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文嵩 高考 “文革”之后恢復的高考制度帶來了祖國的春天,也給無數有志青年帶來了改變人生命運的希望。莘莘學子奮斗十幾年,高考是其結果最終檢驗的“硬門檻”,親歷者們——誰的高考沒有淚!?我是1987年參加高考的,那時的高考錄取率很低,雖然沒有“文革”之后高考剛恢復時那樣低的錄取比例,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八十年代能夠通過高考進入大學學習的學生相比之下并不算多,尤其是像我這樣在蘇北鄉(xiāng)鎮(zhèn)高中的應屆畢業(yè)生,欲一試過關“躍農門”,可真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1987年的江蘇高考,我是理科考生,我所在的寶應縣氾水高中三(1)班是高中二年級分科的理科班,原有的70多名同學經87年5月份“預考”淘汰后僅有不足40名同學獲得參加高考的資格,沒能參加高考的同學就這樣默默地離校了,沒有了資格去考試上大學,對于父母和孩子都無疑是很大的打擊,殘酷的現實讓這些不能親歷高考者欲哭無淚! 非常時期疫情肆虐,又是七月高考,這幾天有很多人都在談自己曾經經歷的高考,我也在看各種回憶不同年代高考經歷的文章,似有恍若昨日的感覺。 三十多年過去了,有幸參加87年高考的我,清楚記得自己的高考成績,考得最好的科目是自己的強項英語,一百分的試卷我考了96分,是當年全縣文理科生(文理科同卷)的第一名。當年最難考的科目是物理,一百分的試卷當年江蘇省的平均是39分,我雖未考好也還算幸運地考了51分,更為幸運的是由于偏科而相對較差的數學(一百二十分的試卷)我不錯的取得了87分。1987年的江蘇理科高考,普通本科的分數線是510分,省屬大專的分數線是505分,我也就以理科總分505分的成績按填報“高考志愿”進了當時的省屬大專院校成了一名建筑專業(yè)的工科生。 上世紀80年代,那時讀書的出路是很窄的,讀書的目的幾乎是唯一的,就是通過高考,成為大學生。我家里經濟條件不好,1984年中考前兩個月父親病逝,在鄉(xiāng)村初中成績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我,是想考個中?;蛑袔熅湍芎芸旎蛟缧┕ぷ鱽頊p輕經濟負擔的,卻因為命運使然,未能如愿也沒有進縣城的寶應中學而只能到氾中就讀高中。高中三年的住校生活不同于現在,住宿條件十分簡陋,許多同學常用自帶的煤油罩子燈熬夜苦讀的,我因家庭困難只能借要好同學的燈光。 高中時期,我不幸被診斷患上了結核性胸膜炎,學??紤]我的家庭特殊情況沒有讓我休學,我就這樣在姐姐姐姐夫的醫(yī)治照料下,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和幫助下,帶病進入了高三的高考沖刺學習,那時的我想著前途黑暗一片,突然心里生起一個念頭,拼命也要考上大學,只有拼搏才有曙光。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我不再讀高中,也沒有考上大學的話,那就意味著做什么?回到農村老家后要么務農,現在還是個瘦弱病老的農民?或許是學個手藝,在老家門口開個小店面?或許就出去打工,是個沒有什么專業(yè)水準的泥瓦工?沒敢多想,反正是劫后余生了,我驚恐而涉險過了當年的高考關,在當時能夠跳出農村,吃商品糧,后來還能以國家統配生的身份回到寶應縣城工作,先后進了國營企業(yè)和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不再過像父輩那樣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雖說親歷高考也有淚,但我還是發(fā)自內心地感謝那個時代,感謝高考,更感謝在我最困難的時候關心和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們,感謝資助我讀高中、為我醫(yī)治的姐姐姐夫! 現在,我的女兒也大學畢業(yè),已經研究生了。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孩子幾乎只要是參加高考,基本上都會有個大學上,有的學生可以選擇不讀國內的大學,到國外讀書。可以說現在對于考大學這事情,雖然壓力還有,但比起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壓力要小得多,壓力之所以小,是因為可選擇的出路多,這也算是中國社會的一大進步吧,親歷過那個年代高考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自己更優(yōu)秀。在特殊高考的前一天,我和所有參加今年高考的學生家長一樣為孩子們訴愿,愿他們成為疫情逆行的高考強者,淡定沉著出佳績,為2020高考增光添彩! 高考是一座智慧的山,讓無數攀爬登高的人欣然領悟了人生之真諦。高考著實是一種經歷,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任何人都沒必要去患得患失,也沒必要杞人憂天,更不能悲天怨人,高考如此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高考場上無輸贏,我同多數同時代的人一樣,歷經了高考的洗禮,才讓自己的人生有了點點亮色!高考如山巍峨,如海深邃,它包蘊著豐富的內涵,讓我們受益終生。疫情面前,毅然前行,高考的學子們必將無畏地踏過幾許風濤海浪,欣見風雨后的絢麗彩虹! |
|