高級研究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