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自古以來都是世紀難題,既有磨挫兒媳婦的惡婆婆,也有折磨婆婆的惡媳婦,婆媳之間的矛盾不分身份地位,不管是平民百姓家,還是皇帝老子家,都存在婆媳不睦的問題。 比如晚清時期同治帝載淳的妻子阿魯特氏,因為不是被親婆母慈禧太后相中的,婆媳之間的關系就十分不好,阿魯特氏在丈夫死后自覺前景無望,就殉夫而死。 01,出身科舉世家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1854-1876),是蒙古人,但她并非像孝莊、孝惠一樣出自蒙古藩部,而是出身蒙古正藍旗,是旗人。阿魯特的父親崇綺,是清朝二百來年唯一的旗人(蒙古人)狀元,母親是鄭親王端華的女兒、肅順的侄女。 咸豐帝的原配妻子孝德顯皇后薩克達氏,是阿魯特的表姨媽,因為阿魯特的外祖父端華是孝德皇后的親舅舅,所以,阿魯特的生母崇綺嫡福晉和孝德皇后就是親姑舅表姐妹。 而咸豐帝繼室妻子孝貞顯皇后鈕鈷祿氏、即慈安太后,也是阿魯特的表姨媽,因為阿魯特的外祖母端華嫡福晉是慈安的親姑媽,所以,慈安和阿魯特的生母崇綺嫡福晉也是親親的表姐妹。 阿魯特氏和孝德皇后一樣,都沒有光鮮的老祖宗,她家是從祖父賽尚阿開始發(fā)家的,賽尚阿從嘉慶末年入仕,在道光年間及咸豐初年是官運亨通,先后出任侍讀學士、都統(tǒng)、戶部尚書、入軍機處、文華殿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 由于賽尚阿在晚清政局的舉足輕重,他的家族很快融進世家圈子,第三子崇綺能夠迎娶親王之女就說明這個情況,盡管賽尚阿奉命鎮(zhèn)壓太平軍吃了敗仗被革職抄家,但他家族的聯(lián)姻圈子依舊存在。 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綺,在父親被罷免后潛心讀書,參加同治四年(1865)的科舉考試,中了頭名狀元。在這里要劃個重點,網(wǎng)上有些文章包括百科都寫崇綺是同治三年狀元,那是錯誤的。 崇綺是同治四年乙丑科狀元,同治十三年只舉行過六次科舉,分別是元年壬戌科、二年癸亥科、四年乙丑科、七年戊辰科、十年辛未科、十三年甲戌科,崇綺就是乙丑科狀元。
《清稗類鈔》還記載了崇綺的一則軼事,據(jù)說崇綺獲得第一名后,兩宮太后看了試卷名字才知道是崇綺,按以往慣例,旗人不能名列鼎甲,為了選出新的狀元,就把前三名的名字放在筒子里抽簽,抽住誰,誰就是新狀元,結(jié)果,連抽三次都是崇綺,兩宮這才決定,就以崇綺為狀元。 02,狀元閨女做皇后阿魯特氏出生于咸豐四年(1854)七月初一,這時她的家族正陷入低谷之中,在阿魯特兩歲的時候,咸豐六年(1856)三月二十三,同治帝載淳出生,兩人之間相差兩歲。 在阿魯特十二歲的時候,父親崇綺中了狀元,因為一直生活在文化氛圍很高的家庭中,阿魯特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也是很不錯的,不但字寫的很漂亮,能用左手寫大字,還熟讀唐詩,背誦如流。 同治十一年(1872),17歲的同治帝開始選擇后妃,19歲的阿魯特和小姑姑阿魯特氏(16歲)一起從眾多秀女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同時入選的還有來自名門富察氏的鳳秀之女(14歲)、赫舍里氏的崇齡之女(17歲)、西林覺羅氏的羅霖之女(15歲)。 在這入圍的五位秀女中,慈安太后屬意年齡最大的阿魯特氏,認為她是狀元之女,知書達理、氣度端凝,很有母儀天下的穩(wěn)重大氣,當然,其中也有慈安與阿魯特之間是親戚的原因。 但身為皇帝生母的慈禧太后,卻屬意年齡最小的富察氏,認為她出身名門,底蘊深厚,且嬌俏可愛,肯定是兒子喜歡的類型,當然,其中也有慈禧想選個年齡小好拿捏的深層次原因。 兩宮太后為此出現(xiàn)分歧,慈安認為富察氏年齡太小,不能給兒子當賢內(nèi)助;慈禧則認為阿魯特氏是罪人端華之女所生,沒有資格母儀天下,兩宮各不相讓,選擇權就交到同治帝手中。 對于正處于年少慕艾年紀的同治帝來說,年輕美麗又知性的阿魯特氏,當然比還沒長開的小閨女富察氏更吸引他,因此,這位騷年毫不猶豫的選擇小姐姐阿魯特氏做自己的皇后。 他的決定可把老母親慈禧氣炸了,但不管心中多么氣惱兒子不聽話,也不能表露出來,只能暗暗把帳都記到未來兒媳婦頭上,阿魯特氏悲慘的未來就從大婚開始。 03,繁瑣的皇帝大婚典禮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初三日,慈安、慈禧兩宮太后頒發(fā)懿旨,宣布冊立“淑慎端莊”的阿魯特氏為中宮皇后。同一天,兩宮太后又頒布懿旨,冊封富察氏為慧妃,赫舍里氏為瑜嬪,小阿魯特氏為珣嬪,西林覺羅氏為瑨貴人。
隨即,兩宮太后開始為兒子的大婚典禮忙碌起來 ,六月初三,先封準皇后之父翰林院侍講崇綺為三等承恩公,早逝的生母宗室氏,以及兩位繼母宗室氏、瓜爾佳氏均為公妻一品夫人。
崇綺也是清朝第一位女兒還沒有正式成為皇后,就獲得恩封的承恩公,也是唯二之一,另一位就是孝定景皇后之父葉赫納拉桂祥。 七月二十六,行納彩禮;八月十七,行大征禮;九月十三,以大婚冊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太廟后殿、奉先殿;同日,又以冊封慧妃,遣官告祭太廟后殿、奉先殿。 九月十四日,同治帝穿禮服御太和殿,檢閱皇后的冊寶,以惇親王奕誴為正使、貝勒奕劻為副使,持節(jié)奉冊寶前往皇后府邸進行冊封禮,冊立阿魯特氏為皇后。還是同一天,又遣大學士文祥為正使,禮部尚書靈桂為副使,持節(jié)冊封富察氏為慧妃。
隨后,慈安、慈禧御慈寧宮,身穿禮服的同治帝前往慈寧門行禮,禮畢后御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賀。接著還是以惇親王奕誴為正使,貝子載容為副使,持節(jié)去皇后府邸行逢迎禮。 九月十五日,皇后阿魯特氏在娘家坐著鳳輿,以鑾儀衛(wèi)陳儀仗、車輅、鼓樂為前導,從大清中門走在御道上,來到乾清宮降輿,在坤寧宮與同治帝舉行合巹禮。 九月十六日,同治帝夫婦前往壽皇殿行禮,又去鐘粹宮慈安太后前、長春宮慈禧太后前行禮。九月十七日,兩宮太后御慈寧宮升座,皇后阿魯特氏向兩位婆母行朝見禮。 九月十八日,兩宮皇太后御慈寧宮,同治帝率王以下文武大臣前往慈寧門行慶賀禮,隨后,同治帝御太和殿接受文武大臣官員、蒙古王公貝勒以及朝鮮使臣等人行禮,這時,皇帝皇后的大婚典禮才算禮成,并頒詔天下進行大赦。 接下來,皇后阿魯特氏先率領妃嬪們?nèi)ゴ葘帉m向兩宮太后行禮,再前往乾清宮給同治帝行禮,再之后是皇后御內(nèi)殿,接受慧妃以下妃嬪以及公主、福晉、命婦們的行禮。 九月十九日,同治帝帶領一妻四妾前往慈寧宮給兩宮太后進酒行禮,由兩宮太后賜皇帝和皇后以及慧妃宴。同治帝又御太和殿,賜皇后親屬以及王公百官蒙古王貝勒貝子朝鮮使臣等宴。 十月初四,奉兩宮太后懿旨,把皇后的娘家抬入滿洲鑲黃旗;十一月初二,同治帝傳諭內(nèi)閣將皇后娘家一支抬入滿洲鑲黃旗。 04,短暫的婚后生活阿魯特氏是同治帝親自相中的,她又是才貌雙全的女子,小夫妻的感情自然不錯。閑暇之余,同治帝假裝老師考核皇后的唐詩,阿魯特氏是“背誦如流”,面對如此學霸,讓學渣皇帝更是喜不自勝,越發(fā)伉儷情深。 端莊穩(wěn)重的阿魯特氏不但收獲了完美的“姐弟戀”,而且還很合嫡婆母慈安太后的脾性,慈安對這個兒媳婦很是滿意。唯獨慈禧太后,因為兒子沒有選擇自己相中的富察氏,就遷怒于阿魯特氏,每次見到兒媳婦都不假辭色,從不給阿魯特氏好臉。 身為正室的阿魯特氏自然有正室的尊嚴,對小妾親婆母慈禧是崇敬有余則親近不足,更讓慈禧心中惱火,直接出手干涉兒子的房內(nèi)事,不允許同治帝去阿魯特氏那里,逼著兒子去獨寵慧妃。 叛逆少年同治帝哪里肯就范,如果他是聽媽話的娃,阿魯特也做不了皇后,如此就進入惡性循環(huán),同治帝不去找慧妃,慈禧就對阿魯特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同治帝既不愿意委屈自己,又不忍心讓皇后受老娘磨挫,干脆自己睡。 正是青春年少、新婚燕爾的同治帝,被迫從嬌妻在懷的幸福生活,淪落到孤枕難眠,哪里能受得了,被身邊的太監(jiān)、親近的堂兄弟一撩撥,就出宮找樂趣去,后來,就沒有后來了。 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初三,19歲的同治帝病重,十二月初五就龍馭賓天了,才結(jié)婚二年零二個月多、年僅21歲的阿魯特氏成了小寡婦。 在同治帝病重的近一個月里,兩宮太后和王公大臣們選擇了4歲的載湉為咸豐帝的嗣子,兄終弟及繼承同治帝的皇位,十二月初六,載湉進宮,十二月十九,新寡阿魯特氏被尊為嘉順皇后,從皇后成為皇嫂。 光緒元年(1875)正月初九,兩宮太后頒布懿旨,宣布小皇帝登基后要去給嘉順皇后行禮,以后不管是嘉順皇后的千秋節(jié),還是小皇帝的萬壽節(jié),以及元旦諸節(jié)日,小皇帝都要去給嘉順皇后行禮。其實這也是兩宮太后給予同治帝遺孀阿魯特氏的優(yōu)待,讓她能夠在光緒朝享受超然的地位。 正月二十日,載湉舉行登基大典,是為光緒帝,先去給咸豐帝御容行禮,又去給兩宮太后行禮,再去觀德殿去給大行皇帝同治行禮,接受朝賀后,去儲秀宮給嘉順皇后行禮。 二月十八日,光緒帝侍奉兩宮太后去儲秀宮探視生病的嘉順皇后,十九日,三宮再次來儲秀宮探病,到了申刻,5歲的光緒帝又侍奉慈禧太后去探視嘉順皇后,就在當天,傳諭在外辦事的崇綺即刻回京。隨即在二月二十日寅刻,22歲的嘉順皇后阿魯特氏崩。 三月初二,同治帝被追上廟謚為穆宗毅皇帝;五月十二,嘉順皇后追上尊謚孝哲毅皇后。光緒五年(1879)三月二十六日,同治帝和阿魯特氏夫妻一起入葬惠陵。 05,阿魯特氏自殺的原因因為同治帝夫妻的死亡時間距離太近,只隔74天,所以引起人們對阿魯特氏之死的猜疑,對她的死因和死的方式是眾說紛紜。 官方給出的死因是阿魯特氏因為悲慟同治帝之死,毀傷過甚,遂抱病而亡;民間則多認為是惡婆婆慈禧逼死了兒媳婦。至于阿魯特氏死的方式,則有吞金死之說、絕食死之說、吞鴉片死之說、服毒死之說,反正至今都沒有定論。 那么,阿魯特氏到底是不是被惡婆婆逼自殺呢?以猴格之見,她并不是被慈禧逼迫自殺,而是因為她自身性格的原因,才致使她自殺殉夫。 為什么否決是慈禧逼迫自殺論?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在當時,內(nèi)有慈安太后,外有道光帝位下的奕誴、奕?、奕譞、奕譓諸王,慈禧太后并不能做到一手遮天。 就因為給同治帝立嗣,朝廷都鬧出吳可讀尸諫的事,如果慈禧真的不顧輿論去逼迫兒子的遺孀自殺,就不怕大臣們把她噴成翔?光緒初期可不是光緒中晚期,慈禧當時真的沒有那么大能量。 那阿魯特氏為什么要自殺呢?因為她所處的歷史大環(huán)境和家庭教養(yǎng)的緣故。 明清時期非常推崇節(jié)婦,殉節(jié)極其盛行,認為在丈夫死后潔身殉夫的就是婦節(jié),明史和清史稿的烈女傳里,殉夫死的女性真的是比比皆是。 而阿魯特氏又出身科舉世家,從小接受的是嚴格的封建禮教教育,什么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都是她嚴格恪守的,女性的節(jié)烈行為對阿魯特來說,是能上升到家族榮辱以及臉面上的舉動,所以,她很容易就成為節(jié)烈的殉道者。 除了社會和家庭對阿魯特氏的影響外,還有她自身的性格原因,阿魯特氏是一個恪守禮教的女性,她身為一國之母要承擔的責任比普通女性更多,這也是她對自己的嚴苛要求。 如果同治帝是正常的病死,阿魯特氏大概會守節(jié)到死,但絕不會去殉節(jié),但是,同治帝的死亡原因卻是那么的齷齪,不堪到不能公布于眾,這樣的死因?qū)ΠⅣ斕厥蟻碚f,實在是太痛苦,太不能接受。 飽受道德自虐的她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沒有盡到妻子的義務和皇后的職責,規(guī)勸皇帝夫君,才讓丈夫落至那樣的結(jié)局,這成了讓她想起來都過不去的坎。 因此,心中有著崇高信念和追求的阿魯特氏,下意識就用自身去為心目中的禮教去殉節(jié),與其說是殉夫的烈女,不如說她是封建禮教的殉道者、犧牲品。 06,猴格說慈安太后選擇阿魯特氏做皇后,的確沒有選錯,阿魯特氏具備賢后的特質(zhì),有才有貌還有操守,真的是知書達理、淑慎賢明,如果假以時日,大概會成為清朝真正的賢后,只可惜,歷史沒有給她們兩口子機會。 關于阿魯特氏之死,還有人認為是因為慈禧不愿意當太皇太后,所以沒有給同治帝立嗣,而是讓光緒帝繼位,阿魯特氏當不了皇太后,只能當皇嫂,如果光緒帝以后再立了皇后,她在宮中的地位就更尷尬了,還不如趁著同治帝沒入葬時殉死,得以同葬惠陵,所以她才自殺的。 這樣認為的人實在太想當然了,不但對清朝的立嗣制度不了解,對有些歷史常識也是不通的。 先說說為什么沒有給同治帝立嗣,并不是慈禧能一手遮天,而是因為當時沒有合適的,只有一個溥倫,才幾個月大,誰能保證他會不會和幾個哥哥一樣夭折?要立他的風險太大,當然沒有給咸豐帝立嗣更保險,所以才立了最合適的光緒帝,等光緒以后生子再過繼給同治帝。 (要想詳細了解為同治帝立嗣的詳細過程可參見本文:光緒因為慈禧才能做皇帝?不,是因為競爭對手自己太作死) 再來說說假如溥倫繼位后,阿魯特氏當了太后,就能越過兩位婆母去垂簾聽政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在孝道大過天的封建社會,婆婆壓兒媳婦一頭不要太正常,從西漢到清朝,只要皇太后、太皇太后同時存在時,都是太皇太后執(zhí)政臨朝,哪里輪得到做兒媳婦的皇太后去臨朝? 不管是西漢的呂雉和張嫣、竇太后和王娡,還是宋朝的高滔滔和向太后、謝道清和全太后,婆媳同時在位時,太后兒媳婦們不管是皇帝嫡母還是生母,都要仰婆母太皇太后的鼻息,憑什么到阿魯特氏這里,她就能越過兩位婆母去臨朝聽政? 所以,慈禧有必要擔心立孫子后,她就得讓權給兒媳婦嗎?根本不可能的,就算是立了溥倫、阿魯特氏被尊為皇太后,在兩位婆母面前,她也得靠邊站。 最后說說阿魯特氏被尊為皇嫂,地位就很尷尬嗎?這樣的想法也是太想當然了,當皇嫂有什么尷尬的?兩宮太后已經(jīng)給阿魯特氏在光緒朝確立超然的地位,光緒帝要像侍奉太后那樣對待嫂子,即便之后他冊立皇后,阿魯特氏也可以像明朝懿安皇后那樣安居宮中,接受小叔子夫妻的供奉。 兩宮皇太后不會讓明世宗的大禮議事件重演,當然也不會讓兒媳婦像明武宗夏皇后那樣尷尬,不可能做哥哥的死了,換兄弟成了新當家人,做嫂子的就只有去死,才能避開尷尬的地位?。∵@樣的想法太沒有依據(jù)了。 就是這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