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崇禎皇帝在位一十七年,在這期間內閣大臣換了五十多位,首輔都換了十幾位,足見君臣之間極度不協(xié)調,崇禎在李自成的農民軍打進北京時曾哀嘆“臣皆亡國之臣”。 崇禎在位這么多年,難道就沒有一位臣子能入得了他的法眼?崇禎十一年就任禮部尚書兼任東閣大學士的楊嗣昌就是一位,他們君臣相得的程度在整個崇禎執(zhí)政期間都是罕有的。 楊嗣昌是前三邊總督楊鶴的兒子,有進士功名,曾在陜西擔任剿匪任務的楊鶴在崇禎四年因招撫流賊失敗獲死罪。 為救父楊嗣昌幾次上書崇禎要求以身替父服罪,因而獲得了注重孝道的崇禎的認同,很難得的勾除了楊鶴的死罪,并且從此之后,刻意觀察提拔楊嗣昌,使之一路晉升,直至入閣。 楊嗣昌最為人知道的幾件事大致是首先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戰(zhàn)略方針,并為了執(zhí)行這一戰(zhàn)略方針于崇禎十一年的清軍入侵期間陷害主戰(zhàn)派大臣盧象升,致使盧象升因孤立無援戰(zhàn)死。 另一位明末名臣孫傳庭也因為和楊嗣昌的意見相左而被關押。崇禎一朝楊嗣昌獲得的待遇可以說是諸大臣之中的唯一,崇禎為何如此信任楊嗣昌? 首先,楊嗣昌無黨。 楊嗣昌在父親楊鶴獲罪期間替父受死的態(tài)度讓崇禎極為贊賞,因此開始關注楊嗣昌。 崇禎一朝除初期外,特別看重和有意重用的臣子有一個特點,他不能是東林黨,內閣大臣更是堅決拒絕東林黨人擔任,原因大概就是東林黨在官場和民間的勢力過于龐大,已經威脅到皇權。 崇禎對此很不安心,有意壓制不讓東林黨掌握住更大的權力,而且在崇禎執(zhí)政的頭幾年,東林黨人讓他很是失望,袁崇煥就不用說了,“己巳之變”的發(fā)生讓崇禎對其恨之入骨,不惜用凌遲的手段對待他。 而后崇禎四年的大凌河之戰(zhàn)明軍大敗,負主要責任的前線指揮官孫承宗更是東林巨頭。 兩位東林黨推舉的掌軍人才都沒有給崇禎帶來他所希望的勝利,反而讓崇禎不斷的擔驚受怕,結果就是初期很愿意使用東林黨人的崇禎在這以后對他們敬而遠之。 楊嗣昌為人純孝,又不是東林黨人,因此,有了讓崇禎重點培養(yǎng)和提拔的基礎。 其次,楊嗣昌的確有才。 他在邊關任職時就勇于任事,多有合理合用的理政建議上書給崇禎,入朝任職后,多次和崇禎奏對,其對內對外的治理意見也都符合崇禎的心意,崇禎難得遇上這么一個合胃口的臣子,當然要大加提拔,《明史》中記載: 時中原饑,群盜蜂起,嗣昌請開金銀銅錫礦,以解散其黨。又六疏陳邊事,多所規(guī)畫。帝異其才......嗣昌銳意振刷,帝益以為能。每對必移時,所奏請無不聽,曰:"恨用卿晚。" 重點是楊嗣昌屬于實干派,他的建議大多言之有物,不是空談。 比如他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對清戰(zhàn)略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對流寇的圍剿方法等,其實是有相當可行性的,基本上是針對明朝當時實際面臨的困局而有的放矢。 再者,楊嗣昌愿意為崇禎背鍋。 崇禎這個皇帝有個缺點,他認為皇帝不應該為臣子背鍋,有錯臣子來認,有功歸于皇帝,這就導致了沒有幾個臣子愿意和他交心,這也是他在位十七年間不斷更換內閣大臣的由來。 做事就沒有絕對的成功與否,領導又不愿意適當庇護,時間一長,就沒有人愿意提建議,都是得過且過了。 而楊嗣昌卻因為感激崇禎當年放他父親楊鶴一馬的恩德,愿意為崇禎效死,在全天下都沒有人敢提出和清朝議和的情況下,他從實際出發(fā),不懼流言,主動為崇禎排憂解難,提出先和清朝媾和的建議,并且表示“人不肯擔其責而臣擔之”。 有這樣的態(tài)度當然讓深恨群臣不能為之辦實事的崇禎欣賞。 有以上幾條,在崇禎眼里,楊嗣昌就是無私為國,有才可以救國的擎天之臣。 楊嗣昌主持的剿匪進展緩慢,崇禎拒絕給他定罪,楊嗣昌因見解不一陷害盧象升致死,因指揮失誤致使?jié)鲜?,親王被殺,崇禎依舊不給他定罪。 楊嗣昌舉薦的熊文燦放縱張獻忠降而復叛,崇禎也僅僅只是派他出去負責剿滅張獻忠,還為楊嗣昌作詩鼓勵: 鹽梅今暫作干城, 上將威嚴細柳營。 一掃寇氛從此靖, 還期教養(yǎng)遂民生。 崇禎一輩子就沒給幾個臣子寫過詩,除了秦良玉就是楊嗣昌,可見對其信賴到什么程度。 楊嗣昌在圍剿張獻忠的軍事行動中失利,導致襄陽陷落,封地在襄陽的襄王被殺,楊嗣昌本人憂懼而亡。 他死后,崇禎還極其傷心,在群臣要求追究楊嗣昌失陷親王的責任時多次為他辯解,楊嗣昌很難得的成為死后被崇禎惦念的大臣,《明史》中記載: 乃昭雪嗣昌罪,賜祭,歸其喪于武陵。嗣昌先以剿賊功進太子少傅,既死,論臨、藍平盜功,進太子太傅。廷臣猶追論不已,帝終念之。 要知道,當初孫承宗、盧象升為國戰(zhàn)死的時候崇禎是連汗毛都沒有賞賜過一根,孫承宗僅僅是傳旨撫恤,連追封都沒有,盧象升更是死后尸身三個月都沒有安葬。 后來明朝唯一的希望孫傳庭戰(zhàn)死,崇禎甚至懷疑是假死,拒絕撫恤??v觀崇禎一朝,唯有楊嗣昌死后能得到崇禎幫助辯解的待遇。 楊嗣昌在后世的名聲褒貶不一,因為崇禎十一年盧象升戰(zhàn)死的緣故,很多人視楊嗣昌為奸。 其實楊嗣昌“攘外必先安內”的戰(zhàn)略未必錯誤,當時的明朝也的確消耗不起兩面作戰(zhàn)。 楊嗣昌錯在崇禎十一年清軍已經大舉入關的情況下還堅持議和,正確的處理方式應該是先把清軍打出去后再談。 即使要議和也不能是在敵人入侵的狀態(tài)下,否則和談的性質就變成了求和,當初明英宗被敵人抓到北京城下時明朝都沒有接受要挾,何況在清軍搶劫時? 楊嗣昌在戰(zhàn)略上的見解大多其實是正確的,就是在執(zhí)行上脫離了實際。 比如為了執(zhí)行“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剿匪戰(zhàn)術在全國加征農稅就嚴重脫離了當時的實際情況,也正是這次的加征讓明末的農民起義軍徹底發(fā)展壯大。 楊嗣昌的初衷沒錯,剿匪需要錢就收稅,可他是士紳階層,始終無法跳出這個框框找真正有錢的階層收稅,階層限制了他的眼光和手段。 不過總的來說,楊嗣昌算得上是明朝的忠臣,是崇禎皇帝的忠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